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的故事2020最新


    亲情是是长白山顶的积雪,简洁却永恒;亲情是底格里斯河的流水,轻柔却悠长;亲情,朴素得让人会忽略,但是却能感动所有人。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亲情的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亲情的故事1
    虽然在同一座城市,周建湘已有大半年没见到儿子小轩了。儿子18岁生日那天,老周郑重其事地对他说“我只养你到18岁,从明天起,你自己想办法养活自己吧。”
    儿子13岁那年,老周做出了一个全家人都反对的决定——让儿子退学。他对儿子说:“回去吧,咱们不玩这个游戏了。”让儿子退学的直接原因是,他常常被儿子的老师传唤到学校去接受他不该接受的教育,内容无非是孩子调皮、上课睡觉、不按时完成作业等等。老周很难堪,认为自己是无辜的,认为自己的个人生活受到了不应当受到的骚扰。每次接受中学。一个聪明的孩子变得不愿听课了,变得调皮捣蛋了,难道老师不应该找找自己的原因:是不是讲的课没有吸引力?是不是老师缺乏人格魅力々老周说:“如果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是痛苦,是人格的扭曲,我宁可不要这种教育。”周建湘说他领着儿子走出校门时,心里甚至有一种奇妙的快感:不就是为了混那一纸文凭吗?老子不玩你们的这个游戏还活不成了?
    做出了退学的决定后,周建湘和儿子进行了一次很严肃的谈话。他说:“我希望你早日成为一条汉子,成老周认为,只要孩子有兴趣,干哪一行都行。老周给儿子买好了飞机票,让他一个人去。儿子问”体校在哪儿?“老周说,”鼻子底下有张嘴,你不会自己问吗,“13岁的小轩背着旅行包只身登上飞机?自己去了几千里之外的武汉。虽然每年要两三万元的训练费和生活费,老周却无一句怨言,要想让小鸟自己找食吃,先得让它练习着飞起来。
    小轩跟着教练训练了两年后不想打球了,因为老当板凳队员,他渐”教育“回来,恼羞成怒的发泄物自然是儿子的屁股。那天,老周又被请到了学校,老师背着手满脸不耐烦地看着他,不远处是低垂着头罚站的小轩。谈话不欢而散。临走时,老周终于说出了憋在心里很久的话:”您听说过一句教育名言吗?‘只有不好的老师,没有不好的学生!“”谁说的?“老师有些激动。”这是一位教育家的话,他的名字叫苏霍姆林斯基。“说罢,老周拉起孩子的手就走,一走就再也没有回头。
    老周的学历是教育学硕士,当时是海南某大学教师。老周说让孩子退学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因为他对孩子当时进入的发展轨道以及预定的前程早已彻底绝望了。老周不相信自己的儿子是愚笨之人,不然,儿子小学毕业时不可能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考入这所高考升学率很高的重点才的路要靠你自己走。我只能为你提供教育机会,但你要记住,18岁之前,我会尽量给你提供学习的机会。我会养活你,但是18岁之后,你得自己靠自己。”
    那时候,小轩喜欢打乒乓球,老周专门请了一位教练教他,自己有空儿也会陪儿子去练球。后来老周认识了武汉体院一位有名的教练,老周决定将儿子送到教练那儿练球去。为了孩子退学的事,妻子本来就对老周有一肚子埋怨,这时候就更反对了。可渐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小轩回来后,本来就反对孩子打球的妻子理由更充足了,她去找教育专家做了咨询,并对小轩的教育进行了专门设计。她对老周说:“儿子的事你不要管,我要送他上学。”那时,老周与妻子已经为儿子的事闹得很不愉快,既然妻子坚持要让儿子重新“归队”,他也只能让她一试了。可小轩在母亲为他挑选的一所私立学校只上了一个学期就上不下去了,毕竟他已“出队”了两年。小轩又从学校退学了。
    老周决定专门请老师在家辅导他,虽然辅导费不菲,老周咬咬牙,还是大把大把从兜里往外掏钱。他认为不上学不等于不要知识。那时,妻子去了兰州,老周自己带着儿子。老周对儿子说:“咱俩分个工,我在外挣钱,你负责做饭。”于是,小轩每天听完课后要做两人的饭菜。老周认为这是公平的。因为儿子已经16岁了,他应该承担该承担的责任。
    1999年初,北京的朋友邀请周建湘去一家企业任职。老周辞掉教职带着儿子来到了北京。老周又将儿子拜托给一位多年前的棋友——如今已卓有成就的量子物理学家。物理学家一不要钱二不图报,每周给小轩上两次数学课。为小轩补习数学是老周的主意,他认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能培养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然而,小轩对这种“思维的体操”似乎不感兴趣,他最感兴趣最想去的地方是网吧。他在网吧玩一种叫MUD的网络游戏,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他和在线的玩家已经幻化成虚拟世界里的角色,按游戏规则兑现著生活中得不到的光荣与梦想。有一次他居然玩了48个小时没下线。这个网络游戏玩家后来玩起平面设计如鱼得水。这是后话。
