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中化学教案最新


    教案是教师教学的“利器”。化学教师在出现打乱教案现象,也不要紧张。要因势利导, 耐心细致地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化学教案,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铝的重要化合物
    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硫和氮的氧化物
    高中化学教案(一)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物质的分散系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分散系的含义,学会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对分  散系进行分类,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知道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和鉴别方法。
    2.知道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能通过实验现象,探求电解质溶液导电的本质原因,能够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物质的存在状态,初步学会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3.体会分类研  究的方法在分散系、化合物中的运用。
    二、教学重点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和鉴别方法;电离方程式。
    三、设计思路
    溶液和浊液这两种混合物虽然初中也涉及过,但是,还没有  从分散系的角度对混合  物进行分类。胶体的知识研究的不是某种物质所特有的性质,而是物质的聚集状态所表现出来的性质。这对学生而言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是学生通过分类思想来研究物质、观察物质的新的切入点。胶体的性质表现在很多方面,教学中可联系生活实际,加深了解有关胶体的性质和重要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物质的性质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存在状态有关,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
    在溶液导电性实验的基础上引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然后,通过介绍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引出NaCl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以及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为后续课程学习离子方程式打下基础。
    四、教学过程
    [导入]  初中我们学过溶液和浊液,它们都是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其它物质中形成的,我们可以将它们称为分散系。溶液和浊液的性质有哪些差异?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它们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溶液和浊液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
    浊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10-7m;
    溶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10-9m。
    那么,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介于10-7m到10-9m之间的分散系叫做什么呢?它又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呢?
    我们  将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介于10-7m到10-9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胶体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实验1]  氢氧化铁胶体对光的作用(丁达尔 效应)
    实验步骤:把盛有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的两只小烧杯放在暗处,用聚光手电筒(或激光笔)从侧面照射烧杯。
    实验现  象:从垂直于光线的方向观察到氢氧化铁胶体中有一条光亮的通路(丁达尔现象),而硫酸铜溶液中则没有。
    实验结论:溶液和胶体对光的作用是不同的  。
    应用:如何用  简单的方法鉴别胶体和溶液?
    [实验2]  胶体 的净水作用
    在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量的含有悬浮颗粒物的浑浊污水,再向其中的一只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铁胶体,搅拌后静置片刻,比较两只烧杯中液体的澄清程度。
    实验步骤:向两只烧杯中加入相同量的含有悬浮颗粒物的浑浊污水,再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铁胶体,搅拌后静至片刻。
    实验现象:加入氢氧化铁胶体的烧杯中的液体变得澄清。
    实验结论:氢氧化铁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凝聚沉降,氢氧化铁胶体可以用于净水。
    应用:自来水厂用含铝或含铁的化合物做净水剂,其实是利用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
    你能举出几种生活中有关胶体性质或应用的例子吗?
    [过渡]  我们又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到了物质世界的丰富多彩:当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其它物质中时,由于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可以形成不同的分散系——溶液、胶体和浊液。事实上,即使同样为溶液,物质在溶解时也有差异,有些物质溶于水后能导电,而有些物质溶于水后则不导电,这又是为什么呢?
