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考试资料:

 

标题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7年本科插班生招生食品微生物学课程考试大纲
内容
    绪论
    (一)目的要求:
    了解本学科的概貌。通过绪论的学习,主要应掌握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学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几位科学家的姓名及其主要成就;微生物的五大共性及其原因;微生物的组成和分类;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了解微生物学在理论研究和各应用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微生物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及在微生物学中最为常用、最为基本的实验技术。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1)微生物学的发展史
    2)微生物的应用及对基础研究的促进。
    3)微生物学的分支学科
    4)微生物的特性:五大共性
    5)微生物学中的几种重要实验技术
    6)微生物的组成和分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学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几位科学家的姓名;微生物的五大共性。几种重要实验技术的名称;无菌操作;污染的概念;显微镜的种类;细菌菌体染色的原因;微生物的组成;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结构上的主要区别。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微生物学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几位科学家的主要成就。微生物学的应用现状;微生物学的应用前景。产生微生物五大共性的原因,并从微生物体积微小这一特性来解释其他特性。无菌观念的重要性。
    第一章原核生物
    (一)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和掌握,原核生物的基本结构;原核生物的特殊结构与相应功能;原核生物细胞壁的结构与革兰氏染色的关系;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差别;细菌的繁殖和分类;放线菌和蓝细菌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细菌
    1.主要内容
    1)细菌的形状和大小
    2)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原核
    3)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芽孢、细胞内含物
    4)细菌的繁殖与菌落形态特征
    5)细菌的分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原核。荚膜、鞭毛、芽孢、细胞内含物。细菌的繁殖与菌落形态特征。细菌的分类命名方法。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革兰氏染色方法。掌握革兰氏染色的方法和原理。能区分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细胞。以经典方法对某一未知细菌进行鉴定可采用的方法。
    第二节放线菌与蓝细菌
    1.主要内容
    放线菌的概念;放线菌的特点与类别;放线菌的繁殖。蓝细菌的概念;蓝细菌的形态和生化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放线菌的概念、特点与类别、繁殖;蓝细菌的形态和生化特点。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霉菌、酵母菌、细菌和放线菌在菌落形态和显微结构上的区别。
    (三)实践环节
    实验:细菌染色与镜检
    实验:放线菌形态观察
    第二章真核微生物
    (一)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应掌握真菌的一般形态;真菌的繁殖方式;真菌的分类与代表种类;霉菌的概念、特点与广泛应用;酵母菌的概念、特点与广泛应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真菌的一般特性
    1.主要内容
    1)形态结构
    2)繁殖方式
    3)真菌分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真菌的概念与结构。真菌孢子的种类。真菌的亚门。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应掌握真菌的一般形态。真菌的显微结构和菌落形态在真菌鉴定中的重要作用。真菌繁殖方式的多样性。
    第二节霉菌和酵母菌
    1.主要内容
    1)定义
    2)主要特点
    3)常见种属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霉菌的概念;霉菌的菌落特点;霉菌的营养特点;酵母菌的概念;酵母菌的菌落和显微特点。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根据菌落或显微特点区分常见的霉菌属。酵母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用途。
    (三)实践环节
    实验:霉菌形态观察
    实验:酵母菌形态观察
    第三章非细胞生物——病毒
    (一)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应掌握病毒的大小、形态和结构;病毒的主要特点;病毒分类的依据;噬菌体的特点与增殖过程;植物病毒的特点、危害性和防治。了解亚病毒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病毒结构和特点
    1.主要内容
    1)病毒的结构
    2)病毒的核酸
    3)病毒的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病毒的大小范围;病毒的三种基本形态;病毒的基本结构;壳体和壳粒;包膜;病毒的核酸类型。病毒的主要特点。病毒结构的相对简单性。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解释病毒一般抵抗力不强的原因;病毒对普通抗生素不敏感的原因。
    第二节病毒的增殖
    1.主要内容
    1)一步生长曲线
    2)毒性噬菌体
    3)温和噬菌体
    4)病毒的分类和应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病毒分类的依据;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的概念;朊病毒的致病。噬菌体的典型结构;一步生长曲线;噬菌斑;噬菌体与其它病毒寄生专一性的比较;病毒增殖的五个阶段;烈性噬菌体与温和噬菌体。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逆转录病毒和逆转录酶;朊病毒的独特性。温和噬菌体的溶源性;病毒的增殖过程。
    第三节病毒的分类和应用
    1.主要内容
    1)病毒的分类依据
    2)病毒的危害和控制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现代病毒分类法;病毒传播途径;抗病毒剂;疫苗。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熟悉病毒分类的主要依据;噬菌体的危害及控制;常见人类病毒的传播途径;抗病毒剂的种类及作用机理;疫苗的基本知识。
    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
    (一)目的要求:
