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与工具
范文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与工具
       相较于比较抽象、“高深”的定理推论,初中物理更注重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知识及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所以初中物理实验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才能学好物理呢?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快来学习学习吧!
    初中物理实验题分类与解题方法
       一、测量型实验
       初中物理测量型实验主要有直接测量型和间接测量型两种,共15个实验,这些是中考物理实验测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1.直接测量型实验共10个实验:
       ⑴用刻度尺测长度,
       ⑵用秒表测时间,
       ⑶用量筒测固、液体的体积,
       ⑷用水表测家庭自来水使用量,
       ⑸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⑹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
       ⑺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
       ⑻用电流表测电流,
       ⑼用电压表测电压,
       ⑽用电能表测电功的大小。
       直接测量型实验主要针对一些常用物理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读数方法等,而这些知识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已逐步渗入,常用物理测量工具的共性都需要看量程、分清分度值。所以只要掌握好其一,便可基本无碍。
       2. 间接测量型实验共5个实验:
       ⑴用刻度尺、秒表测平均速度,
       ⑵用天平、量筒测物质密度,
       ⑶用刻度尺、弹簧测力计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⑷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
       ⑸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这五种实验都涉及到诸多的物理测量工具的使用,
       也同时具有相应的实验原理:
       ⑴物体通过的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测量实验原理是v=s/t,
       ⑵测物质密度的实验原理是ρ=m/v和排水法,
       ⑶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原理主要是η=W有/W总、W=F·S及二力平衡,
       ⑷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是欧姆定律I=U/R的推导式R=U/I,
       ⑸测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的原理有两种,
       ①伏安法的实验原理即为P=U·I,
       ②电能表、秒表测电功率实验的原理即为P=W/ t。
       解决此类题时,一定要细心,确保基本的物理测量工具的使用、读数不出错。同时还应注意题意的局部拓展性变化。近年来各地的中考物理测量型实验在这类题中变化较多,要格外注意。
       二、探究型实验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目标就是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所以现行各种教材中探究型的课题每个章节都有渗透。探究型试题也已成为当今中考必考类型试题,而且这类试题大都紧密联系着我们的生活实际。初中物理探究型实验一般按教材内和教材外分为两类。
       1.不同版本的教材内物理探究型实验共计有14个实验:
       ⑴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
       ⑵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⑷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⑸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⑻探究动能(重力势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⑼探究物质比热容,
       ⑽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⑾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⑿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⒀探究电流热效应,
       ⒁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2. 不同版本的教材外物理探究型实验包括新课改以来物理课外读物上设计的探究活动和各地中考试题中出现的,
       其中最常见的有:
       ⑴探究水果电池电压与哪些因素有关,
       ⑵探究篮球反弹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⑶车辆滑行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
       ⑷探究物体承受的压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等等。
       物理科学探究活动一般有7个主要环节,
       依次是
       ⑴提出问题,
       ⑵猜想与假设,
       ⑶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方案,
       ⑷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
       ⑸分析论证,
       ⑹评估,
       ⑺交流与合作。
       各地的中考命题针对这一知识点在各个试题上有着不同程度的偏重,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进行考查,这也就给命题带来了多个角度的可能性。
       比如同是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但由于考查的环节或是角度不同,考查的方式也就明显不同,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尽可能的引导学生对每个知识点、每个环节要做到理解和掌握。新课程改革以来,各地中考命题中涉及不同版本教材外的物理探究实验逐年在出新。
       但纵观其考查内容,大都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并且所考核的方法和能力都是学生应了解和掌握的。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应考技巧的教育引导中,提醒学生对此不要产生心理上的障碍,只要抓住应用得当的方法,一般都能轻松解决。
       探究型实验试题的解题方法强调应用性和开放性,突出物理知识的应用,强调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释试题呈现的问题,故而在解答时,可附助已有的知识和结论,对试题所考查的内容和能力,做出正确的解答。当然中考命题并不会只局限于已有知识的得出,往往可能会更注重探究过程的考查,因此解答此类试题时千万不要急于求成,而要体会出试题考查的方向,也就会从容应答。
       三、开放、设计型实验的特点及解题技巧
       ⑴物理开放题是指题设条件不确定、解题方法多样化、答案不唯一的题目。这些试题或条件开放、或策略开放、或结论开放,可谓千姿百态。通过求解这一类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考查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一些中考试卷中,出现了一批立意和情景新、耐人寻味的开放型试题,它们成为试卷中的亮点,格外引人注目。
