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复习计划的总结


    物理是中考必考科目,与其他科目相比,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怎样确定复习方向、复习方法,进行高效复习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物理复习计划的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物理复习计划的总结一
    一、基本情况:
    从以往的物理考试成绩来看,优秀人数少,中等生生面广。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要看到学生的积极的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整个班级的物理教学成绩。所以本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提高及格率降低低分率等问题。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工作核心,以扎实开展课程改革为教学工作重点。帮助学生掌握好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水平。
    三、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领会本科目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教师必须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每一项要求要落到实处,既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降底难度。
    2、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3、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学生扎实功底。
    四、教学内容:
    1、复习八年级物理和九年级物理。
    2、做好专项复习和综合训练。
    五、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1、力学和电学两大部分。力学的重点是压强、浮力、杠杆、机械效率。而且出题的综合性较强,与前面学过的力的平衡等知识联系密切。其中浮力是历年中考的热点,也是中考的难点,也是学生认为是最难入手的知识。电学的重点是欧姆定律、电功率,它们的综合题又是电学考试的难点。
    2、声学、热学、光学中,热量的计算和光学做图是考试常出的考点。尤其是光学作图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知识。
    六、复习方法
    1、夯实基础,巩固双基。
    2、连点成线,版块拓展。
    3、综合训练,能力提高。
    4、模拟中考,素质适应。
    七、复习安排
    (一)第一轮复习(2月下旬至4月中旬)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
    (1)记忆关。
    (2)基本方法关。
    (3)基本的解题技巧关。
    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利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复习每个单元后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由于学生基础差,抓基础既现实又可以产生实效。
    (2)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3)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
    (4)注重思想教育,不断激发他们学好物理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第二轮复习(5月)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物理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物理思想的形成和物理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复习,如“电学综合版块”、“热学综合复习”等。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
    (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
    (3)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有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4)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适当加大学生的练习量,但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
    (5)注重向本年级教师请教,做到资源共享。
    (三)、第三轮复习(6月上旬)
    1、第三轮复习的形式
    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查漏补缺,考前练兵,犹如一个建筑工程的验收阶段。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
    2、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
    (2)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立足中考。
    (3)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切忌连考两份。
    (4)评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要失分。
    (5)详细统计边缘生的失分情况。这是课堂讲评内容的主要依据。因为边缘生的学习情况有代表性,是提高班级成绩的关键,课堂上应该讲的是边缘生出错较集中的题,统计是关键的环节。
    (6)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缺补漏积累素材。
    (7))立足一个“透”字。一个题一旦决定要讲,有三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一是要讲透;二是要展开;三是要跟上足够量的跟踪练习题。切忌面面俱到式讲评,切忌蜻蜓点水式讲评,切忌就题论题式讲评。
    (8)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
    (9)调节学生的生物钟。
    (10)注意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调整,这是每位教师的责任,也是学生取得理想成绩的关键。
    八、教学进度
    时间内容
    第一周声现象
    第二周光现象、
    第三周透镜及其应用
    第四周力和机械、
    第五周功和机械能
    第六周分子运动、
    第七周复习力学专项复习
    第八周复习电学专项复习
    第九周作图、
    第十周实验专项复习
    第十一周材料信息题、
    第十二周估算题专项复习
    第十三周综合应用计算题专项复习
    第十四周归纳总结、查漏补缺、积累素材
    第十五周模拟考试
    第十六周中考考试
    物理复习计划的总结二
    一、指导思想
    按照九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章节顺序进行复习,并辅以试卷进行练习,熟练各类题型,由简入深,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发现学生的不足,及时给于修整。
    二、预计达到的目标:平均分为49分,及格率为31%,优秀率为6%,低分率控制在14%以下。
    三、学情分析
    这这两个班两极分化非常严重,后进生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大多数学生基础差,对物理学习还没有找到一定的方法,虽学习刻苦,但成绩很不理想。
    四、 进度安排
    12、3-----12、4 根据练习册章末总结复习第11章
    12、5-----12、7 完成两套练习卷
    12、8-----12、8 根据练习册章末总结复习第12章
    12、9----12、11 完成三套练习卷
    12、12---12、13 根据练习册章末总结复习第13章
    12、14-------- 杠杆滑轮作图练习
    12、15---12、16 完成两套练习卷
    12、17---12、19 根据练习册章末总结复习第14章
    12、20-------- 压强浮力专项训练
    12、21---12、22 完成两套练习卷
    12、23---12、27 模拟考试和讲评
    五、复习措施
    (1)、把握命题脉搏,做到心中有数
