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上册知识点


    高二变化的大背景,便是文理分科(或七选三)。在对各个学科都有了初步了解后,学生们需要对自己未来的发展科目有所选择、有所侧重。这可谓是学生们第一次完全自己把握、风险未知的主动选择。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地理上册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你!
    高二地理上册知识点1
    ⑴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
    以煤炭为主,利用石油、天然气,积极发展水电,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能、海洋能等。
    ⑵我国能源消费利用变化特点:
    煤炭比例下降,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比例上升。
    ⑶我国主要的核电站:广东-大亚湾、岭澳;浙_-秦山;_苏-田湾等。
    建设原因:常规能源分布少;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大。
    ⑷目前能源利用紧张原因:
    ①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
    ②我国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
    ③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④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
    ⑤国际石油价格上涨;
    ⑥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⑸调整措施:
    ①采取多元化战略,进口石油;
    ②建立石油储备体系;
    ③加大能源勘探、采取,增加能源产量;
    ④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
    ⑤稳妥发展核电;
    ⑥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
    ⑦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⑧加强宣传,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
    ⑨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
    ⑩利用乙醇汽油。
    高二地理上册知识点2
    (一)自然灾害的灾前准备
    1.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储备救灾物资
    2.灾前准备涉及的两个方面:一是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二是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
    (1)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救灾的物质基础,由各地的主要灾种及灾情大小决定。
    (2)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由灾区的主要集中地区及储备地的交通状况决定,关系到灾害发生过程中救援物资的到达时间。
    我国10个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天津、哈尔滨、沈阳、合肥、郑州、武汉、长沙、南宁、成都和西安。
    3.承担救灾任务的主要人员:各地政府领导下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及专业救援队。
    (二)自然灾害的灾中应急
    1.概念:灾中应急是指在灾害发生和灾情形成过程中立即采取的行动和对策,
    2.主要目的:尽可能地挽救生命,保护财产安全,并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3.灾害应急的范围:非常广泛,一般应包括对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输油等生命线工程采取紧急防护措施;对可能因灾害引发水灾、火灾、爆炸等的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质储存设施、水坝、堤岸等次生灾害源进行检查加固等,以此来维护交通、通信系统的安全,确保救灾通信的疏畅,确保抢险救灾人员、物资输送和灾民疏散的畅通等。
    4."灾中应急行动"中最关键的环节:应急交通线是否畅通
    5.救灾应急预案--政府应对灾害的纲领性紧急行动方案,关系到各个部门能否快速高效地投入救灾工作,使灾情减到最少。
    目的:①在灾害突发的情况下,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高速高效。
    ②对于不可准确预测的突发性灾害,应急预案就显得更为重要。
    (三)自然灾害的灾后恢复
    1.灾后恢复的目的:减轻灾害损失和增强抵抗能力
    2.救济灾民的形式:政府救济、民间救济和国际救济等
    3.我国的防灾抗灾工作方针:"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救灾工作方针:"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
    我国的救灾管理体系:我国减灾以民政部为主要管理部门,形成了政府无偿救济、军队与民众合作救灾,以及全国与地区救灾调配的管理体系。
    高二地理上册知识点3
    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
    ⑴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①黄土高原的南界;
    ②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
    ⑥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
    ⑦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⑧长_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⑵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④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
    ⑤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⑥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
    ⑦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