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014年青岛理工大学经贸学院专业综合研究生复试笔试考试大纲 |
内容 | 第一部分 货币银行学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货币银行学》是金融学的基础学科,也是高校经管类核心课程。本课程主要讲述货币的一般理论、信用与利率理论、金融机构体系构成和银行业务、金融市场的基本构成和运作机制、货币供求理论及其均衡、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该课程的基础性和理论性较强。要求学生对货币、信用、利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金融监管等基本范畴、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有较系统的把握,了解国内外金融现状,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1、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的起源、职能、种类、含义;货币制度;国际货币体系。 2、信用。信用与货币的关系;高利贷;信用活动的基础;信用的形式;股份公司。 3、金融。金融的含义及其覆盖的领域;金融范畴。 4、利息和利率。利息;利率的含义、种类及其决定;单利;复利;利率的期限结构 5、外汇与汇率。外汇;汇率的含义、种类及其决定;汇率制度;汇率风险 6、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含义、构成要素、类型、功能;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衍生金融工具市场;投资基金;外汇市场;黄金市场;风险投资与创业板市场;金融的国际化 7、金融市场机制理论。证券价格与市场效率;证券价值评估;风险与投资;资产定价模型;期权定价模型。 8、金融中介。金融中介的含义、中介机构;西方国家的金融中介体系;我国的金融中介体系;国际金融机构体系。 9、存款货币银行。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发展与经营原则;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表外业务;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金融创新;不良债权;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的监管 10、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产生、类型、职能;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支付清算系统 11、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信用货币;存款货币的创造;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12、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货币均衡。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及其口径;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13、开放经济的均衡。国际收支;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储备;国际资本流动;对外收支与货币均衡;对外均衡与总供求均衡 14、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及其度量;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治理;通货紧缩。 15、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及其目标;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和中介目标;货币政策效应;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汇率政策;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国际传导和政策协调。 16、金融理论问题。市场与中介的相互关系;金融与发展;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货币中性说。 三、参考书目 《货币银行学 》第四版,黄达 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 第二部分 国际金融 考试大纲 一、考核目标 国际金融是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主要讲述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务。要求学生对国际金融有一个比较全面、详实的了解和掌握,对国际金融领域中的最新发展动态和热点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考核的目的是考察学生对国际金融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和相关业务操作能力。 二、考核内容: 第一章: 外汇与外汇汇率 考核要求:理解外汇的定义、汇率的决定与变动、汇率变化的经济影响,掌握汇率的分类;学会解读外汇行情表,了解汇率的标价方法、我国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考核内容:外汇;汇率;汇率的决定与变动;汇率变化的经济影响;人民币汇率 第二章: 外汇市场 考核要求:了解外汇市场的起源、功能、环境、结构及发展状况;掌握外汇市场的交易活动和交易产品;了解我国的外汇市场现状 考核内容:外汇市场的起源、功能及发展趋势;外汇市场环境与结构;外汇市场交易活动与交易产品;中国的外汇市场 第三章 外汇衍生品市场 考核要求:熟悉外汇衍生产品的特征;掌握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等主要外汇衍生产品的交易机制和交易方法;了解我国外汇衍生产品市场的现状和未来 考核内容:外汇衍生交易的特征;外汇衍生产品的交易机制;外汇衍生产品市场的现状及发展 第四章 离岸金融市场 考核要求:认识离岸金融市场,掌握欧洲货币市场的产生、特点和影响,了解欧洲债券市场 考核内容:欧洲货币市场;欧洲债券市场 第五章 国际资产组合投资 考核要求:了解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含义、衡量方法以及收益和风险;熟悉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掌握国际组合投资的原理和渠道 考核内容: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国际组合投资 第六章 国际银行业 考核要求:熟悉国际银行业务;了解主要的国际金融支付系统;了解国际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方法;认识国际金融视角下的中央银行制度 考核内容:国际信贷中介;国际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国际金融视角下的中央银行制度 第七章 外汇风险管理 考核要求:熟悉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种类及其成因;了解汇率预测的实用模型和方法;掌握评估交易风险、经济风险和折算风险的操作技术与步骤;学习常用的外汇风险管理方法 考核内容:企业的国际业务;外汇风险概述;汇率预测技术;外汇风险计量;外汇风险管理技术 第八章 国际直接投资 考核要求:了解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和发展趋势;理解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经济利益;分析跨国公司的资本预算;熟悉国家风险的评估和管理 考核内容:国际直接投资对不同国家和利益主体的影响(利弊分析);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经济利益;跨国公司的投资资本预算;国家风险管理 第九章 跨国公司短期资产负债管理 考核要求:学习跨国公司的现金流量分析和现金管理技术;掌握跨国公司的短期投资模式及其利弊分析;学习跨国公司的主要贸易融资方式;了解政府促进贸易的金融支持政策;掌握跨国公司非贸易短期融资的策略 考核内容:跨国公司的现金管理技术;短期融资技术;短期贸易融资管理;非贸易短期融资管理 第十章 跨国公司长期资产负债管理 考核要求:了解跨国公司资本成本的影响因素,熟悉其动态资本结构管理;理解跨国公司主要的长期融资渠道和决策依据;学习跨国公司如何运用国际税收规划增加企业价值 考核内容:跨国公司的资本成本;跨国公司的资本结构;跨国公司的长期融资;国际税收规划 第十一章:国际收支概论 考核要求:掌握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方法和各项分类内容;掌握外债的经济收益与成本;掌握外债的管理方法;掌握国际储备特征、构成和管理方法 考核内容: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外债管理;国际储备管理 第十二章 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均衡 考核要求:掌握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均衡分析的重要工具 IS-LM-BP模型,了解国际收支失衡的宏观经济原因,熟悉价格——现金流动机制、弹性分析法、吸收分析法、货币分析法等主要的国际收支理论 考核内容:开放经济的宏观分析框架;国际收支理论 第十三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 考核要求:了解开放经济内外均衡冲突的含义和政策搭配思想;熟悉并把握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分析框架与核心观点,深入思考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所面对的内外冲突和政策选择难题 考核内容: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内外均衡冲突与政策搭配;固定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开放小国模型);浮动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开放小国模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第十四章 汇率制度选择 考核要求:掌握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各自的优点与不足;了解介于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之间的各种汇率安排;熟悉“最适货币区”理论与实践;思考欧元启动后对国际金融领域的深远影响,了解各国在汇率制度选择上的其他探索,比如美元化、汇率目标区 考核内容: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的利弊分析;货币委员会;最适货币区;汇率目标区方案;美元化 第十五章: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 考核要求:了解不同期限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效应;学习运用各种金融危机理论模型分析重大国际金融事件;思考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的潜在影响和应对办法 考核内容:国际资本流动;中长期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效应;短期资本流动的特点;金融危机理论模型;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第十六章 金融危机的防范与管理 考核要求:掌握如何组合使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以控制国际资本流动的不利影响;了解国际金融组织在金融危机防范与管理方面发挥的作用;熟悉国际间经济政策协调对于金融危机管理的意义;考虑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历史与改革方向 考核内容:控制国际资本流动的不利影响,国际金融组织与危机的防范和管理;国际间经济政策协调的理论与实践;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三、参考书目:国际金融(第三版),陈雨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