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有什么重要详细知识点


    数学学科必须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与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的要求较高。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一数学重要详细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一数学重要详细知识点1
    圆锥曲线性质:
    一、圆锥曲线的定义
    1.椭圆: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定长(定长大于两个定点间的距离)的动点的轨迹叫做椭圆.
    2.双曲线:到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为定值(定值小于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动点轨迹叫做双曲线.即.
    3.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e是常数的点的轨迹叫做圆锥曲线.当01时为双曲线.
    二、圆锥曲线的方程
    1.椭圆:+=1(a>b>0)或+=1(a>b>0)(其中,a2=b2+c2)
    2.双曲线:-=1(a>0,b>0)或-=1(a>0,b>0)(其中,c2=a2+b2)
    3.抛物线:y2=±2px(p>0),x2=±2py(p>0)
    三、圆锥曲线的性质
    1.椭圆:+=1(a>b>0)
    (1)范围:|x|≤a,|y|≤b(2)顶点:(±a,0),(0,±b)(3)焦点:(±c,0)(4)离心率:e=∈(0,1)(5)准线:x=±
    2.双曲线:-=1(a>0,b>0)(1)范围:|x|≥a,y∈R(2)顶点:(±a,0)(3)焦点:(±c,0)(4)离心率:e=∈(1,+∞)(5)准线:x=±(6)渐近线:y=±x
    3.抛物线:y2=2px(p>0)(1)范围:x≥0,y∈R(2)顶点:(0,0)(3)焦点:(,0)(4)离心率:e=1(5)准线:x=-
    高一数学重要详细知识点2
    空间直角坐标系定义:
    过定点O,作三条互相垂直的数轴,它们都以O为原点且一般具有相同的长度单位、这三条轴分别叫做x轴(横轴)、y轴(纵轴)、z轴(竖轴);统称坐标轴、通常把x轴和y轴配置在水平面上,而z轴则是铅垂线;它们的正方向要符合右手规则,即以右手握住z轴,当右手的四指从正向x轴以π/2角度转向正向y轴时,大拇指的指向就是z轴的正向,这样的三条坐标轴就组成了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点O叫做坐标原点。
    1、右手直角坐标系
    ①右手直角坐标系的建立规则:x轴、y轴、z轴互相垂直,分别指向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
    ②已知点的坐标P(x,y,z)作点的方法与步骤(路径法):
    沿x轴正方向(x>0时)或负方向(x<0时)移动|x|个单位,再沿y轴正方向(y>0时)或负方向(y<0时)移动|y|个单位,最后沿x轴正方向(z>0时)或负方向(z<>
    ③已知点的位置求坐标的方法:
    过P作三个平面分别与x轴、y轴、z轴垂直于A,B,C,点A,B,C在x轴、y轴、z轴的坐标分别是a,b,c则(a,b,c)就是点P的坐标。
    2、在x轴上的点分别可以表示为(a,0,0),(0,b,0),(0,0,c)。
    在坐标平面xOy,xOz,yOz内的点分别可以表示为(a,b,0),(a,0,c),(0,b,c)。
    3、点P(a,b,c)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a,-b,-c);
    点P(a,b,c)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a,b,-c);
    点P(a,b,c)关于z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a,-b,c);
    点P(a,b,c)关于坐标平面xOy的对称点为(a,b,-c);
    点P(a,b,c)关于坐标平面xOz的对称点为(a,-b,c);
    点P(a,b,c)关于坐标平面yOz的对称点为(-a,b,c);
    点P(a,b,c)关于原点的对称点(-a,-b,-c)。
    4、已知空间两点P(x1,y1,z1),Q(x2,y2,z2),则线段PQ的中点坐标为
    5、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已知空间两点P(x1,y1,z1),Q(x2,y2,z2),则两点的距离为特殊点A(x,y,z)到原点O的距离为
    6、以C(x0,y0,z0)为球心,r为半径的球面方程为
    特殊地,以原点为球心,r为半径的球面方程为x2+y2+z2=r2
    高一数学重要详细知识点3
    数列的通项公式
    数列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其内涵的本质属性是确定这一列数的规律,这个规律通常是用式子f(n)来表示的,
    这两个通项公式形式上虽然不同,但表示同一个数列,正像每个函数关系不都能用解析式表达出来一样,也不是每个数列都能写出它的通项公式;有的数列虽然有通项公式,但在形式上,又不一定是的,仅仅知道一个数列前面的有限项,无其他说明,数列是不能确定的,通项公式更非.如:数列1,2,3,4,…,
    由公式写出的后续项就不一样了,因此,通项公式的归纳不仅要看它的前几项,更要依据数列的构成规律,多观察分析,真正找到数列的内在规律,由数列前几项写出其通项公式,没有通用的方法可循.
    再强调对于数列通项公式的理解注意以下几点:
    (1)数列的通项公式实际上是一个以正整数集N_或它的有限子集{1,2,…,n}为定义域的函数的表达式.
    (2)如果知道了数列的通项公式,那么依次用1,2,3,…去替代公式中的n就可以求出这个数列的各项;同时,用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可判断某数是否是某数列中的一项,如果是的话,是第几项.
    (3)如所有的函数关系不一定都有解析式一样,并不是所有的数列都有通项公式.
    如2的不足近似值,精确到1,0.1,0.01,0.001,0.0001,…所构成的数列1,1.4,1.41,1.414,1.4142,…就没有通项公式.
    (4)有的数列的通项公式,形式上不一定是的,正如举例中的:
    (5)有些数列,只给出它的前几项,并没有给出它的构成规律,那么仅由前面几项归纳出的数列通项公式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