    “思维的体操”只训练了一个月就停了,小轩不愿学的理由是自己不是那块料。老周后来说,小轩没上学并不等于他这一段的生活是空白,与同龄人相比,他也许失去了不少,但也得到了许多,比如说泡网吧,至少他比他的老师先进入网络数字化时代,至少他在BBS上发表的“大作”比学校里的作文训练瞪着眼睛说瞎话说假话要强。虽然老周老早就告诉儿子,成人之后自食其力。但小轩一直认为父亲只是吓唬吓唬他,并没往心里去。1999年11月8日,是小轩18岁生日,老周郑重其事地对儿子说“我只养你到18岁,从明天起,你自己想办法养活自己吧。”父亲不但要他另立门户,而且一个子儿也不给。
    这让小轩恐慌和措手不及。小轩极不情愿地从父亲那里搬出来,在外面租了间小屋。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外出找工作,没想到处处碰壁。找不到工作,身上的钱所剩无几,小轩每天只能以方便面充饥。而在这期间,老周没有去看过儿子,连电话也没给他打过,儿子过得怎样,他似乎不闻不问。他说:“作为父亲,我愿意对孩子负起有限责任,但担负不起无限责任,在他18岁之前,我有义务养育他,给他提供各种各样的教育机会。正因如此,我一直没放弃对他应尽的义务。但是18岁以后,我的义务已经完成了,如果一个男人到了18岁还养不活自己,这一辈子就不会有多大出息。”
    老周说他之所以对儿子如此冷酷无情,是受了老狐狸的启发。那是日本人拍的一部电影,名字叫《狐狸的故事》,里面有一个场景一直令他难忘,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刚学会走路和觅食的小狐狸被父母赶到洞外,小狐狸站在风雪中凄厉地哀鸣着,一次又一次试图回到洞里,可是每一次都被堵在洞口的老狐狸咬出去了。狐狸世界的法则是成年了就不能与父母住在一起,就不能靠父母养活,得自己讨生活去。老周感叹地说:“我们中国的父母不如狐狸啊。不但对孩子大包大揽地承担起无限责任,而且没完没了地尽义务,最后不是帮了孩子,而是害了孩子。”
    吃了半个月方便面,实在挺不下去了,小轩跑到山东烟台找奶奶求助。他说他想上学,奶奶满口答应。听说了小轩的窘况,他母亲也从兰州赶来了,于是,奶奶、母亲、姑姑结成了统一战线,一致愿意赞助小轩上学。她们花钱将小轩送进烟台一所高校
    自费学外语。老周终于知道了这件事,他又急又气给母亲打去电话,说:“您老人家这样做是害了他,您管得了他今天,您能管他明天吗?”老母亲说:“求你不要管这件事了,他上学的钱我们出。他愿意上学是好事,我能不管吗?”老周认为儿子是将上学作为逃避生活逃避责任的借口。他说,现在有不少这样的年轻人,高考的,考研的,考托福的。一次考不上考两次,两次考不上考三次、四次,反正只要说是上学,老爸老妈就是砸锅卖铁也会毫无怨言地支持,只要将“上学”的大旗在老爸老妈面前呼啦啦地挥舞,那些下过乡进过厂的老知青们就会豁着老命去为他们筹钱。
    没过多久就是春节,周建湘趁休假赶回烟台,他对小轩说:“我不反对你上学,但是如果靠快80岁的奶奶供养你,这是你的耻辱。你想上学可以,但必须是自己挣钱去上学,如果你觉得办不到,那你先跟我回北京打工去。”老周的不近人情遭到家人的反对,也有朋友劝他说:“既然孩子想上学,你就让他上,你让他去打工,他还怎么安心学习?”老周说:“他既然已经成人,就应该自己去挣钱,他自己挣来钱爱怎么上学都成,上一万年我也不拦他,但如果还想靠别人养活,靠别人的钱上学,我不答应。”春节后,小轩跟着老周又回到北京。老周将他介绍到一家平面设计公司拜师学艺,学徒期间公司不支付工资。老周对儿子说:“在你没拿工资前,我每个月借给你1000元,这钱是你欠我的,我永远保留向你索要的权利。”
    小轩在平面设计公司学艺进步很快,也许这是当年玩网络游戏的意外收获。只要一坐到电脑前,他就有许多奇思妙想,带他的老师说他很有灵感。只学了半年。小轩就能独立干活了。小轩准备从公司出来自己干,他向父亲借钱买了一台电脑。一天,他说,“爸,你有那么多朋友,帮我揽点活干吧。”老周说:“我可以帮你,但只帮一次,算是我对你的支持,你的天下要靠你自己去打。”刚刚出道,靠自己打天下不是件容易的事。没文凭、没资历、没名气,小轩的路走得很艰难。有一段时间,他一直揽不到活干,没钱吃饭,没钱交房租。但这一次。他没有逃跑,也没去向父亲借钱,他到一家礼品店打工,活儿很累,一个月才挣600元,但他毕竟靠自己的能力生存下来了。
    小轩对父亲的积怨终于在他20岁生日那天爆发了。那天,老周将儿子喊到住处,送给他一份生日礼物,是一双鞋。其用意不言而喻。开始,父子俩还能说到一块儿,后来气氛就渐渐紧张起来,小轩说如果当年没退学,说不定他今天也和同龄人一样念大学了,话中有埋怨父亲的意思。这话老周不爱听,“当初退学是你自己同意的,退学后我给你提供了那么多次学习机会,你自己没学出来怪谁!就凭这些年投入的教育资源,你也该有能力生存了。”小轩说:“别的孩子18岁不是在上学就是由父母养着,你却狠心地将我赶出去,一个子儿也不给,要我自己养活自己,你知道我吃了多少苦?天底下有你这样做父亲的吗……”