    [实验2]  溶液的导 电性实验:
    实验步骤:在五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NaCl溶液、NaOH溶液、稀盐酸、酒精溶液  和蔗糖溶液,组装好仪器,接通电源。
    实验现象:NaCl、NaOH、HCl溶于水后能导电,酒精、蔗糖溶于水后不能导电。
    分析:溶于水能导电的NaCl、NaOH、HCl称为电解质,而酒精、蔗糖称为非电解质。为什么电解质溶液会导电?原来它们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发生电离,生成了自由移动的水合离子,从而使溶液具有导电性。
    结论: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无论在水溶液里还是在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电离方程式:表示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电离成能够自  由移动的离子的式 子。
    [练习]
    书写氯化钠、硫酸和氢氧化钡的电离方程式。
    返回目录>>>
    高中化学教案(二)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不饱和这两组概念的区别。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突出的是要培养学生在实验基础上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2.利用实验和数据的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验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沿着“问题—实验—分析—结论”的思路,以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中心内容是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对从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教材一开始就提出一杯水里是否可以无止境地溶解糖或食盐这样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带到要讨论的问题中来。接着教材分别安排了两组实验[实验7-2]、[实验7-3]和[实验7-4],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只要条件固定,物质是不会无限制地溶解在溶剂中(彼此互溶者除外)。由此为依据,通过教师的归纳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起“饱和溶液的概念”。
    1.通过[实验7-2],学生应该了解:
    (1)要判断物质的溶解是否有限度,就必须确定“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这两个条件。
    (2)当这两个条件不变时,物质溶解的确都各有其限度。学生有了这两点认识之后,就能比较容易理解:当溶质溶解达到它的限度时(如果条件不变),溶液就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即饱和状态。这时的溶液就是该状态下此溶质的饱和溶液。
    如何教学生判断是否达到了溶解的限度呢?教材用“不能继续溶解而有固体剩余的时候”,这是利用可直接观察到的宏观现象作为判断溶液饱和的一个依据。但是利用“有固体剩余”来判断溶液已达饱和,又一定要以“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为前题,否则就没有意义。
    [实验7-3]和[实验7-4]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下列关系:对于大多数溶液来说:图略
    (1)说明当改变饱和溶液的任何一个条件时,饱和溶液的状态都会被破坏,成为“不饱和溶液”。
    (2)从反面证明饱和溶液定义的叙述必须有两个前提为条件,否则就没有意义。
    (3)客观上向学生介绍了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两种可能的方法,即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至于相反过程,即由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由于可能会引起物质的结晶析出,在本节暂不宜展开讨论。
    2.为了消除学生把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混为一谈,教材作了一段专门叙述。
    通过[实验7-5],利用刚刚建立起来的饱和与不饱和概念及其判断方法,来分辨浓溶液与稀溶液,以及它们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区别,是很有说服力的,教师应很好利用这段教材,或讲解或指导阅读。在讨论时一定要向学生指明,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量溶剂中溶质的相对含量不同而言,与温度是否变化无关;饱和与不饱和是指溶质是否达到了最大溶解限度,受温度和溶剂的量两个条件的制约,表述的是溶液的一种存在状态,与溶液的`“浓”、“稀”无关。
    教学建议
    (1)边实验、边分析、过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逐步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教师演示实验并给出一些数据,引导学生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和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
    (1)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
    (2)分析溶液“浓”“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难点:
    利用实验和数据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溶液。为了对溶液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就需要将溶液作以分类: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演示[实验7-2]在10毫升水里分别加入食盐和硝酸钾固体,直至不能再溶解。
    [教师活动]   提问:在实验演示过程中,溶液的温度是否改变?水的量是否改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目的:为学生观察实验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有利于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2]: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缓慢加入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边加入边振荡,直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不再溶解为止。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并回答以上提出的问题。
    [结论]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教师活动]提问:在提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做[实验7-3]。[实验7-4],并思考以上问题。
    [目的: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并总结该实验。
    [教师活动]参与讨论并答疑,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
    (1)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
    (2)……
    (3)当温度确定、溶剂量确定时,某溶液的饱和状态表示溶质溶解的最大值。
    [目的: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下一节溶解度概念的建立做好铺垫。]
    [教师活动]说明:给定条件,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粗略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溶液常常习惯被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5]: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克食盐和0.1克熟石灰,振荡、并观察现象。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及所列数据,试判断正误。
    [目的: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投影)提供数据:
    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不同物质的质量:
    硝酸铵:192克   碳酸钙:0.0013克  食盐:36克  氢氧化钙:0.17克
    判断:(1)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2)饱和溶液是浓溶液。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教师活动]指导阅读教材第134页:如何确定某溶液是饱和溶液?
