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最新


    知识是死的,真知是活的。知识无法引导你到真知,抛弃知识是达到真知的途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最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1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一、第一国际的成立
    1、背景(社会条件):
    (1)经济基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3)直接因素:1862年,英法德三国工人的会晤。
    (4)促成因素:1863年,英法两国工人集会抗议沙皇政府对波兰人们的迫害。
    (5)领导基础:马、恩的主观努力。
    2、成立:1864年,伦敦圣马丁教堂工人集会。
    3、任务:
    (1)反对各国资产阶级统治和压迫的斗争。(2)反对第一国际内部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派别的斗争。
    4、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5、性质:它是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联合组织。
    6、意义:国际工人协会成为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它的建立,真正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了。
    二、巴黎公社的建立
    1、背景:
    (1)民族矛盾:普法战争的失败,普军兵临城下。
    (2)阶级矛盾:临时政府的反动统治。
    2、成立:1871年3月—5月
    3、巩固政权措施:
    (1)经济:
    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个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公社职员的薪金最高不得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即年薪6千法郎。
    (2)政治:
    废除旧军队、警察,代之以新的国民自卫军;规定公社委员和工作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等。
    4、结果:失败
    失败的原因:
    (1)客观上:敌人实力强大,普法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2)主观上: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缺乏斗争经验等。
    (3)根本上: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5、意义: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其经验是宝贵的,教训是深刻的,其原则永存,精神不朽。
    三、第二国际的成立
    1、背景:
    (1)19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工人运动出现了新。
    表现在:各地罢工此起彼伏;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
    (2)马克思逝世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开始泛滥。
    表现在: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等。
    结论:因此,如何把国际工人运动引上马克思主义轨道,是当时迫在眉睫的任务。
    2、成立:
    (1)标志:1889年7月14日,各国工人代表在巴黎召开国际社会主义者大会。
    (2)内容:国际劳工立法;工人阶级的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等问题;每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决议。
    3、特点:
    (1)具有广泛性。
    (2)松散,不具有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的上级组织,各国工人阶级政党是独立自主的。
    (3)内部的派别斗争贯穿始终。修正主义泛滥。
    4、解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2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俄国沙皇统治危机严重;革命条件日渐成熟。
    1、经济基础: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相对落后。
    2、社会矛盾:尖锐、沙皇统治危机。
    3、一战加剧了各种矛盾的激化,为革命爆发创造了机会。
    4、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
    二、十月革命爆发
    1、二月革命
    (1)结果:
    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但是出现了两个政权对立的情况。(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工兵代表苏维埃)
    七月流血事件的发生,表明两个政权对立的局面结束。
    (2)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四月提纲》发表
    意义:为布尔什维克党规定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指明了革命发展的前途。
    3、十月革命
    (1)时间:1917年11月7日
    (2)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了工兵农代表苏维埃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三、十月革命的意义
    1、国内: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现代化创造了前提。
    2、国际: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为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3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美苏争锋
    一、两极对峙格局的的形成
    1、背景:
    (1)二战后美苏主导的雅尔塔体系形成。
    (2)原因:美苏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
    (3)条件:战后美国的空前强大;苏联实力大增,成为唯一对抗美国的大国。
    2、冷战
    (1)含义:是指二战后美苏两国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
    (2)序幕:丘吉尔的铁门演说。
    (3)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发表
    (4)目的: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实现称霸全球。
    3、对峙的表现:
    (1)政治:美国杜鲁门主义(作用:对西欧的经济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苏联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
    (2)经济:美国马歇尔计划;苏联成立经互会(目的在于建立一个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对抗的社会主义市场)。
    (3)军事:美国北约;苏联华约。(标志美苏两大军事政治集团正式形成)
    二、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紧张与缓和并存)
    1、紧张:热战:柏林墙修筑、朝鲜战争(美苏冷战下得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越南战争(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等。
    2、缓和:四国结束了对德国的分区占领等。
    三、评价
    1、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维护了世界和平。
    2、推动了世界整体的发展。
    3、壮大了第三世界。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4
    新兴力量的崛起
    一、欧洲人的欧洲(欧共体的形成)
    1、背景:
    (1)思想因素:欧洲联合的思想由来已久。
    (2)政治因素:二战后,西欧力量削弱,国际地位下降。
    (3)经济因素:二战后的西欧,经济的恢复,联系的加强。
    (4)现实因素:二战后,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他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
    前提:法德的和解。
    2、目的:欧洲各国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和发展。
    3、过程:
    (1)经济一体化:
    煤钢共同体(它的建立,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和政治的联系,推动了法德的和解,促进了成员国经济发展,为欧洲的统一奠定了较好的基础)、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到欧洲共同体。
    欧共体的主要目标:争取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2)政治一体化:
    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用一个声音说话、欧洲议会、防务合作等。
    4、评价:
    (1)特点:欧共体既是一个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也是一个政治合作组织。
    (2)影响:
    西欧国家合作加强,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标志着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的形成。
    二、迅速兴起的日本
    1、背景:
    (1)把发展经济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并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2)重视教育,科技的投入,大力发展高科技。
    (3)实行政体民主改革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等。
    (4)美国的扶植和保护,发展对外经济等。
    2、发展进程:
    (1)20世纪50年代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2)20世纪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3)20世纪80年代,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
    (4)20世纪末、90年代,迎来了所谓的泡沫经济时代,经济陷入低迷。
    3、影响:谋求政治、军事大国地位。
    (1)外交政策不再受制于美国。
    (2)美日欧三足鼎立。
    (3)提出政治大国的目标。
    (4)促使世界向多极化格局发展。
    三、东方巨龙的腾飞(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1、背景:现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2、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实体。
    3、影响: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作用越来越大,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发展中国家的呼声()
    1、背景
    (1)二战后的50、60年代,亚非拉美新兴一系列的民族国家。
    (2)这些新兴的国家不愿意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希望在两极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采取不结盟外交政策。
    2、发起者:南斯拉夫、印度、埃及等。
    3、成立:1961年
    3、内容:
    (1)宗旨: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
    (2)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已经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斗争。
    (3)维护世界和平,反对外来统治和霸权主义。
    (4)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评价:
    (1)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面貌。
    (2)标志着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成为了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有力地冲击了二战后的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