    暴跳如雷的老周将儿子赶走了。赶走了儿子后,老周将自己关在屋里泪流满面,儿子不但不理解他的苦心,反而对他充满了怨恨,他不明白,一番良苦用心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后来,小轩曾给老周来过一份邮件,说他恨过父亲。从那以后,小轩再也没有与父亲联系。但老周知道他在北京,知道他在努力地工作。在某网站的“老周论坛”里,周建湘以“退学”为题将父子间的这段恩怨进行了一次认真的清理,并道出了自己对儿子“冷酷无情”的理由。他说,他相信儿子将来会理解我的这番苦心。在“退学”的结尾处,老周写着:小轩,你小子想坏就抓紧坏,没路可走了该干啥干啥去,想学真本事了手放下,老爸支你两招:第一,站直了,别趴下:第二,找高手练,“打他的下巴”。不知经常呆在网上的小轩是否看到了父亲给他支的招。
    亲情的故事2
    他本是聋哑孩子,却和正常孩子一起上学,学会了说话、唱歌,还考上了重点大学。
    这要感谢一位同学,一位和他同桌14年的同学。这个同桌不是别人,正是他最亲爱的妈妈。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1999年9月1日,齐齐哈尔铁路六小一(3)班里,有两名特别的同学:一个是30多岁的妇女,在一群孩子中格外打眼,为了不影响后排同学的视线,她弓着身子,蜷缩在一个小板凳上;她的同桌是个孩子,一双空洞的眼睛东张西望,老师领着大家朗读课文,他却一声不吭……
    这是一个妈妈带着聋哑儿子在上课,妈妈叫陶艳波,儿子叫杨乃斌。
    1992年10月,陶艳波4个月大的儿子杨乃斌连续3天高烧39℃,生命垂危。虽然最后小乃斌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因为高烧烧坏了耳神经,导致极重度神经性耳聋,从此陷入了无声的世界。陶艳波带着孩子四处求医,但都无力回天。
    小乃斌3岁那年,陶艳波又怀孕了,她打算将小乃斌送到娘家找人带。临行前晚,看着儿子,陶艳波难掩心中的不舍,流下了眼泪。突然,一双温暖的小手伸过来,帮她轻轻地拭着泪。月光照在小乃斌的脸上,小脸上写满了对母亲的依恋和担心。没有任何言语,那温暖的小手、那关切的眼神,却完成了母子间震撼心灵的交流。陶艳波抱紧儿子,毅然决定今生只要乃斌这一个孩子。不久后,她打掉了腹中的孩子。
    第二年,陶艳波去北京聋儿康复中心唇语班学习,回来后就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儿子。可唇语实在太难、太枯燥了,陶艳波就想办法在游戏中教他。一年后,杨乃斌终于学会了全部字母的发音。
    小乃斌到了上小学的年龄,陶艳波担心聋哑学校没有语言交流环境,会影响儿子,便坚持送儿子上正常小学。在她的再三恳求下,齐齐哈尔铁路六小收下了小乃斌,并且同意陶艳波跟孩子一起上学,充当孩子的耳朵。
    那本毕业证
    求学路上,任何正常的孩子都会遭遇难题,更何况杨乃斌这样一个失去听力的孩子。刚开始,一堂课下来,杨乃斌常常是一无所获。陶艳波必须晚上放学回家后,将白天上课的内容一点点“讲”给儿子听。但杨乃斌听不见、说不出,其他孩子很容易就学会的一位数加减法,他却几个月都学不会。
    但陶艳波没有放弃,越发拼命地教孩子学习和说话。渐渐地,杨乃斌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唇语,可以凭借助听器和唇语的帮助,进行一些简单的语言交流了。
    一天放学回家后,陶艳波给儿子讲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小乃斌怎么也理解不了。反反复复折腾了几个小时,杨乃斌终于失去了耐心,一把将助听器扔到地上。陶艳波气得狠狠给了儿子一耳光,杨乃斌委屈得哭了:“妈妈,我为什么跟别人不一样?我为什么听不见?我好害怕……”看着儿子脸上的巴掌印,陶艳波心疼极了,哭着将孩子搂进怀里,为儿子拭去眼角的泪水,柔声抚慰:“别怕,妈妈就是你的耳朵,只要你努力,一定能学好。”
    听了妈妈的话,杨乃斌好像一夜之间就长大了,学习更加勤奋,人也开朗自信起来,成绩有了很大进步。
    陶艳波从电视里看到有一种先进的人工耳蜗,能大大提高听觉障碍者的听力,但手术费要24万元。她尽其所能地到处凑钱,终于在一个月后带着杨乃斌到北京做了安装人工耳蜗的手术。
    将捕捉到的声音转换成语言,还需一个艰辛的过程,陶艳波又带着儿子开始了听力训练。一年后,杨乃斌慢慢适应了利用人工耳蜗与人交流。只是上课时他只能听懂30%,依然离不开母亲的耳朵。
    为了让儿子接受更好的教育,2005年8月,陶艳波卖了老家的房子,带着儿子到天津定居。