    (四)总结、扩展
    (1)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分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不给定条件可分为浓溶液、稀溶液。
    (2)扩展练习:试判断:
    ①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②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如果溶液质量不变,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③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多。
    ④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不改变,则无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⑤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
    ⑥两种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混合,依然是饱和溶液。
    返回目录>>>
    高中化学教案(三)
    《铝的重要化合物》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现代教学论认为:一个理想的教学过程应该是问题循环的过程。心理学则告诉我们,青少年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强烈要求,即渴望有尝试和显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多层面、多维度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验探究,当学生产生思维障碍时,应为学生提供支撑性问题,使学生克服思维障碍,保持思维的连续性,是一种优良的教学方法,是可以让学生动起来的方法。
    本教学设计紧紧围绕“让生活走进化学,让化学走向社会”,紧密联系生活,创设出多层面、多维度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自主地进行实验探究,让他们切实体会到化学的`乐趣、奥妙与价值。
    (二)教学背景分析
    1。   学习内容分析
    (1)  课标要求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化学Ⅰ中规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主要有以下内容:
    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2)本节内容组成及模块教学要求
    了解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性质以及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备,认识铝的重要化合物在化学性质上与其他常见金属化合物的不同,能书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反应方程式。
    (3)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铝的重要化合物》是第三章第二节第二个框题,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学习该知识,不仅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离子反应等基本概念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也可以为必修2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因此,本部分内容实质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高中阶段的重点内容之一。
    2。   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已有基础:
    初中已学内容“铝合金应用、铝与氧气、盐酸的反应”,高中必修1铝单质内容是本节课的知识基础;  “物质的分类”和“离子反应” 给学生提供了学习本节内容的理论平台,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学生认知关键点
    学生已经学习过钠、镁、铁等金属元素,对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因而对一般物质性质的学习没有太大的困难;但是氧化铝和氢氧化铝具有两性,这是它们的独特性,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因而两性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点。
    (3)学生认知障碍点
    在教学中为了突出关键点,对两性的教学采用了实验探究的方法,探究实验最关键的就在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最后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学生的已有认识中还没有两性的相关认识,这些决定了在探究实验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是本节课的主要障碍点。
    (4)学生认知发展点
    学生在学习之后,可以对“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更全面的感性认识,对金属元素的活动性顺序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对非金属元素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从这个角度来说,学生对元素的性质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因而,对元素性质规律的理性认识飞跃是学生认知的发展点。
    3。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4。  技术准备
    实验药品:氧化铝、浓盐酸、稀盐酸、10%盐酸、浓氢氧化钠溶液,6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氨水(NH3·H2O)、蒸馏水、Al2(SO4)3溶液、氢氧化铝(提前制备)
    实验仪器:试管12支、烧杯2个(1个装胶头滴管数支、1个装废液)。
    学生分组:5人/组,共十组;小组长一人,负责本组的纪律,协调组员的具体分工
    搜集铝的化合物的相关资料并结合教学设计制作成多媒体课件(PPT)。
    (三)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1。  知识与技能
    (1)以氧化铝和氢氧化铝为代表掌握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和化学性质;
    (2)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氧化铝、氢氧化铝的性质及制备氢氧化铝的较优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用类比的方法认识事物和全面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深化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
    本节课教学重、难点
    重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Al(OH)3的制备
    难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概念的形成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教学过程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生学习评价设计:
    教师自身教学评价:
    (六)教学反思
    本课时教学设计体现了“实验探究”的新课程理念,采用问题教学法,实现了“让生活走进化学,让化学走向社会”的新课程教学目标,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有以下三个特点:
    (1)整节课我重视把课堂交给学生,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重视由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归纳问题。比如关于氧化铝的性质,我是通过生活中的问题来引导他们实验探究归纳氧化铝的性质;对于氢氧化铝的性质,我是通过两个探究实验  “氢氧化铝是否有两性?”  “如何制备氢氧化铝?”来开展,通过学生的大胆猜想,并由学生自己做实验来验证,最后得出结论。我整节课紧紧地联系生活,从红宝石蓝宝石、酸菜鱼火锅、明矾净水、胃舒平等事例来设置问题,突出了“让生活走进化学,让化学走向社会”的新课程教学目标,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验学习的价值。
    (2)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尤其是实验探究  “如何制备氢氧化铝?”这一部分,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法,力求让每个学生知道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不这么做会怎么样。对每个活动都力求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和师生交流,由学生自己归纳出结论,把以往的机械讲解变为活的思维过程。
    (3)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本教学设计以问题教学法结合实验探究法实施对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引导,使学生正确地确立学习目标,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并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从而全面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
    【总评析】
    本案例可以说是突出体现新课改的一个典型案例,虽说内容是高中的,但同样适用初中的课程教学设计。案例的分析涵盖了指导思想、教学背景、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课程标准和新课改的核心内容,是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很好的参考范例,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是需要考虑到本案例涉及的这些方面的,大家可以结合本案例及课程标准的要求,认真的学习和研究本案例,为自己的教学设计积累素材。我们在设计教学的时候,由于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没有必要将本案例所有的内容都呈现,必须要呈现的有: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有这些基本内容足够,如果时间允许,能力够强的话,可以适当增加本案例的其他部分内容。
    返回目录>>>
    高中化学教案(四)
    《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第一节 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2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是性质相反的一对物质。
    2.使学生掌握重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常见反应。
    3.对学生进行矛盾的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教学重点】
    氧化剂、还原剂与元素化合价的关系,重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常见反应。
    【教学难点】
    重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常见反应。
    【教具准备】
    试管、胶头滴管、滤纸。
    饱和氯水、饱和NaBr溶液、饱和KI溶液、铁粉、浓硫酸、稀硫酸、溪水、KSCN溶液、浓硝酸。
    【教学方法】
    复习、归纳法及实验、分析、总结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第二课时 重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常见反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有关知识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学习的吗?通过高一的学习,大家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知识已经有了较好基础,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板书】第一节 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提问】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变化的特征是什么?实质是什么?什么物质是氧化剂?什么物质是还原剂?
