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的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掌握一些的答题的技巧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在考试的时候有思路,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地理的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的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1、一定要保持题量训练
在最后阶段的复习中,考生一定要注意夯实基础知识,对考纲要求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整合、运用,搭建起一个知识框架,形成地理思维、知识运用及知识迁移能力,并最终提高自己的地理学科技能和素养。
在最后阶段的复习中,考生还要保持一定题量的训练,通过训练、归纳、总结来提高自己复习的效率。通过做题,考生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答题速度和技巧,另一方面,通过对近年高考真题的研究,还可以熟悉高考命题思路。但需要注意的是,做题不能盲目,而应该有选择性地挑选比较有典型性的题目进行训练,并且结合课本对这些典型题目中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加强自己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高考试题中所考的知识点,全都来源于课本和教材,考生一定要对课本这个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给予足够的重视。
2、提高和培养地理技能
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考生起码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地理技能:
第一,重视地理知识与技能的运用。包括读图、绘图的能力培养,表格信息数据的处理能力,以及考试技能。做到脑中有图、胸中有图。考生一定要多动手动笔,加强考试技巧和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手脑并用才能使自己掌握的知识得到巩固。
第二,要强调地理信息能力运用。地理试卷中大部分题目都有图或表,要求考生能够从图表中收集有用的信息(如地理位置、自然、人文等显形或隐形的地理信息),并运用地理信息解答问题。要充分挖掘题干,在吃透题干提供的显性信息基础上,还要充分挖掘题干中所蕴含的隐性信息,保证答题的完整度。
第三,要理论联系实际。考生平常要多关注生活中的地理、身边的地理;关注时政热点,关注热点问题中的海南元素。比如国际旅游岛、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昌江核电站、海南生态岛、东环铁路等内容,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高考试题只有源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充满活力。
3、做选择题可用排除法
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是基础不够牢固。部分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较差,在知识点的活学活用上十分欠缺,做题时很容易被一些干扰项所误导;基础不牢导致能力也发挥不出来,发掘、整合信息的能力不足,在做题时往往因为对题目的深层、关键信息理解不透而导致失分。此外,答题不规范也是普遍存在的毛病,很多考生在答题就因为没有使用地理专业语言、语言描述不准确、条理不清、缺乏要点而丢分。
高中地理的非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1、准确定位,弄清是哪里。首先可利用经纬网准确定位,其次可以根据特殊的形状进行区域定位。
2、描述分布,注重极值与递变。分布规律问题从总体上看是把握点、线、面是哪种分布趋势;要说明该地理事物叠加在哪一个地理事物之上,通常是说叠加在哪一个地形之上。
3、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①.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②.地势起伏状况
③.(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
④.(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高中地理的二轮的复习的建议
一、要梳理、加工学过的知识,形成较为完备的知识体系
经过比较细致全面的一轮复习,同学们的基础知识虽然得到了较大的巩固和充实,但在有些同学,则不免觉得自己的知识有些散乱,条理不清,不够系统。就像没有经过系统的分类整理就被一股脑地塞进电脑的各式文件一样,要用的东西在短时间内不容易调出来。因此在二轮复习阶段,我们要对整个中学阶段的地理知识进行拆分、重组,形成有主线、有知识内在联系的不同层次的知识系统,就像为电脑中的文件建立各级目录一样。
如等值线知识,地图部分有等高线,气候部分有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工业部分有等运费线等等。这些等值线虽然各自表示的地理含义不同,但它们的绘制原理是相同的,它们所具备的特征也是相似的。复习时我们可进行等值线专题整理,总结出等值线的一般规律,然后再用这些规律去解决问题,这样,等值线的知识、规律及其运用在我们的头脑中就形成了一个统一知识体系。
建立体系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提高的过程。建立体系的同时,我们的认知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在不知不觉中有了很大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去分析或解决问题,即使是碰到从未见过的问题,只要是在我们掌握的体系之内,我们就不至于心理慌张,找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要勤读地图,多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学习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理考试几乎“无图不成题”。近年高考对地图的考查越来越多样,也越来越复杂。因此,二轮复习阶段,对地图,我们一定要始终给予高度的重视。建议大家做到以下三点:
1. 只要有时间,就拿出地图册熟悉地图,特别是地形图、气候图、洋流图、自然带图、板块构造图等。要一边看,一边在纸上、或者在手上、甚至在脑海中画,还要在脑海中一边理解、一边记。地图是个非常强大的工具,我们在头脑中积累、掌握了大量的地图,解决很多考题就会如鱼得水。
2. 学会从图形中读出文字,总结规律;从文字中想到图形,形成“心理地图”。例如:在看长江、黄河水系图时,可以把河流概况及水文特征等知识附在图上,边看边思考;反过来说,如果我们看到有关描述长江、黄河的文字,我们的脑海中就要浮现出一幅幅关于长江、黄河的各种地图。这就是图文结合的学习方法。
3.你不妨选择一些试卷、一些题,试着做一定数量(当然数量要足够)的图文转换训练,以使自己这一方面趋于熟练,直至得心应手。地理高考离不开图,你若已做了足够的准备,能够图文并茂地去解决问题,可谓无往而不利。
三、要注意几个方面,纠正几个偏向。
为避免影响备考效率,二轮复习阶段,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二轮复习阶段,有的学生认为高考真题都做过了,只做模拟题就行了。这是一个偏向。正确的做法是用历年经典高考题建模,用足够量的模拟题来巩固、提高。
2. 二轮复习阶段,有的同学一味地去追新题、难题、怪题,结果在“新、难、怪”的路上越走越远,也越走越困惑。这也是一个偏向。近年高考的材料、图表几乎“新”的成分确实较多,但“难”、“怪”的东西并不是太多。
因此,我们在训练时,不要一味地追求“新”, 要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最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原理上面,同时没必要在“难”、“怪”的问题上耗费太多的精力。
3. 二轮复习阶段,有的同学沉溺于“题海”而不能自拔,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这又是一个偏向。怎么纠正呢?
一是做题数量不必要过多(当然也不能过少),要以达到训练效果为标准,讲究适当。二是要定时,就是要卡时间,也就是要求自己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任务,提高做题效率。比如,一般来说,高考文综卷中,地理部分11个选择题,一般要保证在22分钟之内完成,两道综合题,保证在20分钟之内完成,一道选修题,限在5分钟内完成。三是要多总结,总结知识点,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总结错题以汲取经验教训。
4. 二轮复习阶段,有的同学在训练中很注意总结各种答题模板,并以为记住这些模板,以后做题时套用就可以了。这也是偏向——偏向于机械地套用模板,这种做法不可取。诚然,注意总结并运用各种模板,让我们解题的时候显得颇有“路数”,这没什么不妥。但“机械地”套用模板就不对了。
例如,当题目问及某一特定区域发展农业的区位条件时,有的考生马上简单套用自然条件中的热量、光照、水分、地形、土壤和社会经济条件中的技术、市场、交通和政策等去回答问题,却忽视了该区域的独特地理环境,结果是能得分,却不能得高分、满分。所以,二轮复习训练中,你尽可以套用掌握的模板,却决不能“机械地”套用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