    在天津51中,校长了解到母子俩的感人经历,并在对杨乃斌进行了现场考试后,当即安排他进了实验班。陶艳波又提出要和儿子当同桌的请求:“我可以自己带小板凳……”校长笑了:“都是大孩子了,有的个头比你还高呢。”这时陶艳波才恍然记起,不知不觉间,她已经陪儿子上学6年了……
    初中课程多,因为精神高度紧张,压力大,陶艳波的头发整片整片往下掉。看到妈妈这样,杨乃斌很是心疼,他在网上看到吃何首乌能长头发,便买来何首乌熬成汤药给妈妈喝。
    2008年6月,杨乃斌以优异的成绩初中毕业,学校特别向教委为他申请了一张毕业证。毕业典礼上,校长让杨乃斌亲手将毕业证送给妈妈。那一刻,整个操场静了下来,杨乃斌走上前向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当他抬起头时,已泪流满面……
    这不是奇迹
    2008年9月,杨乃斌考入了市重点——天津市民族中学。
    高中3年里,杨乃斌和妈妈仍然坐在第一排。高中的孩子比陶艳波的个头还高,她不需要再坐小板凳了,可长年累月保持如此姿势,她的腰真的弯了,背也驼了,而儿子却一天天高大英俊起来。
    上课时,只要老师不板书时,陶艳波就将老师的提问快速记录下来,拿给儿子看。45分钟一堂课,她一秒钟都不敢走神,每上一节课就像是打了一场仗,手上、身上全是汗。高中3年下来,陶艳波的课堂笔记整整装满了4个大箱子。
    紧张的“教学”生活让陶艳波身体严重透支。上小学时,陶艳波视力还很好,到了初中,已经要戴眼镜了,高二分科后,她的视力更是大不如前,近视增加到500度,鬓角也有了缕缕白发。但她的辛苦付出没有白费,杨乃斌不仅学习不断进步,听力也大有长进,在课堂上可以听懂讲课内容的50%了。
    高中3年很快过去,离高考只有两个月了,母子俩开始了全力冲刺。陶艳波白天要全神贯注地记笔记,放学后还要做饭。每天,都是儿子上床休息了,她才赶紧洗衣服、收拾屋子。一天晚上,擦地板时她一下子晕倒在门边,被儿子发现时已是凌晨时分……
    2011年6月,杨乃斌参加了高考,并以568分的成绩被河北工业大学机电专业录取。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陶艳波心里无比自豪:“别人的孩子19岁上大学,我儿子也是19岁上大学,一点儿没耽误,我为我儿子感到骄傲!”
    为了让儿子将来能顺利融入社会,陶艳波极力支持儿子参加大学期间的各种活动,杨乃斌的听、说能力都得到了快速提高,可以和老师同学流利地交流了。后来,他还跟着同学们学会了唱歌、跳舞。2012年1月,杨乃斌参加大学一年级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所有科目均以良好以上的成绩获得通过。
    新学期开学后,杨乃斌提出不再要妈妈陪读了,他要独自开始学习和生活。陶艳波同意了,13年了,三口人的生活一直靠丈夫一人维持,她想出去找份工作,帮丈夫减轻一点儿经济负担,也好尽快攒够钱给儿子的另外一只耳朵植入人工耳蜗。如果儿子两只耳朵都能听到声音,他的生活将大有改观。
    2012年2月11日,陶艳波被评为天津“真情2011都市年度人物”。颁奖典礼的直播现场,杨乃斌一曲声情并茂的《世上只有妈妈好》,让陶艳波泪如雨下。主持人问陶艳波:“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你创造了这个让石头唱歌的奇迹?”陶艳波轻轻拭去眼角的热泪,说:“我觉得这并不是奇迹,任何人都可以做到,只要他相信石头也能唱歌……”
    亲情的故事3
    壹
    我一出生,就被嫌弃。家里不是养不起,而是父亲认为连生三个丫头很丢人,但父亲仍然找了一个保姆照管我,于是我刚断了奶就被送到她家,一个月给50块钱。
    她姓秦,早年得过天花,一脸麻子。我去之前,据说她已照管过17个孩子,少则几天,多则几年。她自己也有个儿子,叫小海,那年已12岁,把还不会走路的我架在脖子上满院疯跑。
    那年我病了,高烧不退。她把我用毛毯一裹,就去找我的父母。因为他们已经很久都想不起来看我了。恰逢我父亲那天心情不好,远远看见麻脸女人背着我来了,竟然飞奔进屋,把门重重地关上。
    我得的是急性肺炎,住院押金交了3000。那天她把我背回家,一边骂,一边找出自己的存折,然后带我直奔医院。后来小海告诉我,当她把那么厚一沓钱递进缴费窗口时,心疼得哭了。
    我病好后,发生了更严峻的事——父母拒绝认我这个女儿,更拒绝再提供当初说好的50块钱生活费。
    她冲到我亲生父母家,握紧拳头砸门。可我那伟大的双亲就是有本事任她砸,不出一丝声音。
    她最终没有把我扔在那个门外,本来是这么打算的,可一放下我就哭,她没办法。
    后来她告诉我,看我那么瘦,不像是命大的,她怕我冻死在外面也没人理。
    贰
    我最终还算命大,虽然常常生病,好好走着路也会磕伤脑门儿,可还是险象环生地长大了。
    还上了学。升入初中那一年,小海去了我们本地一家钢厂当工人。她如释重负,对我说,这下好了,有你哥供你,我可解放了!
