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中国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数不胜数,但对于近代中国来说,新中国成立无疑是最令人振奋的历史事件,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一)时间:1949年9月; 地点:北平; 主要内容: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
    (二)会议决定内容:
    ①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②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④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⑤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
    (三)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二、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意义:(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国际)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三、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阿沛﹒阿旺晋美)
    第2课 抗美援朝
    (1950.10-1953.7)
    一、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重点)
    (一)背景: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侵略朝鲜。美国入侵中国领空,轰炸东北边境城市。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解放军解放台湾。
    (二)原因:
    ①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到了中国的安全(根本原因)。
    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直接原因)。
    (三)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四)中国司令员:彭德怀 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 著名战役:上甘岭战役
    战斗英雄代表:邱少云、黄继光(最可爱的人)
    抗美援朝精神:高度的爱国主义、英雄革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保家卫国、不怕牺牲、英勇善战的大无畏精神。
    抗美援朝的意义:抗美援朝的胜利,(对内)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对外)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土地改革(重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一)背景: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地主人均占有土地是贫农雇农的二、三十倍。
    (二)土地改革原因: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三)法律依据: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四)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私有制)
    (五)目的:①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工业化开辟道路;②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重点)
    ①土地改革的完成,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②农民翻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③使人民政权得到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④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重点)
    (一)背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基本得到恢复,但是我国工业水平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
    (二)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三)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四)“一五”计划成果:
    ①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
    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③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④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
    ⑤川藏、青藏和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⑥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五)一五计划完成的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月) 召开地点:北京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宪法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3、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选举主席、副主席等。
    4、重要标志: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5课 三大改造(1953-1956年)(重点)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一)农业合作化
    1.背景:土地改革后,我国农业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的建设的需要。
    2.农业合作化的方式:国家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农业合作化的完成:1956年。
    (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90%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二、公私合营
    (一)原因:私营工商业不利于国计民生。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为了牟取暴利而不顾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甚至采取不法手段,严重扰乱了经济秩序。
    (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公私合营(即公私双方共同经营)。
    赎买政策: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三、三大改造(1956年底完成)(重点)
    内容: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改造的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三大改造的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中共八大(1956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二)失误
    1.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的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误的本质: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也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
    3.调整失误:①1961年开始实施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②1962年,七千人大会,比较系统的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的经济建设工作的基本经验教训,推动国民经济全面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1966-1976年)
    两大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①1971年9月13日(“九一三事件”),标志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②1976年10月,粉碎标志着结束。
    的不良影响: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三、建设成就
    (一)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前)的主要成就:
    ①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
    ②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到1965年我国实现原油及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③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的发展起来。
    ④交通方面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
    ⑤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社会主义建设模范人物:(重点)
    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
    (二)期间的科技成就:
    ①1967年6月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个氢弹。
    ②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③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重点)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北京)
    (一)背景:①两个凡是“引起全国上下不满;②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二)会议内容:
    ①思想上,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②政治上,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③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三)会议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二、拨乱反正
    ①1980年,中共中央撤销对“”中强加给刘少奇的各种罪名,恢复刘少奇的名誉,使建国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②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第8课 经济体制的改革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重点)
    (一)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方式)。
    影响: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二)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
    1.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经济体制改革)。
    2.改革的内容:
    ①所有制上: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②政企关系上:对国企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③分配方式上: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4.改革的影响: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点)
    (一)过程:
    ①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二)意义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第9课 对外开放(重点)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一)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二)最早经济特区的设立:1980年;广东、福建两省。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三)含义:在设立经济特区的地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四)深圳地位: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五)作用: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对外领域的扩大
    (一)过程
    ①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等14个沿海城市;
    ②1985年,中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③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
    ④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成立;
    ⑤1992年,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东南亚国家联盟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⑥2010年,增设喀什为经济特区。
    (二)格局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三)意义
    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时间:2001年)
    意义: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点)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二)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又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三)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四)1987年,中共十三大,邓小平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五)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1.内容: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2.意义: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意义]:此后,我国加快了发展步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七)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意义: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二、中共十六大(2002年)把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江泽民的“三个代表”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首次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三、中共十八大(2007年)把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确立党的指导思想。
    四、中共十八大(2012年)[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五、中共十九大(时间:2017年)
    1.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历史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11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重点)
    一、中国梦宏伟蓝图
    (一)提出:2012年11月 习近平提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基本:国家富强(前提)、民族振兴(核心)、人民幸福(根本)。
    (三)实现途径:走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四)“两个一百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一)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二)影响: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三、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一)科学判断: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
    (二)应对举措
    1.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2.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3.影响:使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强大)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
    第12课民族大团结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二)地位: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三)实施: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四)意义:
    ①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②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③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共同繁荣发展
    1.措施:因地制宜、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2.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3.各民族也根据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经济,取得了很大成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4.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5.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孔繁森)
    6.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一)提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二):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三)地位:“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一)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二)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三)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一)对台政策
    ①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解放合湾;
    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③改革开放以后,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二)两岸交往的史实
    1.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2.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3.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4.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即“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5.1995年1月,江泽民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6.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中国大陆,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7.2015年11月,习近平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二、日益密切的交往
    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重点)
    第15课钢铁长城
    一、陆、海、空军的建设
    (一)陆军:陆军的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发展成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二)海军
    1.部队建设:
    ①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②三大舰队: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2.装备建设: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后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
    3.兵种建设
    ①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逐步扩大。
    ②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三)空军:
    1.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空军刚诞生,就面临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
    2.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改革开放以来,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二、导弹部队的发展
    1.组建: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
    2.任务: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3.组成: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
    三、新时代强军之路
    1.政治保障: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强军改革:调整组建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五大军种。成立了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3.指挥体系: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重点)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一)外交政策
    1.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2)推广:1954年,周恩来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一)万隆会议的召开
    1.召开: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
    2.地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3.方针: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影响: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重点)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一)史实: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二)影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中美、中日建交
    (一)中美建交
    1.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②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2.建交过程:
    ①1971年7月,基辛格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②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③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二)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三)影响: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全方位外交。
    三、外交政策:改革开放以后,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四、外交策略
    1.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2.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4.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在环境、粮食、预防犯罪、禁毒、难民、妇女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外交成果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多次举办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
    一、“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一)“两弹一星
    1.成就:
    ①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导弹: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③氢弹: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影响∶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二)航天成就
    1.1999年11月,神舟一号发射成功,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2.2003年10月,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重点)
    (一)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1.地位:袁隆平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获得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同时他也是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2.影响: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3.青蒿素: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改革开放前
    1.方针: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成果: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等领域取得累累硕果。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
    3.改革开放后:2012年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一)概况: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