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学习中的障碍及克服方法
化学是一门基础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学科,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是研制新物质的科学,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化学学习中的障碍及克服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化学产生思维障碍的原因
在中学化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障碍主要表现在:(1)感到化学知识繁杂,尽管学了不少化学知识,但遇到实际问题时则不知去想哪些知识;(2)课本上的概念、定义、公式都背会了,但在考试时常常用错;(3)考试时认为有的题目很眼熟,一看就会,但做出来常错或不全对;(4)在关键的解题思路处卡壳,出现思维盲点;(5)只会做课本上的作业,遇到较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时则无从下手求解。
产生上述思维障碍的原因何在?中学化学中基本概念多,相关知识散见于各章节中,不少同学会越学越觉得化学知识内容繁杂,掌握起来有相当的难度,陷入了非常被动的局面。思维之所以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主要来自抽象和概括,即知识的内化过程。概括是思维活动的速度、迁移程度、广度和深度、创造程度等智力品质的基础。
知识的结构是影响思维的重要变量。经验和研究都表明,在有序的结构中去提取有序的知识,必然是迅速而准确的。这是因为新知识总是要停泊在旧知识的锚桩上。 也就是说学习的新知识一定要与旧知识进行联系,接受新知识总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含混不清的知识会对新知识产生严重的干扰,也使原有的知识含混了,导致新知识的学习出现似是而非的现象,给理解、记忆及应用造成极大困难。可见,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是思维障碍的主要原因。
高一化学克服思维障碍的对策
(一)理清(内化)知识思路,缔结合理知识网络
如何塑造学生良好的知识结构呢?心理学指出,学生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构建知识结构和发展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教会学生构建化学知识结构,要求并帮助学生做到应当会的和应当掌握的知识或技能一定要及时掌握,做到日清月结或章节结清。这包括:
1.准确掌握概念、原理、定理、定义和重要事实。这些砖瓦基石是建立知识结构的原材料,是学生进行思维活动所用到的原始的材料。每一概念要掌握其核心,如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核心是任何理想气体(纯净的或混合气体);标准状况;1mol;22.4L。
2.对比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如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氧化剂与还原剂等,都可列表进行联系和对比。区别相似、相反概念间的异同点,使学生形成较清晰的局部概念体系。
3.将知识系统化、整体化。结构化系统化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对于化学的学习应是宏观把握,微观掌握。抓规律、记特殊。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概括归纳,构造知识块、知识链,形成网。如在讲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时,按反应原理-仪器药品-气体发生-气体检验-尾气处理的序列组织教学,并从每一个知识点沿不同角度、途径发散,从一个知识点联想到另一个知识点,并找到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点有机地联系为一个知识网。
4.以简驭繁。学习繁难知识,解决复杂问题,必须在基础知识上下功夫,努力寻找知识和思维的转化点。一方面将繁难知识转化分解为简单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从训练常规思维出发,用一般方法解决繁难问题。只有这样,在遇到问题时,才能应用知识网络,产生有条理的联想,再经过筛选、比较、判断、推理,形成通畅的思路,达到问题的快速准确解决。
(二)诱导思维、激励思维、启发思维
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更高的抽象性,并开始由抽象思维向辩证思维发展,习惯于运用概念、判断进行逻辑思维,对事物能注意到具体分析,找到本质特征,能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将已获得的理论运用到解决具体问题中去。若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独立学习、探索、发现的机会,在实践中去分析、研究、解决化学问题,就能不断地激起他们求知的需求,满足他们探索的欲望,使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获得的化学知识,易于记忆和运用。
1.程序设疑诱导思维。思维源于疑惑,有疑则思,有思则进。对某一问题的思考是激起学习欲望,激励创新的因素。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疑,围绕有关教学目标设计一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问题程序,使学生的思维从表象到本质向纵深发展。例如复习卤素单质与二氧化硫的性质时,设计如下程序:(1)在二氧化硫与溴水的反应中谁是氧化剂、谁是还原剂?为什么?(2)上述反应有何现象?(3)向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溴水有无反应?(4)向氯水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有什么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5)氯水和二氧化硫都有漂白作用,当二者混合后其漂白作用如何?通过以上问题的解析,使学生的认知由浅入深,促使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2.新颖问题激发思维。可采取换角度、换形式、提新颖问题的方式,吸引学生思考。要布置一定难度的课外思考题供学生去挑战。如讲分子间作用力后可布置若水的沸点低于硫化氢,人类将会变成怎样?让学生经常有问题可想。
3.解题过程启发思维。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由基础知识、智力以及解题技能三者构成的有机整体。当学生因某种因素不能判别当前的课题与已有经验的关系时,教师若能在学生已知与未知之间架起适当的认知桥梁,唤起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当前景象关联起来,问题则可顺利解决。如讲完一道题后,再对题目进行变式:增减已知条件、改变设问角度、多问几个为什么、改变化学过程,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不同的看法,就有可能将思维引向更深的层次,起到一题多练,一题多得,触类旁通的作用。
(三)熟悉掌握思维方法,不断优化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诸如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等,直接影响化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教师要教会学生常用的思维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养成勤思、善思、深思的良好习惯,以促进思维品质的优化。
模仿醒悟。学生的思维往往建立在教师的教之上。会学习的学生则喜欢追根究底:教师为什么这样解答?他是怎么想到的?我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应当怎么办?本题还有没有其他解法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在模仿中生疑,悟通疑点,突破难点。
善于联想。如看到CH3—CHOH—COOH的结构简式,要能想得出:分子中含有羟基能发生酯化反应、脱水反应、跟钠反应;含有羧基有酸性、能酯化、脱水;含有甲基及邻碳氢,可消去、卤化等。
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有下述几方面的特点
⒈概念抽象
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注重定性分析,以形象思维为主,从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入手和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一些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很大程度上是记忆型,欠缺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习惯于被动接受的方式获取知识。而高中除定性分析外,还有定量分析,除形象思维侧重抽象思维,在抽象思维基础上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主动地接受和自觉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如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既抽象,理论性又较强,第二章摩尔概念一个接一个,学生一时不适应,这是学生进入高中所面临的挑战,给教与学带来一个十分尖锐的矛盾。
⒉进度快,反应方程式复杂
初中进度相对高中较慢,要领定律学习巩固时间较长,在往后的学习中有较充裕的时间加以消化,而进入高中以后,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难度显著增加,进度加快,化学方程式增多,多数反应失去了初中掌握的反应规律,这在理解和掌握上都增大了难度,如果不及时消化,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相当被动,如高一 Cl2的实验室制法,Cl2与水、碱的反应,NaCl与浓硫酸微热与强热制氯化氢反应的不同情况等,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深感难掌握、难记忆,不太适应。
3.内涵深,联系广
如摩尔使微观与宏观联系起来,渗透在高中教材的各个章节,对整个中学化学计算起着奠基的作用。再如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整个中学化学的重点,学得好可促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并能使学生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为理论指导,探索、研究后面的化学知识,培养分析推理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好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⒋抓典型,带一族
初中化学只是具体介绍某一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了解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用途,而高一教材以氯、钠、硫、氮为重点,详细介绍它们的物质及重要化合物,通过分析同族元素原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研究它们在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运用归纳、对比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这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初中不同的一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