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江西农业大学2015年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 |
内容 | 易贤网网校上线了! >>>点击进入<<< 网校开发及拥有的课件范围涉及公务员、财会类、外语类、外贸类、学历类、 职业资格类、计算机类、建筑工程类、等9大类考试的在线网络培训辅导。 《政治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科目,《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根据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了解考生对于经济学及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制定。 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政治经济学》考试科目由《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组成。其中《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占70%、《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占30%。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政治经济学》由各招生院校按照本大纲列明的考试范围自行命题,考试满分为150分。 一、《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考试范围(占总分70%) (一)导论 1.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出发点、研究任务。 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意义。 (二)劳动价值理论 1.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商品的价值量、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2.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职能、货币的流通规律、货币形态及其发展。 3.价值规律的内容、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 (三)剩余价值理论 1.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力的买和卖。 2.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3.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4.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5.资本主义的工资的本质和形式、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四)资本积累理论 1.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2.资本积累的实质和影响因素、资本有机构成及其提高、相对过剩人口。 3.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四)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 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条件。 2.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预付资本总周转、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五)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1.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和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 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3.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二战以后经济危机的新特点。 (六)资本和剩余价值具体形态理论 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 2.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店员的剥削。 3.借贷资本的形成和利息、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股份公司、股息和股票价格、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4.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地租、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土地价格。 5.资本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和阶级结构。 (七)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理论 1.资本社会化和垄断的形成: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集中和生产社会化、股份公司的出现体现资本社会化的初步发展、垄断的形成。 2.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生产集中和垄断、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资本输出、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领土的瓜分。 (八)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理论 1.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2.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范围内的自发调整。 3.当代资本主义的深刻危机和历史过渡性: 4.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历史过程: 二、《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考试范围(占总分30%) (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理论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和根本任务。 2.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及其规律、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和运行模式。 (十)社会主义微观经济运行理论 1.社会主义微观经济运行及其主体。 2.企业经营机制与经济行为。 3.农户经营机制与经济行为。 4.居民(个人)经济行为。 (十一)社会主义市场和价格理论 1.市场的含义与结构、市场的特征与功能、社会主义市场的性质、特点和作用。 2.社经济机制与市场机制、市场机制的特点、市场机制作用的具体形式。 3.市场体系及其构成、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价格的形成、社会主义的价格体系、社会主义价格管理体制。 (十二)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及其分配理论 1.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形成和增长、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2.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与职能、国家预算和财政收支平衡。 3.社会主义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4.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和作用、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制度。 (十三)社会主义的个人收入和消费理论 1.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按劳分配方式、非按劳分配方式、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社会的消费的性质和作用、社会主义社会的消费结构、社会主义社会的消费水平、社会主义社会的消费方式。 (十四)社会主义的经济增长和发展理论 1.经济增长的指标、影响和评价、经济增长的源泉或主要因素分析、经济周期波动规律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2.经济发展的概念、内容和理论、影响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 3.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性、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型、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十五)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1.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 2.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形式。 3.对外开放格局。 (十六)社会主义的宏观经济调控 1.社会主义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2.宏观经济调控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 3.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和政策。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