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预习的措施有哪些
预习是学生以一定的方式方法在课前学习教师未授的新知识,如果一个学生能坚持预习,必将对教师的新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课前预习的措施有哪些,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课前预习的措施有哪些
1、指导预习的方法。
要达到预习的目的,就要教给一般的预习方法,如教学第八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可布置这样几题预习题:①请你按课本插图,把一个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②1/2、1/3各是什么意思?③课文中四个图的阴影部分各表示一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④课文每段话中的“它”指什么?⑤什么样的数叫分数?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文,并能按课文内容,自己动手实践,有不懂的地方标上记号,通过预习,学生在上课时对要学的新知识已有所了解,知道疑难所在,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检查预习的结果。
检查分口头检查和书面检查两种方式。口头检查主要是让学生说说预习的主要内容和过程;书面检查主要是检查学试做情况,并给一定的评价。
3、培养预习的习惯。
一是注意观察每位学生的自学能力,二是进行评比适当鼓励,开展“课前先锋评比”,激发学习兴趣,逐步让学生体会到预习的乐趣,养成自觉预习的良好习惯。
4、提高预习的效果。
除了一般的预习方法,还规律要把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预
习中去,不断地提高预习效果。学贵有疑,读书提不出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等于不会读书。例如:一个学生预习“倒数意义”时就问:“0”有倒数吗?学了倒数有什么用?可见,学生的预习不只停留在表面上,而是真正起到了为学习新课作准备的作用。
有效预习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
1、预习的时间和分类。
是不是只要课前看一下要学习的知识就算是预习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预习分为三大类:—是课前预习,二是阶段预习,三是学期预习。
课前预习,就是在上新课前预习下—节课的内容;阶段预习,就是用较长、较多 的时间预习—章或多章的内容;学期预习,就是在假期中预习下学期的内容。
这三种预习方法,才是能快速提高你学习成绩的法宝。
2、课前预习什么时候进行?
我们都说要带着问题去听课,所以课前预习一定少不了。
课前预习最好安排在做完当天功课后的剩余时间里,根据时间的多少来确定预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如果时间特别紧,哪怕课前几分钟,看一下也比不预习要好很多很多。
3、具体怎么进行课前预习。
先把要学习的课程看一遍,要求找出哪些是—看就懂的,哪些是看不懂的。
阅读第二遍时,速度要放慢一些,一边 细读,一边思考与理解,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停下来反复思考,特别提醒,预习最重要的就是思考,不能光看不想,必须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同时,我们也要做预习笔记,可以记在书上,也可以记在本子上,主要记重点和不懂的内容。
如何做到更好的预习
第一步要粗读,遇到生字词,不懂得文言文等“拦路虎”,那就用工具书来扫清。
第二步细读,能使自己大体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看出作者的行文思录,体会出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
第三步是持研究态度阅读,对文章持一种怀疑的态度,这“疑”,可能是对该事物陌生,缺乏感性认识;也可能是深奥难懂的语句,或者是隐晦曲折的笔法;也可能是作者认识上的偏颇等等。当然,这些疑难之处,有的一时不能解决,因此上课时就要特别注意。
第四步,如果精力与水平均具备,可对预习中发现的疑点进行考证,则疑问难,这是发现与创新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