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尚的生活是受爱激励并由知识导引的生活……没有知识的爱与没有爱的知识,都不可能产生高尚的生活。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历史知识点1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时代背景:
    (1)国际背景:美国敌视中国,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世界局势紧张。
    (2)国内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
    (3)目的: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2、重大成果:
    (1)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打破美苏和垄断,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3)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4)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5)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研制计划。这是中国在世纪之交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6)2003年10月15日载人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过程:
    (1)1964年,袁隆平偶然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水稻,优势非常明显,这给了他很大启发。
    (2)1973年,他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3)2001年,他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对人类的贡献: 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选育出的杂交水稻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稻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还聘请袁隆平为首席顾问,为一些国家培训技术专家。袁隆平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三、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1)1946年,美国研制出世界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
    (2)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了计算机研制工作。
    (3)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定名为“银河一I号”。
    2、生物技术的发展:
    (1)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2)20世纪末,中国在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做出了贡献。
    高一历史知识点2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一、人民教育的奠基
    1、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来建立人民教育事业;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2、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制定新中国的教育方针,是人民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就确定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3、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起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学生可根据需要选择全日制学习或半工半读。
    4、结果: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教育共同发展,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二、教育的复兴
    教育复兴的过程及表现:
    (2)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3)20世纪80年代,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
    (4)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了《义务教育法》。
    (5)20世纪90年代,为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国家着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实验室迅速发展壮大。
    (6)在教育投资上,实行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体制。社会力量办学也应运而生,启动了“希望工程”。到20世纪末,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
    (7)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
    (8)国家出资支持西部一批高校建设,并在西部近200个县建立职业教育中心。
    高一历史知识点3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一、浪漫主义文学
    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1)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革命和战争不断,社会动乱不已。
    (2)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
    (3)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2、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1)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2)在创造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3、浪漫主义文学家及作品:
    (1)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2)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3)德意志,诗人海涅在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里,对自己国家的分裂和落后、君主专制的腐败和资产阶级的软弱进行了抨击,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二、现实主义文学
    1、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2、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它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3、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1)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2)英国,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等,通过对社会下层生活的描述,真实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
    (3)俄国,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等,都是享誉世界文坛的名著。
    (4)北欧,丹麦安徒生在他的作品中同情弱者,嘲弄权贵;挪威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揭露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和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
    (5)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批判了美国社会中的种族歧视现象,痛斥了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
    三、20世纪的世界文学
    1、20世纪早期,现实主义作家创造了大量优秀作品,如英国萧伯纳的《苹果车》、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等。
    2、世界大战前后,美国作家海明威在继续进行现实主义创作的同时,也奉献了大量现代主义作品,代表作是《老人与海》。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的典型。
    3、20世纪上半期,苏联文学高度繁荣。高尔基的小说《母亲》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具有很大的世界影响。
    4、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文学家和文学作品,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印度的泰戈尔、中国的鲁迅、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尼日利亚的索卡因等都有很大的世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