    我和她一样高兴。我知道她辛苦,每天凌晨不到五点就起来做凉面、磨凉粉,然后推着小车出去卖,直到半夜才回来,能不苦吗?她也快五十岁了。
    我们俩欢欢喜喜地等着小海拿回第一个月的工资给我交学费。可是等到月底,小海进门就把手一摊,说:“打牌输掉了。妈,你揍我一顿吧!”
    那一顿揍真是惨烈啊!小海的哭叫声像杀猪一样。
    后来学费还是交上了,她拿出了自己的养老钱。当她去银行把钱取出来的时候,我亲眼看见她哭了,不知是心疼自己的钱,还是心疼小海不争气。
    小海终于在钢厂待不下去,嫌太枯燥,于是有一天留下一封信就走了,说是要出去闯一番事业。
    她躺在床上不吃不喝,整整哭了三天。哭小海这混账孩子一溜烟儿跑得没影儿,将来谁管她,谁给她养老啊。
    我说:“你别担心,就算小海不管你,我管你。”
    她带着哭腔说:“我有亲儿子,谁要你管。”
    叁
    大学四年,我是咬着牙读的,不仅刻苦,而且坚持勤工俭学,不到万不得已,坚决不找她要生活费。
    她还是按月寄钱来,我攒到一定数额,自己添上一些再打回去。她惊诧,打电话来质问,并说:“你要不学好,在外面挣些不三不四的钱,我就和你拼了。”
    每次我都气得哭一场。
    然后就是毕业,找到工作,并交了男朋友。
    他叫董伟,城市人,家境一般,当然和我比是好到了天上。
    我们结婚买了房子后,她说要来看看。
    然后才在电话里吞吞吐吐地说了来的真正目的,并不只是来看看我这么简单。
    小海在外面闯了多年,并没有闯下事业,反而在一次口角中把人家给打伤了。对方要告他伤害罪,私了也行,但要赔十万。
    她在家哭肿了脸,这才想到了我。
    我很难过。比起不争气的小海,此刻我更恨的是自己。
    我觉得我在她面前现了眼,曾经口口声声说自己比她的亲儿子有出息,可当她有难时,我依旧束手无策。
    她来的时候,带来了一口袋板栗,是我们那地方的特产。进门的时候,她很欢喜地拿出来,全然不顾装板栗的口袋底部沾满了泥。
    董伟有洁癖,立刻就受不了,脸色都变了。
    第二天,她便说要走。我强留,几乎与她吵起来。
    吵完了她还是要走,我只得进卧室把存折找出来递给她,真是惭愧,工作四年的人了,可全部存款只有三万。
    她断然拒绝,我急了,差点儿又吵一架。
    然后她才说:“那天给你打完电话,我就想啐自己两口。你刚结婚,根基都不稳,我还找你要钱,真是太不为你着想了。我也想通了,这是小海自己作的孽,只好他自己去承担后果。我不管了,也管不了那么多。”
    自从她回去后,我的小家,她再没来过第二次。在电话里催急了,她就说:“我又不是你亲妈,也不是没饭吃,去多了,姑爷该不待见了。”
    肆
    她老了。我满30岁那年,她70岁整。她得了很严重的白内障,走到她面前,除非叫她,否则她是看不清你是谁的。
    小海从监狱里出来,终于开始发愤图强,不仅开了一家加工厂,当了老板,还娶了一个比他小20岁的媳妇。
    小海买了新房子,她执意不搬过去一起住。现在她的房子面临政府拆迁,看来想不搬都不行了。小海说,为此她生气得不行,整晚整晚看着她磨凉粉的旧家什,嘴里念叨着:“我用这套家什养活了一儿一女,现在儿子是老板,女儿是老师,多大的功劳,如今说丢就丢了吗?”
    听了这话,我鼻子发酸——她从来没有当着我的面承认我是她的女儿,因为总想着我不是她生的,长大了,势必要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去,白养一场就算了,再投入感情,到失去的那一天,岂不是更痛?
    那扇院门这时缓缓地打开,我看见小海那年轻的媳妇,扶着她慢慢走出来。她一边走一边说:“我先说好,去你们那儿住可以,但我磨凉粉的家什也要带过去。”小媳妇点头:“成,咱带过去。”她又说:“你以后在家不准喷香水,我闻了头晕。”
    小媳妇说:“成,不喷。”
    她接着说:“晚上十点以后必须睡觉。灯开着我晃眼。”
    小媳妇说:“咱去做手术,把白内障摘除。”
    她嚷起来:“手术吗?你想害死我呀……”
    我笑着笑着又忽然想哭,于是快步跑过去。她眼睛不好使,可听觉很敏锐,警觉地问:“谁?”
