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湄
湄 CJK - 6E44
※汉语字典※
◆湄méi ㄇㄟˊ ◇ 河岸,水与草交接的地方。 笔画数:12,部首:氵,笔顺编号:441521325111
※汉语词典※
◆湄 méi 〈名〉 (形声。从水,眉声。本义:岸边,水与草交接的地方) 同本义 [bank of waters] 湄,水草交为湄。——《说文》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秦风·蒹葭》
〖常用词组〗 ◇ 湄公河 Méigōng Hé [Mekong River] 东南亚最长河流。在越南胡志明市南面注入南海,其上游为中国境内的澜沧江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 湄 ·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解釋:【唐韻】武悲切【集韻】【韻會】旻悲切, 音眉。【爾雅·釋水】水草交爲湄。【釋名】湄,眉也。臨水如眉也。【詩·秦風】在水之湄。【傳】水隒也。正義曰:隒是山岸湄是水岸,故曰水隒。 亦與麋通。【詩·小雅】居河之麋。【箋】麋,本又作湄。 又湖名。【水經注】淮水左迤爲湄湖。 又【集韻】乃管切,音煖。與渜同。湯也。 【集韻】或作 ?。
※说文解字※
【卷十一】【水部】 湄
解釋:水艸交爲湄。从水眉聲。武悲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