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014年北京化工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介绍 |
内容 | 一、专业性质 内涵一 本专业是教育部教育学学科下的二级学科,2008年开始招生。 内涵二 本专业坚持“理论与实务并重、人文素质与科技素质兼具”培养原则,依托学校理工背景环境,借助学校文科类学科专业资源,整合理工、经管、文法等多类教育教学思想与学科专业内涵,设置“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实践”的课程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休闲体育活动的经营管理与宣传策划人才。 内涵三 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体育理论、教育理论、人文社科与经济管理方面基础知识,具备科学的休闲体育观念和市场开拓意识,能够把握休闲体育活动规律和洞察体育休闲市场变化,在休闲体育活动中,有效地从事推广、指导、经营、和规划工作,有效地进行产品策划、设计与开发,并组织各种休闲类体育活动。 内涵四 本专业具有教育学学士学位授予权。 本专业按四学年设置课程,修业年限为3-6年。 学生在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并考试合格后,将被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二、专业特色 特色一 本专业作为学校新发展的专业,学校以及学院对其发展与完善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在校学生获得认可与好评。 特色二 营造社会实践平台,提升学生从事社会事务的能力与进行市场经营管理的能力。经过本专业的特色培养,学生具有一专多能的特点,社会适应性强,具有社会竞争力。 特色三 在人才培养上,实施导师制,形成了以注重学生个体性和多样性发展、提高知识应用能力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特色四 借助我校材料学院的研究优势和开设课程,加之学生对专业运动属性的了解,可以为体育装备材料的应用培养实用型人才。与本学院法学专业和英语专业交叉,培养体育法学和体育英语专业的人才。 三、师资力量 1、荣誉教师 十佳教师1人;优秀青年主讲教师4人。 2、教师职称 共有教师30人,其中副教授9人,讲师21人。 3、教师学历 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人,占教师总数的10%,具有硕士学位教师27人,占教师总数的90%,在读博士3人,占教师总数的10%。 4、其他 雷军: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主任 梁纯: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办公室主任 张弛: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副司长 梁晓龙: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 缪仲一: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委会体育部副部长 陆浩:知名体育经纪人、正辉国际体育总经理 宫鲁鸣:中国篮球国家队领队、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中国篮球协会)训练科研部部长 王贺立:武汉体育学院篮球教研室主任、教授。 四、课程设置 1、通识教育课程(核心课程) 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语文、行政文书写作、法律基础等。 2、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个) 社会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运动生理学、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 3、专业方向课程(核心课程) 体育与法律、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体质测评与运动处方、运动竞赛组织与编排、体育新闻与传媒、大众健身娱乐体育项目理论方法、体育场馆管理、体育教育学、网球、沙滩排球、体育舞蹈、瑜伽、跆拳道、高尔夫球、攀岩、户外运动。 五、学生前景 1、考研 可以报考体育类、教育类、管理类或经济类的研究生。 2、就业 毕业后可在政府部门、公益机构、新闻机构、体育工商企业、体育事业机构、社区管理部门等单位就职,就业前景好,择业面广。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