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重要知识点有哪些
高二阶段是打基础的关键一年,除了要把高一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及时应用到高二的学习之上,还得把高二的知识和技能逐步吸收和掌握,为高三复习打好基础。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历史重要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二历史重要知识点1
一、时间:17、18世纪
二、背景:①封建专制制度成为西欧国家资产阶级力量发展的严重障碍。②自然科学的发展。
三、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四、内容:一用、二批、三消灭、三追求。
五、主要人物:
(一)英国(发源地、早期代表)
霍布斯(代表资产阶级上层利益)
观点:(1)社会契约创造君权国家;(2)人民授予君权;(3)人民绝对服从民选君权;(4)支持专制王权,可以干涉私有财产;(5)宗教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评论:提出最基本的启蒙思想,又带有明显封建落后意识。
2、洛克
修正霍布斯观点:
(1)国家政权不应干涉私有财产
(2)主张君主立宪制,权力分属议会、君主。
(二)法国
地位:启蒙运动中心
原因:资本主义发展到较高程度,封建专制制度严重。
代表:
1、伏尔泰:(1)评价天主教会,但主张信仰上帝。(2)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
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提出三权分立原则;(2)权力制约与平衡。
3、卢梭:(1)“社会契约”论;(2)“人民主权”说。
4、狄德罗百科全书派。
六、影响:
(一)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影响;
(二)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三)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
高二历史重要知识点2
一、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2、隋朝:
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3、唐朝:
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二、程朱理学:
1、程朱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1)统治者支持:长期的混乱,不利于大一统的稳定和巩固,宋代统治者倡导尊儒读经。
(2)儒家学者的努力: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3)代表人物: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时期的朱熹,成就最为突出,所以“理学”也称为“程朱理学”。
2、程朱理学的内涵:
(1)程颢、程颐的思想主张: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
(2)朱熹的思想主张:
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3、程朱理学的影响: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三、陆王心学
1、陆九渊的思想主张:
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2、王阳明心学出现的背景:
(1)明中期以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
(2)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3、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1)更多地吸取了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2)在认识论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4、评价:
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并不能科学地说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高二历史重要知识点3
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1.社会矛盾尖锐
阶级矛盾:土地兼并、赋税沉重,连年战争、自然灾害-----农民起义
##矛盾:宋辽、宋夏战事不断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2.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积弱-----军队战斗力弱
原因:皇帝集军权、更戍法
积贫-----国家财政负担沉重入不敷出
原因:冗兵,冗官,冗费
3.庆历新政
中心:整顿吏治
结果:失败-----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失败原因)
影响:王安石变法的前奏
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1、富国之法(理财)
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
作用:政府的收入增加,积贫的局面有所改变,社会矛盾有所缓和。
2、强兵之法(整军)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军器监
作用:北宋国力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
3、取士之法(教育、用人):
改革科举、整顿太学、惟才用人
三、王安石变法的作用(评价)
1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积极作用: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国家军事力量加强,在一定程度上暂时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3局限性:农民处境没有根本改变;不能从根本上摆脱统治危机
四、结果:失败----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失败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