    主要应掌握微生物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培养基的种类与配制。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1)微生物的六类营养要素
    2)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3)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
    4)培养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微生物的几大类营养要素;碳源、氮源的分类;生长因子的概念与种类。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自养、异养、光能、化能的概念。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培养基的配制原则和过程;培养基的类型;固体、液体、和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琼脂加量。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从营养要素的观点分析已知培养基的配方。为某种微生物配制良好的培养基应该考虑的因素。
    (三)实践环节
    实验:培养基配制和灭菌
    实验:菌种保藏实验
    第五章微生物的代谢
    (一)目的要求:
    微生物在细胞结构、组成物质、代谢过程上与其他生物的相同与相异之处;微生物的分解产能途径;发酵作用的概念、种类与重要性;微生物的合成代谢;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1)能量代谢
    2)分解代谢
    3)合成代谢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微生物的四种降解脱氢途径;ED途径的独特性;几种常见发酵作用的过程及参与微生物。二氧化碳的同化;硝酸盐的同化;分子态氮的同化。次生代谢的定义;次生代谢产物的定义;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常见的各类次生代谢产物举例。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发酵作用与产物的应用价值。几种主要元素同化的重要性。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的重要应用价值。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
    (一)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应掌握对微生物生长有影响的主要环境因素;这些环境因素怎样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常见化学杀菌剂和抑菌剂的作用机理与使用特点;化学治疗剂的种类、作用机理及医学上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微生物的培养与生长
    1.主要内容
    1)微生物的纯培养技术
    2)微生物的培养方法
    3)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
    4)细菌的生长曲线
    5)细菌的连续培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纯培养的概念;单菌落的概念;获得纯培养的几种主要方法。微生物细胞总数、活细胞数、细胞生物量的测定方法;血球计数板的结构。分批培养与连续培养的概念;生长曲线的定义;生长曲线四个阶段。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从土壤等环境中分离细菌、放线菌或霉菌的纯培养的方法和步骤。能够在不同的条件下判断出最为适宜的测定方法;稀释平皿法既可用于分离纯培养,又可用于活菌计数的原因。生长曲线四个阶段的特点与应用上的价值。
    第二节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
    1.主要内容
    1)营养条件
    2)温度
    3)pH值
    4)氧气和二氧化碳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微生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微生物的三个温度类型;加热杀菌的常用方法;各大类微生物生长的最适pH;以需氧程度对微生物的分类;辐射的类型。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温度、pH值、水分活度、氧化还原电位等对微生物生长影响的机制;常见微生物的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以加热及辐射杀菌的原理与方法。能够运用相关知识为微生物生长提供适宜的条件,或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第三节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1.主要内容
    1)灭菌消毒
    2)化学治疗剂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常见化学杀菌剂和抑菌剂的种类与名称;石炭酸系数。灭菌、消毒和防腐的区别;常见化学杀菌剂和抑菌剂的作用机理。常见化学杀菌剂和抑菌剂,了解其使用特点。化学治疗剂的概念;磺胺的结构;抗生素;抑菌谱。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控制微生物生长的方法。解释微生物抗药性产生的原因,及防止微生物产生抗药性的方法。
    (三)实践环节
    实验:微生物分离培养
    实验:食品中细菌总菌落数的测定
    实验:大肠菌群最近似数的测定
    实验:微生物数量测定
    第七章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
    (一)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应掌握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即RNA和DNA的结构和功能;基因和遗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基因表达的简要过程;基因表达的调节;微生物的突变及其机制;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的方式;重组DNA技术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微生物的变异和遗传重组
    1.主要内容
    1)突变及其机制
    2)细菌基因的转移和重组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因、基因组、染色体的概念;质粒的概念、特点与类型;突变的概念与类型;诱变与诱变剂;常用的诱变方式;突变率与回复突变。细菌基因的转移和重组的方式,包括转化作用、转导作用、接合作用、基因转座;转导的类型。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变异对于微生物的意义;诱变在微生物育种中的使用。细菌基因的转移和重组对于细菌适应和进化的重要性。
    第二节重组DNA技术简介
    1.主要内容
    1)目的基因的克隆
    2)克隆子的筛选
    3)DNA的人工合成和扩增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重组DNA技术的概念;基因工程的概念;克隆的含义;目的基因的克隆的程序;基因克隆的几种常用载体;克隆子的受体细胞的种类;PCR的概念与基本步骤;基因的定位诱变。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克隆子的筛选策略;体外重组DNA技术的基本过程;体外重组DNA技术与微生物育种;微生物与基因工程的关系。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9: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