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在高三的时候,我们对比他人发现,明明之前落后于你,但后来怎么追赶也追不上了,那是你自己的问题,自己放弃了,这世上没有很多天才,他们也是人,他们也是靠着学习一步一步迈进,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三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1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变化:
    (1)从“衣”来说,由清末的笨拙的旗人服装转变为西装和五彩缤纷的休闲服装;
    (2)从“食”来说,引进了西餐,而且更多的考虑到膳食结构和营养配餐;
    (3)从“住”来说,以传统的平房为主转变为整洁宽敞的楼房为主;
    (4)从社会风俗来说,传统的陈规陋俗转变为简约文明的习俗。
    原因:
    (1)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侵略,使西方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涌进我国;
    (2)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也通过近代以来的战争和交往,发现了自己的落后,所以也积极主动吸收外国的一些生产生活方式;
    (3)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发展:
    (1)交通工具方面: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是舟楫、马车和步行,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中国建立了轮船公司;受西方影响,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在上海建立轮船招商局,以轮船运输业为代表的交通工具的革新开始了。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火车机车由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列车发展到磁悬浮列车,速度越来越快。中国铁路总运营里程,居世界第四位。1909年冯如制成我国第一架飞机,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航运大国;
    (2)通讯工具方面:中国传统通讯实行驿站制度。19世纪70年代西方丹麦的电报公司在上海建立第一个电报机房。受其影响,我国的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19世纪80年代,外国在上海建立电话公司,到20世纪初才在南京开办了第一个电话局,开通市内第一部电话。新中国成立后,通讯事业迅速发展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通讯网络。
    影响:加快了人民生活的节奏;提高了生活的质量:加快了信息的传递;提高了效率。
    3、大众传媒的发展
    (1)报刊
    19世纪前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的有《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创办《昭文新报》,被认为是最早由中国人创办的报刊;此后的一些报刊有:戊戌变法时期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五四运动时期的《新青年》成为宣传改良、革命、新文化的武器,起到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创办的《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与国民党的《中央日报》展开斗争,为民主革命胜利起到了推动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主要舆论工具。
    (2)电影
    19世纪末,电影传到中国,1905年中国第一部国产电影《定军山》首映,标志电影事业起步。
    1931年,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结束了我国无声电影的历史。
    1935年,在莫斯科电影节上获奖的《渔光曲》是中国第一步获得国际大奖的影片。
    (3)电视——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播,中国电视事业起步。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
    高三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2
    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西周的建立:1046年
    (1)分封制
    ①内容:西周时期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诸侯的权利: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②分封制的作用: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宗法制
    ①特点:宗法制是实行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内容: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周天子为天下的大宗。封为诸侯的庶子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诸侯的庶子分封为卿大夫,他们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这样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就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③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和政权的结合尚未形成中央集权
    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朝的统一:230-221韩赵魏楚燕齐
    (1)皇帝制度君权的至高无上
    (2)秦朝的中央机构三公的职权范围要注意区别,也是选择题中经常命题的重点。
    三公的职责:
    ①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②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3)郡县制郡县的设置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李斯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郡县制的特点在于郡县的长官都有皇帝任免。郡县制建立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高三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3
    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
    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
    三、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鸦片战争1840年)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
    五、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
    六、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今天)
    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
    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
    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
    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
    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
    (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前221年)
    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
    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
    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07年)
    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
    4、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
    5、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
    如何巧记方法:以奴隶社会为例:
    夏(前21世纪)减去5个世纪——就是商(前16世纪)
    再减去5个世纪——就是西周(前11世纪)——减去3个世纪(就是东周即春秋时期开始(前8世纪前771年)——再减去3个世纪(就是战国时期开始(前5世纪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
    理解记忆: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权部分沦丧,区别于印度、埃及等殖民地
    半封建——经济上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但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如何运用政治学原理分析历史问题:
    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
    例一:井田制瓦解(经济基础)——导致了“分封制无法维持下去”(上层建筑)——标志着奴隶制社会开始瓦解
    例二: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受到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
    例三: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推广(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要求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于是,封建性质的改革运动风起云涌。
    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意义?
    (1)定义:指全国的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执行中央政令。
    (2)特点:官僚机构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最终使统治权集皇帝于一身。
    (3)意义:
    (A)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为历代统治者继承和发展。(历代统治者都要加强中央集权)
    (B)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保障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的独立。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中央和君主的绝对权利。
    秦始皇的功与过:
    功:(1)统一全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3)政治经济军事思想上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过:(1)大兴土木,加重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
    (修长城、郦山陵、阿房宫)
    (2)刑法严苛,赋税沉重,暴政而亡
    (3)思想专制,焚书坑儒
    郡县制和分封制的不同点?
    1、基础并不同: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一个按地域划分。
    2、权利不同:一个是世袭,地方的小王国,一个是皇帝任免的官吏,没有封地有俸禄
    3、作用不同:一个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一个能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