       题设条件开放型实验题,一般特点是条件多余或隐含,求解问题不指明;解题策略开放型实验题,主要特点是解答方式不统一,方法多样化;待求结论开放型实验题的主要特点是结论不唯一,答案形式多样化。
       解决此类问题,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个有心人,留心观察各个演示实验及其日常化的实验器材,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准确把握实验的意图和原理。
       ⑵设计型实验题是指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设计研究方案,运用不同于教材或试题要求的实验方法解决同一物理问题,此类题综合考查学生观察实验,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归纳等能力,有一定的难度。近年来此方面的试题陆续增加并延伸到我们的生活周围之中,命题也已不局限于对教材已有实验的新设计。
       解答设计型实验时,首先要明确试题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结合教材所学相关知识和设计,进行分析和比较,从中发现其异同之处,从而进行创造性的变更和设计,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问题都会得到解决。
    初中物理实验测量工具使用方法总结
     一、刻度尺
       用途:测量物体的长度。
       使用前做到“三看”:看零刻度线是否磨损;看清量程、看清分度值。
       刻度尺的使用时要做到“六会”:
       会选:根据被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会放:应使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条(整数)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条边对齐,把刻度尺的一边尽可能与被测物体重叠或平行,不能歪斜;
       会看: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垂直;
       会读:除读出最小刻度以上各位数字外,还应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会记:记录的测量数据,包括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毫无意义的)。
       会算: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误差,最终结果要和记录数据保持一致。
     二、机械停表
       用途:测量时间。
       构造:如图A是启动、停止按钮;B是回零按钮;C是分钟刻度:读取整分钟数(包括半分钟);D是秒钟刻度(读取秒数)
       使用方法:使用停表前首先要上好发条,按压启动按钮,表启动,再次按下该按钮,秒表指针停止转动,按压回零按钮,分针与秒针都归零。
       读数方法:首先读出小刻度盘中的整分钟数(包括半分钟),然后读出大刻度盘的秒刻度数,将两个读数统一单位后先后相加即得最后读数。
     三、温度计
       用途:测量温度。
       在使用温度计之前,应首先观察它的量程是否符合实际要求,否则需更换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其次要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以便于读数。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正确方法是:(l)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体的上表面相平。
     四、托盘天平
       用途:测量物体质量。
       托盘天平的构造:(1)底座 (2)标尺 (3)平衡螺母(4)横梁(5)托盘 (6)横梁刀口(7)指针 (8)分度盘 (9)游码。
       另外,天平还有配套的砝码盒。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天平要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游码要归零。
       (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3)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砝码要用镊子夹取,添加时从估计称量物的最大值加起,逐步减小。加减砝码并移动标尺上的游码,直至衡量平衡。物体的质量 =砝码+游码。
       (4)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粉末时,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然后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
       (5)液体、潮湿的物品或具有腐蚀性的化学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五、量筒
       用途:测量液体的体积,间接测量固体的体积。
       量筒的使用:使用前要看清量程和分度值;测量体积时,要把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刻度垂直。若是凹液面,应以凹液面的最低处为准;若是凸液面,应以凸液面的最高处为准。
     六、弹簧测力计
       用途:测量力的大小。
       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使用方法
       (1)使用前要看清量程和分度值;
       (2)使用时首先要“校零”,即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
       (3)应使弹簧的伸长方向与拉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4)读数时视线要垂直刻度板。
     七、电流表
       用途:测量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使用前做到“两看清”—看清量程和分度值。实验室常用的电流表,它由两个量程(3A和0.6A),量程为“3A”时,刻度盘上的每个大格表示lA,每小格表示0.lA;量程为“0.6A”时,刻度盘上的每个大格表示0.2A,每个小格表示0.02A。
       使用电流表时应注意:
       (1)电流必须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否则,表针将反偏;
       (2)被测电流值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实验室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分别是0-0.6A和 0-3A;
       (3)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使用;
       (4)绝对不能直接把电流表接在电源上。
     八、电压表
       用途: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大小。
       使用前做到“两看清”—看清量程和分度值。实验室常用的电压表有“15V”和“3V”两个量程。量程为“15V”时,刻度盘上的每个大格表示5V,每个小格表示0.5V(即最小分度值是0.5V);量程为“3V”时,刻度盘上的每个大格表示lV,每个小格表示0.lV(即最小分度值是0.1V)。
       使用电压表时应注意:
       (1)电压表要与被测电路并联;
       (2)要使电压表正接线柱靠近电源正极,负接线柱靠近电源负极;
       (3)被测电压值不能超过电压表量程,实验室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分别是0-3V和 0-15V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与工具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5:5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