    我吸一口气,扑过去抓住她的胳膊,说:“娘,你猜。”
    亲情的故事4
    2011年11月25日,17岁的中国少女侯逸凡在阿尔巴尼亚举办的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对抗赛中,以5。5比2。5的总比分,提前两轮卫冕世界棋后。
    而在此之前,侯逸凡曾创下了三项之最:13岁时,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女子国际象棋特级大师;15岁时,成为最年轻的中国棋后;2010年,16岁的侯逸凡成为全球最年轻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
    侯逸凡被媒体誉为天才少女,但她否认自己是天才。她说:“我感谢母亲,她给了我一个温馨的‘漂流屋’……”
    北上济南,小城之家一夜“拆散”
    2001年仲夏,7岁的侯逸凡被送到了山东济南,师从国际象棋大师童渊铭。
    侯逸凡的父亲侯雪健和母亲王茜将女儿送到济南。在返程的路上,王茜却不停地接到女儿打来的电话:“妈妈,你们别扔下我”、“妈妈,我想你……”每接一次电话,王茜就泪光闪烁。
    侯雪健在江苏省兴化市人民检察院工作,妻子王茜是兴化市人民医院的护士。女儿侯逸凡于1994年2月27日出生,给侯家带来了数不尽的快乐。
    侯逸凡5岁生日那天,妈妈送给她一副小跳棋。小逸凡有事没事,就一个人摆弄着棋具。没多长时间,她就把跳棋玩得很娴熟,家里没有一个人是她的对手。夫妻俩发现女儿在下棋上有着惊人的天赋后,决定送她去学棋。
    1998年8月,侯逸凡被送进了一个中国象棋培训班。小逸凡一下子就“钻”了进去,对其他玩具及别的小朋友常玩的游戏一点也不感兴趣,脑中、心中只有棋。
    这年年底,兴化市出了一个全国国际象棋冠军,举城欢腾。兴化也掀起了学国际象棋的热潮。王茜也跟了潮流,1999年5月,她将女儿送到国际象棋培训班。
    2001年7月,江苏省棋院在镇江举办了一次少儿比赛,侯逸凡表现出色,夺得冠军。她的表现引起前来观战的国际象棋特级大师童渊铭父亲的关注。
    王茜对童渊铭的大名早有耳闻。他不仅是齐鲁晚报棋队的主力战将,而且还是一个出色的教练,先后培养出二十多个全国少儿冠军。王茜趁着童父赞赏侯逸凡的良机,请他帮助穿针引线,让侯逸凡拜在童渊铭门下。不久,童渊铭收下了侯逸凡。
    女儿远在济南学棋,王茜茶饭不思,行走坐卧想的都是女儿。几天之后,她有了辞职照顾女儿的想法。但遭到了双方父母的反对,“下棋是一种娱乐,怎么可以当饭吃呢!”“你的工作这么好,说辞就辞,以后到哪里找这样的地方啊!”关键时刻,幸亏侯雪健非常支持:“为了女儿,我们做点牺牲也值得,你辞职去照顾她,我支持!”
    于是,王茜办理了停薪留职的手续,只身来到济南,租了一间民房,专门照顾女儿。
    侯逸凡学棋费用很大,再加上租房及生活费,而且王茜辞了职,全家的生活重担就压在侯雪健身上。为支持女儿学棋,侯雪健戒掉烟酒,还将家中的房子以每年3000元的价格出租,他则搬到了大姐家居住。
    几乎是一夜之间,原本一个幸福安宁的家就这么被“拆散”了,王茜心里不免酸楚。侯雪健替她抹眼泪,安慰她:“我们又不是没有家,只要有你和女儿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
    漂泊北京,你在哪儿家就安哪儿
    在济南,母女俩虽然挤住在简陋民房,但王茜总是竭尽所能将房子装扮得温馨又漂亮。她贴了瓷砖,换了窗帘,还按照兴化家里的布局,花了几千元买来好看的布艺沙发,厨房也按照家里的标准购置了必用品。
    侯逸凡开始还不理解母亲的举动,“妈,这是租来的房子,咱们说搬就搬走,这些东西到时不都浪费了?”王茜没有回答,而是反问女儿:“乖女儿,住在这儿你有住在家里的感觉吗?”侯逸凡认真地点了点头。王茜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就好,这就是我们的家,哪怕只住一天,我也要让你有家的感觉!”小逸凡明白了,妈妈为了她,用心良苦啊!
    2004年,国际象棋“李成智杯”全国少儿冠军赛上,刚刚10岁的侯逸凡参加12岁组的比赛,竟然11战全胜摘取了金牌,令来自全国各地的教练、行家瞠目结舌。中国棋院国际象棋部主任、国家队总教练叶江川赞赏道:“这孩子思路清晰,反映灵敏,往那儿一坐,神态沉静,面露霸气,棋途无量!”
    2005年,11岁的侯逸凡成为国家队的一员。王茜跟随女儿搬到了北京。刚开始,母女俩只能租住着二十多平方米的小房子。北京的房租远比济南高,压得王茜喘不过气来。
    那年秋天,王茜给女儿换下凉席,铺上了床单。但当晚,侯逸凡却辗转反侧睡不着。王茜问女儿:“怎么了?”侯逸凡说:“我以前一直睡花格子的床单,使我经常想到棋盘,这个淡绿的床单我睡不习惯……”
    第二天天黑了,王茜才满头大汗地骑车回家。一进门,她就高声叫道:“凡凡,快来看,我给你买的花格床单。”候逸凡这才知道,当天一大早,妈妈将自己送到棋院后,就骑着自行车跑了不少商场和批发市场,但都没找到女儿想要的花格床单。后来,她在一个好心大妈的指点下,找到了城西的一个窗帘城,挑了上好的花格窗帘布,央求做窗帘的师傅,用这块布料做成了床单。
    躺着这母爱制成的床单上,侯逸凡悄悄落泪。这一刻,她更深刻地读懂了母爱的伟大。
    在侯逸凡到济南及到北京的几年间,王茜与侯雪健一直两地分居,一年连见一个月的时间都没有。每想到此,王茜就自责不已。侯雪健却说:“你在前方培养着女儿,你的担子比我重多了,要是自责,我更应该自责呢!”父母的话一字不落地进了侯逸凡的耳朵,她一手拉着爸爸,一手拉着妈妈,含泪说:“爸、妈,要是咱们一家人能守在一起,比我拿十个金牌都重要!”