    考试要考好,老师给于正确的指导是关键。认真研究了去年的抽考命题特点,得到以下结论:命题是以《物理课程标准》的目标、理念、内容标准为依据,以现行课本为依据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依照这样的要求,方向明确了,心中有数了,老师才能有的放失的指导学生复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2)、有计划性,针对性复习。
    1、 梳理知识,形成结构---便于记忆;
    2、 重点内容,细讲多练---技能知识需要过手、过脑、过心;
    3、 注意纠错,规范习惯---易错点是难点,找出错误,分析原因,规范格式,养成习惯
    4、 综合练习,评讲拓展---练中记忆,练中巩固,练中知新,
    讲中纠错,讲中深化,讲中思维。
      物理复习计划的总结三
    一、总复习目标:中考合格率达85%,优秀率达20%,进入县前五名。
    二、复习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坚持自学合作、当堂训练的模式,课堂要求师生互动;
    2、研究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多渠道收集中考信息,加强复习的针对性;
    4、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课堂上提出明确的复习任务;
    5、组内教师团结协作,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三、学情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分两年,初二教学主要是声学、光学、电学等部分,这些内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三分之二的比例,非常重要,到了初三的力学,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要使学生熟悉初中物理的这些基本知识,掌握新课改需要的各种技能,复习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
    初三的具体情况如下:三个班共有学生154人,上期期末考试合格率40%,优秀率17%,有尖子生,也有学习困难极大的学困生,有的学生却连最基本的物理知识都不知道,知识掌握的好坏的差距极大。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深入细致的总复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 时间安排:
    1.第一轮复习从2月16日至5月13日,约11周45课时。
    2.第二轮复习从5月15日至6月1日,约2周8课时。
    3.第三轮复习从6月1日至6月15日,约2周8课时。
    五、 复习内容、要求:
    从2月10日至6月15日这总共四个多月,16周的时间,如何充分利用这有限的时间,注重效率,以期取得的复习效果。
    我拟将整个复习按“双基过关”、“能力提升”、“综合创新”三个层次,将平时分散学习的各部分知识,根据其内在联系分专题进行有序组合,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双基过关涵盖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查漏补缺,力争“双基一分也不丢”。能力提升重视知识的把握与整合,突出综合能力训练,提高应试水平。综合创新关注新题,活用知识。做到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一)第一轮复习以课本为主,夯实基础。复习过程中,主要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基本概念,熟悉基本的公式、定律等。原则上每个章节配两份练习题,习题全部由备课组教师商定:一份以基本概念为主,紧扣课本和课标,不拓展不加深,习题量以45分钟为限,可作为随堂复习笔记,真正做到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另一份,主要检测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公式、定律的运用,习题量以45钟为标准,可作为本章检测试题,命题主要由组内教师轮流完成,题目主要从备课组的几本资料和习题库中选取,提前两天交文印室印刷,重点章节适当再加一份检测试题。
    第一轮复习按照电学、热学、光学、力学四个板块进行知识梳理。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
    声现象(1课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光现象(2课时)
    凸透镜成像(2课时)
    物态变化(3课时)
    过关检测(1课时)
    电流和电路(2-3课时)
    电压电阻(2-3课时)
    欧姆定律(4课时)
    电功率(6课时)
    电与磁(2课时)
    声音的三特征 声音的利用 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及应用 光的反射定律及简单应用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眼睛与眼镜 温度计的使用 六种物态变化 晶体的熔化和凝固 水的沸腾的原理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会连接简单电路和画电路图 会使用电流表和探究串联、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 会使用电压表和探究串联、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电阻的概念 滑动变阻器的应用 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伏安法测电阻 欧姆定律的计算 电能的概念及电能表测电能 电能及电功率的计算 焦耳定律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家庭电路及安全用电 磁场、磁感线 电流的磁场及安培定则
    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原理和能量转换
    多彩的物质世界(3课时) 质量、密度的概念
    质量、密度的计算
    测量物质的密度
    运动和力(3课时)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速度路程时间的计算
    长度的测量及误差
    力的基本概念
    惯性现象
    二力平衡
    力和机械(3课时) 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摩擦力的概念、实验、应用
    杠杆的力臂、平衡条件及应用
    滑轮的作用、及简单应用
    压强和浮力(5课时) 压强的原理
    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计算
    大气压强的原理与变化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浮力的简单计算
    功和机械能(5课时)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和功、功率、机械效率 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
    机械能及其转化
    热和能(3课时) 热运动和内能
    比热容和热量的计算
    热值和热机
    (二)第二轮复习,主要进行以专题为引导的能力提升。这一轮复习注重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有针对性的突出重点、难点、考点,课堂练习题以近几年中考试题为主,同时每位老师出一份综合测试题,内容和形式直指中考。
    具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题型专题,如:“作图专题”、“实验专题”、“比例、方程等计算专题”等;第二类是难点专题,如:“电路分析和故障判断”、“综合能力训练”等;第三类是热点问题专题:如“开放题”、“信息题”、“实验设计题”、“综合类型题”、“应用题”、“科学方法题”等。本轮复习重在方法指导和能力提高。
    (三)第三轮复习,以县内模拟考试和城区中考练兵题为主进行模拟考试训练,同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补救。以上做法,既
    让学生得以考前练兵,熟悉中考的试题类型,也可让教师在考前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同时,教师要注重训练学生的解题技巧,练习试题根据实际情况另定。
    (四)做好六月下旬的毕业考试的辅导准备工作,确保每个学生顺利毕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从容面对中考。
    当然,根据两个班级的各自的特点,在总复习中,复习计划还将有随时的微调,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争取使学生通过总复习,每个人都能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适应下一阶段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