    【投影】(师生共同完成)
    【练习】在 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的反应中,还原剂是 ,氧化剂是 ,还原产物是 ,氧化产物是 ,4 mol HNO3参加反应,其中被还原的是 mol。用“双线桥”表示该反应。
    【过渡】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里,除了用箭头表明反应前后同一元素原子的电子转移外,还可以用箭头表示不同元素原子的电子转移,即“单线桥”。
    【板书】一、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
    (2)单线桥法:
    【讲述】单线桥表示反应过程中,电子由还原剂转移给氧化剂的情况,从失电子的原子出发,箭头指向得电子的原子,箭头上标出电子转移总数,不需标明“失去”或“得到”字样。
    【练习】用单线桥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1)2KClO3 2KCl+3O2
    (2)Cl2+2NaOH=NaCl+NaClO+H2O
    (3)4NH3+6NO=5N2+6H2O
    【投影】展示学生上述练习,并进行讲评。
    【讨论】物质在反应中是作为氧化剂还是作为还原剂,与元素的化合价有什么关系?
    【小结】元素处于价态,反应中该物质只能得电子作氧化剂;处于态,只能失电子作还原剂;元素处于中间价态,它的原子随反应条件不同,既能得电子,又能失去电子,因此,物质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如硫元素。
    【投影】
    只能作还原剂 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 只能作氧化剂
    【过渡】为了更好地了解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根据我们已有知识把常见的重要氧化剂和还原剂进行归纳总结。
    【板书】二、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投影】(由学生写出化学式)
    【练习】1.对于反应NaH+NH3=NaNH2+H2的说法正确的是()。
    A.NH3是还原剂
    B.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电子转移数为2
    D.NaH是还原剂
    2.高锰酸钾溶液与氢澳酸可发生反应:KmnO4+HBr = Br2+MnBr2+KBr+H2O,其中还原剂是 。若消耗0.1 mol氧化剂,则被氧化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是 mol。
    3.在一定条件下,NO与NH3可发生反应生成N2和H2O。现有NO和NH3的混合物 lmol,充分反应后,所得产物中,若经还原得到的N2比经氧化得到的N2多1.4 g。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若以上反应进行完全,试计算原反应混合物中 NO与 NH3的物质的量可能各是多少?
    【点评】正确分析化合价的升降情况,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利用得失电子数相等,解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
    【小结】1.氧化剂和还原剂是性质相反的一对物质,在反应户是作氧化剂还是作还原剂主要取决于元素的化合价。
    2.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表示。
    【思考】重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常见反应有哪些?
    【作业】教材习题一、二,2;二、三。
    【板书设计】
    第一节 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一、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二、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第二课时
    【引言】上节课我们总结了一些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了解了它们与元素化合价之间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总结这些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常见反应。
    【板书】三、重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常见反应
    【学生实验】【实验3-l】
    【提问】请同学叙述上述实验现象,解释原因并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投影】2NaBr+Cl2 = 2NaCI+Br2 2KI+Cl2 = 2KCl+I2 2KI+Br2 = 2KBr+I2
    【设疑】通过以上反应说明了什么问题?
    【讲述】通过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说明单质的氧化性不同,按F2、Cl2、Br2、I2顺序逐渐减弱。
    【板书】1.对于氧化剂,同主族的非金属原子随原子半径增大,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设疑】若是金属间的置换反应呢?
    【板书】2.对于还原剂,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强弱一般与金属活动性顺序一致。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还原性逐渐减弱
    【说明】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对应形成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
    【设疑】高价物质具有氧化性,低价物质具有还原性,通过实验如何验证呢?