    2008年8月1日,侯雪健停薪留职来到北京支持女儿。一家人在国家训练中心租了一个四十平米的两居室安顿下来。而王茜也在国象队的图书室找了一份临时工。七年漂泊过后,一家人终于得以团聚。
    卫冕棋后,给父母一个不再漂移的家
    随着棋力大增,侯逸凡参加的比赛,大都可以拿到第一,成了圈内公认的天才少女。她也渐渐滋生出骄傲的情绪。这让王茜心里有些不踏实。
    王茜的担忧不久便成了现实。一次,在中法青年对抗赛上,侯逸凡首轮比赛遇到了法国14岁的棋手拉格拉夫,残局阶段,她晕招迭出最终被对手翻盘。而其后的维克安泽杯比赛中,侯逸凡连下27局棋,最后计算平均等级分,结果只差半分没能晋升男子特级大师(棋手最高技术等级称号)。按照国际棋联规则,以往成绩并不累积,所以侯逸凡得从头开始。
    两次不应有的失误让小逸凡一时很难接受。看女儿情绪低落,王茜开导她:“一两次失利并不可怕,这说明你的棋还有稚嫩的地方,还需要磨炼。”
    一次,喝了妈妈煲的冬瓜汤后,觉得味道很好的侯逸凡不禁连喝了好几碗。王茜适时地问她:“知道冬瓜汤为什么好喝吗?关键是看火候,火候掌握得好,汤才能煲得好喝。”接着,她话题一转,“下国象也一样,也得看火候,太急躁不行,太温吞也不行。需要搏斗时不进攻就会丧失时机,但一味地捕杀不讲究策略也难于取胜,要恰如其分地掌握好火候,控制好心态。”妈妈的话,让女儿若有所思。
    就这样,通过王茜一道又一道的“心灵煲汤”,逸凡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变化,潜质也得到全部释放。2007年2月,侯逸凡在第六届俄航杯国际象棋公开赛中三次击败世界男子特级大师,在世界棋坛引起轰动。同年6月,侯逸凡在全国国象女子个人赛中11轮积9分夺冠,成为中国最为年轻的棋后。
    侯逸凡经常参加国际赛事,语言成为她与国外棋手交流的最大的障碍。王茜本准备替女儿报英语培训班,但学费太高。她苦思冥想后,有了办法。她经常带着侯逸凡到一些高校的“英语角”跟大学生直接交流,向大学生请教。同时,她自己也带头苦攻英语,母女俩交流时,她逼迫女儿要用英语交流。遇到母女俩都不会的单词与语句,王茜再四处求教。经过一阵恶补,侯逸凡已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2010年10月,侯逸凡在广州亚运会获得个人金牌。接着,她在土耳其安塔基亚举行的女子国际象棋世锦赛上,一举夺冠,成为国际象棋历史上第十三位世界冠军与最年轻的世界棋后!
    2011年11月25日凌晨,侯逸凡又在阿尔巴尼亚举办的2011年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对抗赛中,提前两轮卫冕世界棋后!
    夺冠之后,侯逸凡快乐得笑成了一朵花。当有人问起侯逸凡的目标是什么,她回答很干脆:“想学谢军姐姐读到博士,再就是给漂泊的爸爸妈妈在北京买一套房子,给他们个安乐窝,让我们的家不再漂流!”
    亲情的故事5
    30年前,我在大学念书,我常常去台北监狱探访受刑人,我还记得那时候,台北监狱在爱国西路,我们的办法是和受刑人打打篮球,同时也和一些人聊聊天。
    当时,有一位黝黑瘦高的受刑人似乎最和我谈得来,他很喜欢看书,因此我就设法送了很多书给他看,我发现在众多的受刑人中间,他所受的教育比较高,他是台北市一所有名中学毕业的,比我大七八岁。受刑人每星期大概可以有三次见客的机会,我去看别的人都会吃闭门羹,可是这位受刑人,永远可以见我,至少我从未吃过闭门羹。
    他常在我面前提起他妈妈,说他妈妈是位非常慈祥的女性,他说他妈妈常常来看他,可是我始终不太相信这一点。
    这位受刑人当时所住的地方其实是看守所,没有定罪的受刑人都关在这里,审判终结的人才再换到其他监狱去。我的这位朋友有一天告诉我,他要搬家了,因为他已被定罪,要正式服刑了。我这才发现他有军人身份,大概是在服兵役时犯的罪,所以要到新店的军人监狱去服刑。当他到新店的军人监狱去服刑时,我也成了预备军官,我在台北服役,周末有时会去看他。我记得要去新店的军人监狱,要经过空军公墓,再经过一条大树成阴的路,军人监狱就在这条路的尽头。
    有一次我去看他,发现他被禁止见客,我向警卫询问,发现大概一个多月以后才可以看到我的朋友。一个月以后,我终于看到他了,这次他告诉我一个很可怜的故事。他说他在服刑期间做工,也赚了一些钱,我记得那个数字实在少得可怜,可是这是他全部的积蓄,因此他一直偷偷地把这几十块钱放在一个很秘密的地方,没有想到他的某位长官把他的钱偷掉了,我的朋友一气之下和他的这位长官大打出手。各位可以想像我朋友的悲惨遭遇,他这种犯上的事情是相当严重的,他被人在晚上拖到广场去痛打一顿,事后他被关在一间小的牢房里,而且二十四小时地戴着手铐。
