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高中生如何巧妙的记忆历史
范文
    高中历史需要记忆背诵的知识比较多,仅仅是历史年代表就让很多同学叫苦不迭,为了帮助大家提升学习记忆效率,下面为大家整理出一些关于高中历史的记忆方法,有了这些方法既能加深我们对历史理解记忆,又可以不断巩固历史基础。
    高中历史常用学习记忆法
    一、归类记忆法
    整理、归类历史知识,可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不仅便于学生记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例如,中国古代史讲完之后,可把教材内容按中央集权制度、社会经济发展、赋税制度的演变、土地制度的发展 、科技文化的发展、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等进行归类。 再如,中国古代文化史内容,又可按天文学、医药学、农学、科技著作、绘画作品等线索归类。通过归类,对学生巩固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即把一些繁杂的内容进行概括、浓缩,提炼成几个要点,使学生能提纲挈领地掌握其重点。而如果将要点扩展,又能呈现出历史内容的原貌。
    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可"浓缩"成如下要点;
    背景:帝国主义国家在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中所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加剧战争危机
    时间:1914——1918年。
    经过:(1)三条战线。即:东线、西线、南线。(2)五大战役。即:马恩河战役、马祖尔湖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性质和后果:是帝国主义间掠夺性的、非正义的战争。它给交战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例二,美国独立战争的发展线索,主要抓住六点:(1)爆发:来克星顿枪声。(2)建军:第二届"大 陆会议"决定成立大陆军。(3)建国:《独立宣言》发表。(4)转折:萨拉托加大捷。(5)胜利:约克 镇英军投降。(6)和约:英美签订和约。
    三、串线记忆法
    通过串线,使同一类型的历史事件或同一人物在不同时期的活动,按历史发展的线索,呈现于学生面前, 便于学生理解和巩固。例如,中国古代史中赋税制度的演变可整理为:
    (1)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
    (2)西汉的"编户制度"。
    (3)北魏的租调和徭役制。
    (4)隋唐的租庸调制。
    (5)唐后期的两税法。
    (6)明后期的一条鞭法。
    (7)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
    再如初中《中国历史》教材中有关李大钊的主要革命活动的内容散见于第二册和第三册部分章节中。教学时,我按时间的先后把它整理为:(1)领导新文化运动;(2)领导"五四"运动;(3)创办《每周评论 》。 宣传马克思主义;(4)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5)参与组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6)1927年在北京英勇就义。
    四、歌诀记忆法
    历史年代、历史朝代、政权名称或某一朝代的封建帝皇等,用一般方法学生也难记住。有的则可编制成歌 诀的形式。如记战国七雄各国的方位可编为: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到中间。
    再如唐之后的五代十国名称则可编为:
    五代:梁、唐、晋、汉、周,前面加上后。
    十国:南、北、汉、闽、楚、吴,
    南唐南平前后蜀,
    还有吴越毋疏忽。
    五、趣味记忆法
    有趣味的知识学生印象就深刻,记得也牢。因此,可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学时联系教材内容,采用讲述历史故事,引用诗、词、对联,编造谜语或用谐音等方法,使学生有一种新奇的感觉,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可提高记忆效果。例如我讲巨鹿之战时,就简略补充"破釜沉舟"成语典故。讲楚汉战争时补充"背水一战" 、"四面楚歌"等典故。在讲赤壁之战时朗诵苏轼的《赤壁怀古》等诗篇。讲商鞅变法告诉学生用"欠三壶酒 "的谐音来记前359年这一时间,都能起到较好的效果。有人讲,历史就是现实。也就是说历史上发生过的事,现在还在继续发生,只不过形式发生了变化,而现实中的很多事都有历史的影子。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我们现在的改革,历史上多次发生过,现在世界各国的争端和战争,回顾历史,和中国的战国时代、三国时代、欧洲和西亚的帝国时代,多么相似,历史上的悲欢离合的悲剧、喜剧,我们的现实不也在一幕幕重复上演吗。 所以要学好历史,就不要把历史与现实割裂开,要以现实去理解历史,以历史来关照现实,那你就会学出乐趣了,那么对历史就会有深入的体会,对现实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仿佛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简单易学的六大历史记忆法
    1、数学代表法
    即把某一历史知识通过一个或几个数字概括出来,形成要点。
    如: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可概括为"一化三改"即: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名词五点法
    即用五个要点概括名词
    即:①时间;②地点;③人物;④内容;⑤评价或意义。
    此法适合于人物、事件、著作等类别的名词。
    如:《孙子兵法》可这样概括:
    ①春秋时期;
    ②吴国;
    ③军事家孙武所著;
    ④总结了前人及自己作战经验写成《孙子兵法》;
    ⑤世界闻名的古代兵书。
    3、谐音趣味记忆法
    即把某一历史知识的几个关键知识用谐音或组成有趣味的几个字帮助记忆。
    如:记苏联在1924年刚成立时的加盟共和国,可记做"乌外有两只鹅"。即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外高加索。这样趣味性强,记得快而牢。
    4、提取字头法
    即提取某一历史知识每一句的头一个或几个字为要点,组成另一个词或一句话。
    如:记646年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时,可记为"分田土改"即分配土地给农民;田地不得买卖;土地属国家;改革行政制度。
    5、概括记忆法
    就是将某一历史知识加以概括,使之简单化。
    如:拉美革命的过程可概括为:
    一场革命、二个阶段(1810—1815;1816—1826)、三个中心(墨西哥、委内瑞拉、阿根廷)、三个领导人(伊达尔哥、玻利瓦尔、圣马丁)、反对2个殖民者(葡萄牙、西班牙)、一场决战(阿亚库巧战役)即"123321"就可以将整个拉美革命进程完全掌握。
    6、关键字词法
    即抓住某一历史知识的关键字词归纳成要点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如:我们可将形成的过程用几个关键字掌握:即
    ①开始;②进一步;③大大加深;④完全陷入。
    然后联系几次列强侵华战争的影响:
    ①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
    ③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④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高中生如何巧妙的记忆历史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6: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