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013年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学院介绍和专业介绍 | ||||||||||||||||
内容 | 学院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教学团队”。现有生物科学(含师范)、生物技术、生物工程3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科学专业、生物技术专业为江苏省品牌专业,生物工程专业列入“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精品教材6部。学院实施“3+1”的培养模式,即3年在学校学习,1年到实习基地学习。大力开展研究性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成果丰硕,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3项。 学院为人才培养提供了雄厚的师资力量,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33工程”人选、“青蓝工程”人选等。学院现有教授12人、副教授2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1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6人.专业老师全部具有硕士学位,45岁以下的年轻老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80%以上的老师都有国外学习、研修的经历。 学院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一流的硬件设施。教学与科研实验仪器精良,学习环境优越,共有仪器设备4000多台(套),价值近4000万元。建有江苏省“人兽共患病学重点实验室”、与中科院植物所合作共建“光合作用与功能基因组学联合研究中心”等。 学院努力建设教学研究型学院。现有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植物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学、生态学),拥有植物学、遗传学、神经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水生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物理学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课程与教学论(生物)、学科教学(生物)专业学位等2个硕士招生专业领域。近五年来,主持承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国家“863”、“97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青年合作基金等项目15项;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余项,国家青年科学基金5项,以及国际合作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年均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年均发表科研论文近百篇,其中SCI论文近30篇。 学院努力推进办学国际化,积极拓展办学空间,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韩国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高等院校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积极实施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为发展中国家培养高校教师。学院努力探求人才培养国际化的体制机制,积极实施、大力支持国际交流生计划。 学院坚持“一体两翼”的人才培养理念,即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是“体”,党建与思政教育、人文素质培养是“两翼”。积极探索“全天候育人”模式,实行“本科生导师导生制”,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学生共6次获得全国“挑战杯”竞赛一等奖。实施“德育毕业总结答辩”,“生命科技文化节”、“周末论坛”等课外活动精彩纷呈。优良的院风涵养了优秀学子和时代先锋,涌现出以“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麻袋哥”为代表的一批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麻袋哥”、“知心姐”的爱心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媒体多次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反响。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部署,国务院颁布了《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生物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相信,加入我们学院,定能成就你的未来! 学院精神:厚德博学创新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