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的知识点


    学习效率的高低,是一个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在学生时代,学习效率的高低主要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拥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大有益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七年级历史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知识点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元谋人:
    ⑴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⑵距今年代:约一百七十万年。
    ⑶生产生活:会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⑷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
    二、北京人:
    ⑴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⑵距今年代:约七十至二十万年。
    ⑶生产生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和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
    ⑷历史地位: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三、山顶洞人:
    ⑴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
    ⑵距今年代:约三万年。
    ⑶生产生活: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
    鱼。会与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生活的集体——氏族。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河姆渡原始居民:(南方的代表)
    ⑴地点:长江流域(浙江余姚河姆渡)。
    ⑵距今年代:约七千年。
    ⑶种植作物: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南方雨水多,气候温暖)
    ⑷生产生活: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子(南方多雨潮湿,干栏式可以通风
    防潮),过定居生活,会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陶器,还会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北方的代表)
    ⑴地点:黄河流域(陕西西安附近半坡村)。
    ⑵距今年代:约五六千年。
    ⑶种植作物: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的国家。
    (粟,北方通称谷子,去壳后叫小米)
    ⑷生产生活:使用磨制石器,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开垦土地,
    用石刀收割庄稼。饲养猪狗等动物,用骨制箭头、鱼叉、鱼钩打猎捕
    鱼。主食有粟,副食有鱼、肉、蔬菜等。住半地穴式房子(北方寒冷,
    干燥),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会纺线、织布、制衣。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北方)
    ⑴地点:山东泰安大汶口。
    ⑵距今年代:约四五千年。
    ⑶生产生活:用磨制石镰、石锄,陶器有黑陶、白陶。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
    大变革的时代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⑴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⑵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次革命。
    ⑶影响: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581年-618年)
    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灭亡:618年(隋炀帝二世而亡)
    二、隋朝在诸多方面创规立制,是一个创新的朝代,开创了中国历史新局面。具体表现在:选官制度上开始实行科举制;在经济方面开通了连接南北的大运河。
    1、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
    ①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②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③长度和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④四个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⑤连接五条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⑥开通的作用(意义和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消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2、科举制(隋炀帝)
    ①创立(隋朝):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②完善(唐朝):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最为重要。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③发展(明朝):八股取士
    ④科举制的积极影响: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革,加强皇帝选官和用人的权力,扩大官吏选拔范围。2)推动教育发展。3)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持续13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