    【演示】【实验3—2】
    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观察实验现象。
    【提问】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投影】Fe+H2SO4(稀)=FeSO4+H2↑
    6FeSO4+3Br2 = 2Fe2(SO4)3+2FeBr3
    2FeSO4+2HNO3(浓)+H2SO4 = Fe2(SO4)3+2NO2+2H2O
    Fe3++3SCN- = Fe(SCN)3
    【补充对比实验】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FeCl3溶液中先加足量Fe粉后,再加KSCN溶液。
    【提问】通过上述实验进一步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后归纳)
    【板书】3.元素处于高价态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如:CO2、FeCl3、MnO2。
    4.元素处于低价态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如:CO、FeSO4。
    5.具有多种可变价态的金属元素,一般高价态时氧化性强,随着化合价的降低,氧化性减弱,还原性增强。
    Fe3+ Fe2+ Fe
    氧化性较强 氧化性较弱 无氧化性,还原性较强
    【练习】书写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1.C+CO2 2.FeCl3+Fe 3.FeCl2+Cl2 4.MnO2+HCl 5.CO+CuO
    【提问】回忆Fe与浓硫酸、稀硫酸反应现象;Cu与浓硫酸反应现象;Cu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现象,写出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分析起氧化作用的元素。
    【板书】6.浓硫酸是强氧化剂,起氧化作用的是 S,反应后一般生成SO2。
    稀硫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H2,起氧化作用的是H+。
    7.浓硝酸、稀硝酸均是强氧化剂,反应时主要是N得电子,被还原成NO2、NO等。
    【说明】氧化性酸和酸的氧化性不同,氧化性酸是指酸根部分的某元素易于得电子的酸,如浓硫酸、硝酸等;而酸的氧化性是指H+得电子形成H2,酸都有氧化性是指H+的氧化性。
    【小结】通过以上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常见反应,可归纳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
    【板书】四、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
    强氧化剂十强还原剂 = 弱还原剂十弱氧化剂
    【讲述】在适当的条件下,可用氧化性强的物质制取氧化性弱的物质;也可用还原性强的物质制取还原性弱的物质。如:Cl2 + 2KI = ZKCl+I2
    2Al + 3CuCl2 = 2AlCl3 + 3Cu
    【讨论】已知在常温时能发生下列反应:
    Fe + Cu2+ = Fe2+ + Cu
    2Fe2+ + Br2 = 2Fe3+ + 2Br-
    2Fe3+ + Cu = 2Fe2+ + Cu2+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分析Fe3+、Fe2+、Cu2+、br2作为氧化剂时,其氧化能力的强弱顺序。
    【板书】根据方程式判断氧化和还原能力的相对强弱: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强调】根据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我们不但可判断某些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和反应的难易,而且还能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以及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练习】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Cl-<h2o2<fe2+<i-<so2,判断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p="">
    A.2Fe3+ + SO2 + 2H2O = SO42- + 4H+ + 2Fe2+
    B.I2 + SO2 + 2H2O = H2SO4 + 2HI
    C.H2O2 + 2H+ + SO42- = SO2↑ + O2↑ + 2H2O
    D.2Fe3+ + 2I- = 2Fe2+ + I2
    【小结】本节重点要掌握重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常见反应,并能分析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作业】教材习题一。
    【板书设计】
    三、重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常见反应
    1.对于氧化剂,同主族的非金属原子随原子半径增大,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2.对于还原剂,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强弱一般与金属活动性顺序一致。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还原性逐渐减弱
    3.元素处于高价态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如:CO2、FeCl3、MnO2。
    4.元素处于低价态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如:CO、FeSO4。
    5.具有多种可变价态的金属元素,一般高价态时氧化性强,随着化合价的降低,氧化性减弱,还原性增强。
    Fe3+ Fe2+ Fe
    氧化性较强 氧化性较弱 无氧化性,还原性较强
    6.浓硫酸是强氧化剂,起氧化作用的是 S,反应后一般生成SO2。
    稀硫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H2,起氧化作用的是H+。
    7.浓硝酸、稀硝酸均是强氧化剂,反应时主要是N得电子,被还原成NO2、NO等。 四、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
    强氧化剂十强还原列二弱还原剂十弱氧化剂
    根据方程式判断氧化和还原能力的相对强弱: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返回目录>>>
    高中化学教案(五)
    《硫和氮的氧化物》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S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理解酸雨的形成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运用实验观察获取信息,通过归纳对信息进行加工。体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热爱科学,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SO2的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
    【难点】
    通过探究实验,归纳SO2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用具
    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好,我们知道在干燥的季节里大家都希望有一些雨水降临,那么除了正常的雨水之外,还有一种雨水被称作酸雨,大家了解它么?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有关酸雨的视频,请看大屏幕。
    教师:播放酸雨视频,酸雨视频展示酸雨对我们环境,动物生存,建筑物及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以及酸雨知识。组织学生认真观看并思考问题酸雨危害有哪些,酸雨的主要成分有什么?
