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经济常识题型分类精讲 |
内容 | 【例题1】(2009年国家)今年是改的开房三十周年,三十年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始于( ) A.上海 B.安徽 C.广东 D.浙江 【解析】**为B。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安徽小岗村开始实行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故选B。 【例题2】(2009年国家)关于中国改革开房的30周年成就的描述,下列符合实际的是( ) A.人均GDP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B.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接近10% C.已称为世界贸易第一大国 D.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减少 【解析】**为B。我国人均GDP在国际上还处于较低水平,主要污染物排放随着经济发展始终在上涨,世界第一贸易大国是美国。故选B。 【例题3】(2009年国家) 美国次贷危机中的“次”是指( )。 A.贷款人的第二次贷款 B.贷款人的收入较低,信用等级较低 C.贷款机构的实力和规模较小 D.贷款机构的信用等级较低 【解析】**为B。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其中的“次”是指,贷款人的收入较低、信用等级较低。故选B。 实战演练 1.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价格 【解析】**为B。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也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主体是( )。 A.市场 B.计划 C.企业 D.政府 ![]() 【解析】**为A。粗放型增长模式主要依靠扩张生产要素,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它重在追求规模、数量、产值、速度、投入,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效率。 4.关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人们提供基本生活资料 B.为轻工业提供重要原料 C.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 D.农业是经济的主导 【解析】**为D。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主要表现为∶农业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粮食和农副产品等基本生活资料;农业为工业特别是轻工业的发展提供大量原料;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劳动力;农业的发展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最广大和最可靠的市场;农业是经济建设资金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农业为我国对外贸易提供大量出口的商品。 5.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新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一种经济模式。下列不是其基本特征的是( )。 A.全球化 B.市场化 C.信息化 D.专业化 【解析】**为A。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新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一种经济模式,其基本特征有市场化、信息化、专业化。“新经济”的概念以及相关理论最早来自美国90年代中期的《商业周刊》,被用于描述美国的经济特点,此后“新经济”的说法便不胫而走,传遍了世界。一般来说,新经济指的是以高科技、信息、网络、知识为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动力,在经济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上都带有新特点的经济。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