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最新知识点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地理必修一最新知识点,以供大家参考!
    高一地理必修一最新知识点
    一、东亚:80汉E-140汉E,20汉N-50汉N;
    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东部,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等国;
    二、东南亚:23汉26’N-10汉S,90汉E-150汉E;
    地处亚洲东南部,是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范围包括中南半岛(中央经线为100篍),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夹在马来群岛和苏门答腊岛的11个国家:老挝、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等);
    三、南亚:10汉N-30汉N,中央经线80汉E;
    地处亚洲南部,范围包括北部三个内陆国(尼泊尔、不丹、锡金),中部三个临海国(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南部两个岛国(马尔代夫、斯里兰卡);
    四、中亚:40汉N-50汉N,50汉E-80汉E;
    地处亚欧大陆的“心脏”部位,世界岛,范围包括五大国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基尔斯坦),古代是丝绸之路,现代是第二亚欧大陆桥,战略地位重要;
    五、西亚和北非:20汉N-40汉N,20汉E-65汉W;
    地处“两洋”(大西洋、印度洋),“三洲”(亚洲、非洲、欧洲),“五海”(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是海陆交通要道(苏伊士运河——埃及,土耳其海峡——土耳其),北回归线横穿南部;
    六、撒哈拉以南非洲:30汉N-30篠,20汉W-60汉E,中央经线:20汉W;
    地处印度洋,大西洋之间的低纬地区,南回归线,赤道横穿,范围包括49个国家;
    七、西欧:40汉N-70汉N,10汉W-20汉E;
    北邻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靠地中海;
    八、欧洲东部和北亚:
    1、东欧西起波罗的海东海岸,东到乌拉尔山;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山之间的欧洲部分,它的面积占欧洲的一半,7个国家;
    2、北亚是指亚洲北部属于俄罗斯的领土部分,它从乌拉尔山向东延伸到太平洋沿海,北邻北冰洋,南抵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的国界,面积在亚洲地区的1/4;
    九、北美:30汉N-50汉N,中央经线100汉W;
    地处西半球北部,北美洲的中部和北部;
    十、拉丁美洲:30汉N-50汉S;
    地处西半球,地跨赤道,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临加勒比海,南邻德雷克海峡;范围包括北部西印度群岛,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南部南美大陆,巴拿马运河;
    十一、大洋洲:20汉N-40汉S,100汉E-140汉W;
    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范围包括“一个大陆(澳大利亚)、四个岛屿(新几内亚岛、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岛)、三大群岛(波利尼西亚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美拉尼西亚群岛)”,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十二、南极:
    地处世界最南端,纬度,跨经度最广;范围几乎在南极圈内,四周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绕;
    十三、北极地区:
    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范围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欧、和北美的陆地和岛屿;
    高一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大全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环境圈层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组成的有机整体。
    (2)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某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为基础,呈纬向带状分布。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为基础,呈经向带状分布。垂直分异规律,水热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①山地所处的纬度;②山地的海拔;③阳坡、阴坡;④迎风、背风坡。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雪线是指冰雪存在的下限的海拔高度):一是0℃等温线的海拔;二是降水量的大小非地带性因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响等。例如我国西北地方的绿洲。
    高一人教版地理知识点归纳
    大气环境保护
    (1)全球变暖
    原因:二氧化碳的增多而使气温升高
    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
    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②毁林。
    危害:
    ①海平面上升,淹没陆地;
    ②改变各地降水状况和干湿状况,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保护措施:
    ①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益,采用新能源;
    ②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2)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
    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主要是人类使用制冷设备排放的氟氯烃
    危害:
    ①危害人体健康,
    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保护措施: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加强国际合作
    (3)酸雨
    概念: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
    成因:燃烧矿物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危害: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和文物古迹等
    防治措施: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是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我国已经采取了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等措施来控制酸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