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在高二阶段,不应该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一如既往的努力学习,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把各科基础知识学好,为高三的最后冲刺打下扎实的基础。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历史必修三必背知识点,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
    高二历史必修三必背知识点1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清静无为,或者说是“无为而治”。主张顺其自然,不求名、不求利,淡视生死。
    1、主要思想
    自由观——逍遥游。就是绝对自由,这种绝对自由是庄周幻想出来的,是不依赖外界任何事物的绝对自由。
    政治观——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提出“绝圣弃知”的主张,认为“圣人不死,大盗不起”,“绝圣弃知,大盗乃止。”又说,“主上喜好施智巧,用机谋而不求至道,那么天下就要大乱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社会的弊端,提出了“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名言。
    认识论一一将人的知识分为有为的小知与无为的大知,提倡无为的大知,摈弃有为的小知。认为以有限的智慧去探究无穷大的领域,必然会述乱而无所收获。
    2、庄子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山东东明)人。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庄子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高二历史必修三必背知识点2
    一、书法艺术
    1汉字起源和演变:
    商甲骨文-商周金文-西周籀文(大篆)-秦统一小篆-汉隶书-三国楷书(钟繇)
    2书法艺术发展
    1、秦汉小篆、隶书
    2、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书法艺术:王羲之《兰亭序》
    3、隋唐达到新高峰:张旭、怀素狂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楷书;书法理论
    4、两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各具情态
    5、明代:平民化、世俗化,强调个性:祝枝山、文徵明
    二、绘画艺术
    1、起源:新石器时代
    2、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
    3、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
    4、唐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5、宋代:山水画兴起;民间风情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6、明清:八大山人木刻版画、年画等
    三、文学
    (一)诗歌
    1、《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2、楚辞:战国屈原新体诗歌《离骚》
    3、汉赋:司马相如
    4、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
    (二)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三)元曲:元朝民族歧视,常用散曲抒发愁闷情怀。关汉卿《窦娥冤》
    (四)小说
    1、唐代:传奇《柳毅传》《南柯太守传》
    2、宋代:话本
    3、明清原因:商品经济的发达和市民阶层的崛起;
    代表作品:四大奇书、“三言二拍”、《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五)戏曲
    1、原始-汉唐:傩舞
    2、两宋:南戏
    3、元代:杂剧(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为元曲四大家)
    4、清代:京剧
    高二历史必修三必背知识点3
    (一)理学兴起的社会背景:
    1、(危机出现)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2、魏晋南北朝以来,到唐宋达到鼎盛的“三教合一”潮流,各家思想互相渗透。
    3、(重新光大)儒学志士吸收佛、道思想,探讨匡时济世的新儒学体系。
    4、宋代重文,学术氛围活跃。
    (二)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开创:程颢、程颐;集大成者: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1)内容:“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①“理”是世界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②把握“理”的方法“格物致知”。
    ③存天理,灭人欲。
    (2)历史地位:
    ①南宋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
    ②明初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③流传到外国,影响深远。
    2、陆王心学
    (1)内容:
    南宋,陆九渊:
    ①“心即理也”
    ②通过“发明本心”以求理(进行内心反省)
    明中期,王阳明:
    ①“致良知”,内心反省,克服私欲
    ②知行合一
    (2)历史地位: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反对束缚,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
    3、宋明理学的评价:
    消极:压抑人性,扼杀人生自然欲求。
    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崇尚气节强调社会责任感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同异之处:
    同:
    ①内容: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的”仁”“礼”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都强调社会秩序。
    ②影响: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积极影响。
    异:
    ①宇宙构成:理学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个方面构成的,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心学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即理也”,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②道德主张:理学主张人应该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心学则主张人应通过内心的自省达到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