    学生活动:回答危害方面并说出酸雨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
    教师展示:大家请再看看大屏幕上展示的图片,酸雨对空气污染的报告,SO2中毒现象,被SO2漂白过的食物,大家说这些现象中都免不了一个始作俑者,是什么呀?
    学生回答:SO2,(由此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教师语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SO2。
    【板书】课题3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1.SO2的物理性质研究
    教师多媒体呈现并讲授:二氧化硫中重要的是硫元素的存在,硫的物理性质如下:淡__晶体,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硫或者含硫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首先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S+O2====SO2,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教师提问:经过前面的学习,大家思考下我们从哪些方面可以确定SO2的物理性质呢?
    教师引导:回忆上节课研究氯气的性质的方法,思考从哪些方面去研究SO2的性质。
    教师学生共同活动:说出从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毒性、溶解性方面去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
    教师设问:你对哪条性质还不了解?你能利用一个装满SO2的试管来设计实验说明吗?
    教师演示实验:实验SO2的溶解性。经过实验大家观察到,SO2是溶于水的。
    学生归纳SO2物理性质: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容易液化,易溶于水。
    【板书】一、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空气,易液化,易溶于水
    2.SO2的化学性质研究
    【板书】二、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探究一:从分类的角度SO2属于哪类物质?具有该类物质的哪些通性?
    教师引导提问:下面我们从分类的角度想,既然SO2溶液显酸性,那么SO2属于哪类物质?想想具有该类物质的哪些通性?
    学生讨论回答:是酸性氧化物,(总结归纳出SO2作为酸性氧化物的通性):酸性氧化物可以和碱反应,和碱性氧化物反应,和水反应等等。
    教师活动:请两位同学来黑板上给大家展示一下SO2与CaO、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板演师生共同判断正误。
    探究二: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教师活动:农民伯伯夏天劳作的时候也是带“太阳帽”的,他们这个太阳帽是用草编的,相信很多同学都没有见过,没关系,请看大屏幕,(展示新草帽、旧草帽图片),同学们看看两个草帽颜色有区别吗?说明SO2有什么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颜色不同,说明SO2有漂白性。
    【板书】2.SO2的漂白性
    教师指导阅读: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上第90页关于SO2漂白性的原理和其不稳定性,想想具有漂白性的物质还有哪些?其漂白原理与SO2的漂白是不是相同?
    学生阅读思考:上节课学过的氯气也有漂白性。氯气的漂白是因为它的氧化性。
    教师提出问题: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思考SO2具有哪些性质?
    学生实验探究:上讲台将SO2通入到老师准备好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并对反应后溶液进行加热。
    教师引导:大家观察分析下,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是几价?说明什么呢?
    学生回答:正四价,处在硫的中间价态,所以可以得出S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板书】3.SO2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学生讨论探究:由学生代表上讲台用教师提供的试剂(石蕊试液、SO2水溶液、品红溶液、双氧水、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仪器或用品,选择合适的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SO2具有还原性。
    教师评价指导。
    教师讲授:SO2的氧化性,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来理解,大家请看黑板(写出SO2与H2S反应化学方程式,带领大家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
    第三环节:巩固提高
    教师设问:我们刚才学习了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大家也说出了两者的漂白原理是不同的,那大家会不会应用呢,我们通过一道习题来巩固下:
    二氧化硫和氯气都具有漂白性,若将等体积的二氧化硫和氯气充分混合后,通入湿润的有色物质,可观察到有色物质发生什么现象?
    第四环节:小结作业
    教师陈述:我们请同学来说一说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什么?其他同学认真听作补充。
    学生回答: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二氧化硫,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师肯定鼓励。
    作业
    收集当地的雨水样品,测定其pH。如果是酸雨,分头了解产生的原因,提出防治对策的建议。
    五、板书设计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