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你也是“玩心不死”的爸爸妈妈吗?
范文
    你也是“玩心不死”的爸爸妈妈吗?
       其实,参与孩子的玩耍,可以从身教的方式教会孩子自律。陪伴本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育儿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玩心不死”的家长,才是好父母
       01
       有一个不争的事实,现在越来越多开明的家长,愿意在适当的时候求助心理咨询师,以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我觉得这是社会进步的一大体现。
       毕竟从1879年,冯特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科学心理学诞生以来,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总是和该国心理学发展的水平及应用水平成正相关。
       毫无疑问,一个国家的未来,和该国心理学在教育和养育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水平,应该也成正相关。
       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在孩子的教养问题上被人提问,几乎是我们生活的规定动作。很多问题被总结起来就是,如何才算一个足够好的父母。
       根据我十一年来跟青少年的工作经历,近来我有一个总结。我觉得核心的只有一点——玩心不死的家长,就是足够好的父母。
       在心理学诞生之前,德国有个伟大的文学家、美学家弗里德里希·席勒。他说:“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
       这里的“游戏”可能翻译成“玩耍”会更贴切一点。
       玩心不死,就是还能够玩耍。
       延伸席勒的观点——当人玩耍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父母如果是一个完整的人,他就能养育出完整的人。
       “玩耍”不是一个心理学词汇,为了避免误解,还是要做一个说明。根据席勒的观点,“游戏(玩耍)这个名词通常指,凡是在主观和客观方面都不是偶然,而同时又不受外在和内在强迫的事物。”
       简单的说,可以是指,一个人精神生活不受压迫的自由状态。
       所以,玩心不死,就是指一个人在面对物质生活的必然命运下,还有空隙,让自己的精神能够自由的喘喘气。
       而为人父母玩心不死,就是指,能够和孩子一起玩耍。
       02
       一个玩心不死的家长,至少会给孩子带来一下几种益处。
       第一:他会带着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状态,更好的理解自己的孩子。
       总是打断孩子玩耍,总是强调学习,出去旅游都不忘提醒孩子回去把感受写成文章的家长,基本是出于对孩子是个“完整的人”的嫉妒。所以,他们要做到理解孩子,变得尤为困难。
       而能够玩耍,才能真正的从孩子的视角看到世界,才能真正理解孩子。
       第二:他会以和孩子真正的一起玩耍,略显顺便一般地跟孩子搞好亲子关系。
       强调亲子关系,已经算是老僧常谈了。
       很多人记住了上百条不应该做的事情,不应该说的话。
       而和孩子一起玩耍这个应该做的事情却总是被忘记。带孩子去游乐园,自己完全是个观众的画面,没有人会陌生。活生生把亲子关系,搞成了演员和观众。
       第三:孩子的自信不会过度,也不会缺失。
       “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是一句鼓励人的话。请注意“只是”这个词。
       一个人的自信心建立,之和他成功的体验有关。和表扬、认可、鼓励等,都只有牵强的相关关系。婴幼儿建立合适的自信心更多的是通过玩耍。
       家长在自信心这点上帮助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参与。
       第四:家庭里会有一个共有的自由空间。
       这里需要强调一个“共有”。
       因为,很多家庭都说自己家里有自由的空间,但是,仔细一点才会发现,那些自由空间都是割裂的。就像很多孩子会说,我有自己自由的空间,但是,在家里还是会感到压抑。
       所以,这个共有的自由空间也许说成共有的自由时间可能更方便理解。想想一天24小时,一家人有多少时间是在一起玩耍的,如果没有,那这个家里没有自由空间。
       以上几点好处可以延伸出市面上能见到的各种好处。比如:快乐学习,创造力爆发,专注力升级,情商爆棚等等。
       03
       下面说几个跑偏的情况,以防止不必要的误解。
       打网络游戏的孩子,很多时候不是在玩耍
       如果能听到所谓的“网瘾少年”聊聊真心话,你就能知道,太长时间玩一个游戏有多无聊。让他们坚持坐在电脑前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干。
       很明显,这违背了之前我们对“游戏”或“玩耍”的定义。
       网络游戏成了一个内在强迫的事情。
       游戏需要有好处,需要有意义
       家长干预孩子游戏的例子简直举不胜举。
       其实,玩耍就是玩耍。
       从婴儿开始,每个人都会经历,把自己的身体当玩具,把语言词汇当玩具等等。很多情况下,发呆也是一种游戏——把脑中的各种意象拿来玩耍。
       所以,获得一种自由的状态,是玩耍的意义所在。
       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玩耍,实施外部管控
       能够让孩子去玩耍的家长其实已经很多了。
       会遇到的矛盾是,放手了就不好管了,孩子也没有自制力。这里首先要指出,遇到这种情况的家长,往往都以“游戏太幼稚”为借口拒绝参与过玩耍。
       其实,参与孩子的玩耍,可以从身教的方式教会孩子自律。
       否则,小孩子会说,家长花那么多时间工作,完全没有对工作的自制力。
     1.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2.亲子教育日记:家长陪伴的重要性
     3.有关家庭教育的随笔:陪伴篇
     4.陪伴孩子快乐成长家长会发言稿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3: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