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知识点归纳


    知识是一座宝库,而实践就是开启宝库的钥匙。学习任何学科,不仅需要大量的记忆,还需要大量的练习,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二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数学)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二年级的数学学习方法整理
    一、正确的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抓住课堂
    理科学习重在平日功夫,不适于突击复习。平日学习最重要的是课堂45分钟,听讲要聚精会神,思维紧跟老师。同时要说明一点,许多同学容易忽略老师所讲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而注重题目的解答,其实诸如“化归”、“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远远重要于某道题目的解答。
    二、高质量完成作业
    所谓高质量是指高正确率和高速度。写作业时,有时同一类型的题重复练习,这时就要有意识的考查速度和准确率,并且在每做完一次时能够对此类题目有更深层的思考,诸如它考查的内容,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的规律、技巧等。另外对于老师布置的思考题,也要认真完成。如果不会决不能轻易放弃,要发扬“钉子”精神,一有空就静心思考,灵感总是突然来到你身边的。最重要的是,这是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有哪些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有哪些。成功会带来自信,而自信对于学习理科十分重要;即使失败,这道题也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勤思考,多提问
    首先对于老师给出的规律、定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正确的小学数学学习方法还有对不懂的内容,做到刨根问底,这便是理解的途径。其次,学习任何学科都应抱着怀疑的态度,尤其是理科。对于老师的讲解,课本的内容,有疑问应尽管提出,与老师讨论。总之,思考、提问是清除学习隐患的途径
    四、总结比较,理清思绪
    (1)知识点的总结比较。每学完一章都应将本章内容做一个框架图或在脑中过一遍,整理出它们的关系。对于相似易混淆的知识点应分项归纳比较,有时可用联想法将其区分开。
    (2)题目的总结比较。同学们可以建立自己的题库。我就有两本题集。一本是错题,一本是精题。对于平时作业,考试出现的错题,有选择地记下来,并用红笔在一侧批注注意事项,考试前只需翻看红笔写的内容即可。我还把见到的一些极其巧妙或难度高的题记下来,也用红笔批注此题所用方法和思想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有哪些小学辅导。时间长了,自己就可总结出一些类型的解题规律,也用红笔记下这些规律。最终它们会成为你宝贵的财富,对你的数学学习有极大的帮助。
    五、有选择地做课外练习
    课余时间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是十分珍贵的,所以在做课外练习时要少而精,只要每天做两三道题,天长日久,你的思路就会开阔许多。
    正确的小学数学学习方法固然重要,但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精神更为重要。只要你刻苦努力努力,就一定可以学好数学。相信自己,数学会使你智慧的光芒更加耀眼夺目!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课题:认识米用米量
    教学内容:第4页例4例5及第4页“做一做”和练习一第3—5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初步认识单位“米”,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
    (3)学会用1米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米的正确表象,体验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来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学会用米尺量物体的长度。
    难点:体验1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印象。
    教学方法:
    教法:讨论、演示。
    学法: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法。
    教学准备:
    刻度尺、米尺、卷尺、绳子、CAI课件。
    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
    (1)提问:
    ①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什么长度单位测量?
    ②你们的哪个手指宽1厘米?
    (2)引入新课
    请两名同学用厘米刻度尺量黑板的长,并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很麻烦、很累)
    对!我们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米”的知识。
    (板书:认识米用米量)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米”。
    猜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出示米尺初步感知1米的长度;看看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2)认识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课件演示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
    (3)用米量
    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宽学生的身高等。
    三、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1)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铅笔长15米。()
    ②课桌高70米。()
    ③一棵树高16厘米。()
    (2)完成练习一第3—5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米用米量
    1米=10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