    我的朋友告诉我这些事情时流下了眼泪,我们谈话的时候,旁边总有一个身强体壮的兵在旁听,说到这些事,我记得那个兵面无表情地看着远处,假装没有听到。
    忽然我的朋友又提到他妈妈了,他说你如果看到我的妈妈,一定会比较看得起我,他说他常常感到万念俱灰,可是一想到妈妈,他心情又会比较好一点。
    既然他一再提起他妈妈,我就问了他家地址,然后我在一个星期六的黄昏,骑了我的老爷脚踏车,到他家去看他的妈妈。
    他的家在现在的忠孝东路,在当时,那条路叫做中正路,我发现他的家好远,快到松山了。房子是典型的日式房子,附近每一栋都一样,显然是中低层公务员宿舍。我穿了全套的空军少尉制服,很有礼貌地介绍我自己,也报上我朋友的名字。
    这家人好像有几个比我还年轻的小孩,我被安顿在他们大约两三平方米大的客厅里坐下,我记得这个客厅里布置得极为简陋,只有几把破旧的椅子,我坐下以后,发现气氛有点不自然,而我很快就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
    我朋友的爸爸进来了,他们父子很相像,他非常严肃地告诉我,他早已不承认这个不争气的儿子,因为他简直不能相信他们家会有这种丢脸的儿子,所以不仅早已不和他儿子来往,而且也一直禁止家人和他来往。自从他进了监狱,他们全家没有一个人和他来往过。
    我立刻想起,怪不得我一直可以见到我的好朋友,原来他的妈妈事实上从来没有去看过他,他说“我的妈妈来看我”,只是他的一种幻想而已。
    我也看到了他的妈妈,他的妈妈是个典型的中国妇女,瘦瘦的,个子相当矮,衣着非常朴素,她始终没有讲一句话。
    我却不管他爸爸怎么讲,一五一十地告诉他们全家人,我的朋友非常想念他的妈妈。可是这位严厉的爸爸却暗示我该滚蛋了,我想亏得我穿上空军制服,而且自我介绍过我是台大电机系毕业的,否则我早就被赶出去了。
    我以非常失望的心情离开他的家,他的爸爸在门口还提醒我以后不必再来了。
    可是我的脚踏车才一转弯,我就听到了后面的脚步声,他的一个妹妹匆匆赶来,叫住了我,他的妈妈跟在后面,她要知道如何能找到她儿子,因为她要去看他。我赶快告诉他们如何到新店军人监狱,她们以最快的速度谢了我,马上赶回家去。
    当时天色已黑,我所在的是个很冷清而且几乎有点荒凉的地方,四周都是一些木制的日式房子,每栋房子都有一个用竹篱笆围起来的小院子,现在每户人家都点上了灯,我可以感到家家亲人团聚的温暖,我知道我的朋友和他母亲即将真的见面,我真的感到在冥冥之中一定有一个上苍在安排一切,而我正是它所选的一个工具。
    果真,我不能去看我的朋友了,他从监狱中写了一封信给我,告诉我他和他母亲见面了。而我开始办理退伍手续,准备去美国念书,临走前,我和他见了最后一面。这次他胖了,也有了笑容,他说他妈妈常带菜给他,所以他胖了一点,他也告诉我家里弟弟妹妹考各级学校的情形。
    最后他问我退伍以后要做什么,我说我要去美国念书,忽然之间,他的笑容消失了,他说:“你相不相信?我真的感谢你这些日子来看我,也使我和家人团圆,遗憾的是我们两人之间的友谊从此就完了,因为你将来可以在社会上一步一步地爬上去,而我却是一个犯人,我们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大,我们不可能再继续做朋友的。”
    他又接着说:“你有没有考虑过索性专门留下来,终生为我们这种人服务?”
    我默然无语,我的虚荣心使我不肯放弃追逐名利的机会。30年过去了,我始终为我未能终生为受刑人服务惭愧不已,每次我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反而使我感到良心不安。
    我在此谢谢我的这位朋友,他使我感到我这一生没有白过,我现在至少可以骄傲地告诉我的女儿“你的爸爸曾经做过好事”,我已50多岁,我的朋友恐怕已经60岁,希望他能知道,他对我讲的话对我影响相当之大,我之所以决定离开美国,回来服务,也多多少少因为他说“你有没有考虑过留下来?”这句话。
    世界上有很多职业,要做得非常好,才对社会有影响。
    我常想,一个平庸的舞蹈家就搞不出个所以然来,可是做母亲,就不同了,即使做一个平凡的母亲,一样可以对社会有非常正面的影响。
    我希望有一根魔棒,一挥之下,天下的母亲都是平凡而慈祥的好母亲,我相信我们的监狱会因此空了一半;我再挥一下这根魔棒,我们会有几万个义工肯为监狱里的受刑人服务,我相信我们的监狱会再空了一半。
    亲情的故事2020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