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考试资料:

 

标题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二课时教案
内容
    1.复习导入(复现生字词,加强巩固。)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生字宝宝要和大家照镜子,比比谁照镜子的速度最快。
    (1)教师拿出生字卡片和全体学生照镜子。
    (2)同桌同学互相照镜子。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课堂上再现生字,增强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2.精读(读中感悟毛主席的伟大,读出崇敬之情。)
    (1)朗读接力赛:开火车一人读一句,做到四不:不错字,不漏字,不加字,不重复字。读对了,下一位接着下一句读;读错了,下一位重复读前一句。(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他人)
    (2)指导朗读:学生有读得不到位的地方要及时指导,加以范读。
    (3)出示文中插图,看图找出相应的自然段读,指导读好碑上的话。
    (4)配乐朗读全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5) 学生选读课文中的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自然段。
    3.讨论(创设情境,加深理解,升华感情,突破难点。)
    (1)这口井和一般的井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感悟毛主席的好品质,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好行为)
    (2)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谁关心帮助过你吗?你有哪些想法?
    (把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带进课堂,实现情感的迁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的基调,训练表达,培养语感,渗透情感和价值观教育。)
    4.拓展(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1)根据课文内容,分组合作,试着给课文配上插图。
    (2)了解有关毛主席的故事,利用班会进行故事比赛,评出故事大王。
    (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由吸纳走向表现,由狭窄走向广阔,体现语文综合性的特点。)
    (3)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开国大典》。
    5.写字(指导写字方法和写字姿势)
    (1)“忘、想、念”这三姐妹哪里长得像?
    (2)回忆"心"字底的写法,不要把"卧钩"写成“竖弯钩”;第一点是左点,不要写成撇。
    (3) 学生描红,临写,养成边写边记的好习惯。
    (4)展示学生作品。
    (要注重对学生写字的评价,鼓励学生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六、资料袋:
    1.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冲一个农民家庭。他是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1976),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1959)。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中国革命事业,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2.毛泽东网站:http://www.chairmanmao.org
    3.歌曲《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http://www2.scut.edu.cn/party_sch/dxgz/music/czsggdt/1.m3u
    4.毛泽东网上纪念馆:http://cyc7.cycnet.com:8091/maozedong/index.htm
    5.沙洲坝:地名,江西省瑞金城外的一个小村子。
    6.瑞 金:地名,位于江西省东南边陲,地处武夷山南段西麓,赣江东源贡水上游,因“掘地得金,金为瑞”所以得了这个名字。
    7.红井:
    1933年4月,毛泽东随同临时中央政府机关从叶坪来到江西省瑞金市沙洲坝后,毛泽东看到村子里的人总是挑着浑浊的水往家里去,就问:“老表,这水挑来作什么用?”老表回答说:“吃呀!”毛泽东又问:“水这么脏,能吃吗?”老表苦笑着说:“没法子,再脏的水也得吃呀。”毛泽东又问:“是从哪里挑的?”老表回答:“塘里挑来的。”毛泽东要老表带他去看看。走了一阵,只见一口不大的池塘,杂草丛生,水混浊得怕人。一村人洗衣、洗菜、吃水全在这里。毛泽东皱了皱眉,关切地问:“能不能到别处去挑水吃?”老表摇摇头说:“我们沙洲坝就是缺水呀!河又远,挑担水要走好几里路。”毛泽东又问:“不能在村子附近打口井吗?”老表苦笑着摇了摇头。毛泽东若有所思地走了。
    第二天,毛泽东找来村子里的人一起商量挖井,勘察水源,选择井位。当井位确定后,毛泽东卷起衣袖、裤腿,带头挖了起来。于是,大伙挖的挖,铲的铲,干得热火朝天。
    在挖井的日子里,毛泽东和临时中央政府的其他领导人,一有空就到工地参加劳动。经过十几天的奋战,水井终于挖成了。沙洲坝的人民终于喝上了清甜的井水,群众们激动地说:“我们从来没有喝过这么甜的水,毛泽东真是什么事情都为我们想到了!”
    红军长征转移后,国民党反动派卷土重来,他们要把这口井填掉。沙洲坝人民听了怒火满腔,决心拼死保住水井。敌人白天来填,群众就晚上挖开;敌人填了五次,群众也挖了五次。敌人无可奈何,只得罢手。沙洲坝人民终于把毛主席亲手挖的水井保住了。
    建国后,沙洲坝人民把这口井称作“红井”,并在井旁立了一块木牌,后来又把木牌改为石碑,碑上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板书设计:
    22、吃水不忘挖井人
    挖井
    毛主席 乡亲们
    不忘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1:3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