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节气在生活上有哪些禁忌


    春分时节正是调理体内阴阳平衡,协调机体功能的重要时机。那么春分有哪些生活上的禁忌呢?下面是小编整合的春分节气在生活上有哪些禁忌,一起来看看吧。
    
    春分节气在生活上有哪些禁忌
    一、忌大热大寒
    春分属仲春,此时肝气旺,肾气微,故在饮食方面要戒酸增辛,助肾补肝;同时,要注意健运脾胃,健脾祛湿。总的原则是忌大热大寒,力求中和,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应佐以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防止因此类菜肴性寒偏凉,食后有损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而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应配以蛋类滋阴之品,以达到阴阳互补的目的。白烧鳝鱼、杜仲腰花、大蒜烧茄子等,有补虚损、降血压、凉血止血的功效;春笋性味甘寒,具有滋阴益血、化痰、消食、去烦、利尿等功效,都是春分宜食之品。大热大寒是春分节气的禁忌当中最需要避免的。
    二、忌大喜大悲
    春天不仅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精神疾患多发的时候,因而春分时节切忌大喜大悲,否则不利于肝气的疏泄。可利用春光明媚时多做户外活动,或与好友结伴郊游,以保持身心平衡,此外,春天应顺应阳气升发的自然规律,使肝气顺畅,同时保证睡眠质量,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三、宜定时用餐,适当锻炼
    由于春分冷暖交替、乍暖还寒,人很容易出现高血压、月经失调、过敏性疾病等。要特别注意定时睡眠,定量用餐,以达阴阳互补。可逐渐开始晨练,以散步、慢跑、打太极为宜。春分后虽然天气日渐暖和,但日夜温差较大,按照“勿极寒,勿太热”的原则,早晚要适时添加衣物,平日多晒太阳。
    春分有哪些传统民俗
    春祭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最迟清明要扫完。各地有一种说法,谓清明后墓门就关闭,祖先英灵就受用不到了。
    拜神
    春分前后的民俗节日有二月十五日开漳圣王诞辰:开漳圣王又称"陈圣王",为唐代武进士陈元光,对漳洲有功,死后成为漳洲守护神。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诞辰,每逢诞辰,信徒多茹素齐,前往各观音寺庙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国王祭日:三山国王是指广东省潮州府揭阳县的独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春为守护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为主。
    祭日
    在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
    日坛坐落在北京朝阳门外东南日坛路东,又叫朝日坛,它是明、清两代皇帝在春分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朝日定在春分的卯刻,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亲自祭祀,其余的年岁由官员代祭。
    古代帝王的祭日场所大多设在京郊。北京在元朝时就建有日坛,北京的这座日坛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它被正方形的外墙围护,每次祭祀之前皇帝要来到北坛门内的具服殿休息,然后更衣到朝日坛行祭礼。朝日坛在整个建筑的南部,坐东朝西,这是因为太阳从东方升起,人要站在西方向东方行礼的缘故。坛为圆形,坛台1层,直径33.3米,周围砌有矮形围墙,东南北各有棂星门1座。西边为正门,有3座棂星门,以示区别。墙内正中用白石砌成一座方台,叫做拜神坛,高1.89米,周围64米。明朝建成时,坛面用红色琉璃砖砌成,以象征大明神太阳,这本是一种非常富有浪漫色彩的布置,但到清代却改用方砖铺墁,使日坛逊色不少。
    祭日虽然比不上祭天与祭地典礼,但仪式也颇为隆重。明代皇帝祭日时,用奠玉帛,礼三献,乐七奏,舞八佾,行三跪九拜大礼。清代皇帝祭日礼仪有:迎神、奠玉帛、初献、亚鲜、终献、答福胙、车馔、送神、送燎等九项议程,也很隆重。如今的日坛已经告别了祭日敬神的时代,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公园。
    春分放风筝要注意什么
    春分前后气温明显回升,杨柳青青、莺飞草长,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不仅能寄托对新春的祈盼,也是一种很好的健身运动。
    《续博物志》中说:“春日放鸢,引线而上,令小儿张口而视,可以泄内热。”放风筝的过程中,由于要不停地跑动、牵线、控制,全身的肌肉关节都要参加活动,且能够呼吸新鲜空气,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状态,从而达到祛病健身之功效。据报道,有康复机构采用“风筝疗法”治疗精神抑郁、神经衰弱、视力异常等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放风筝对眼睛和颈椎的锻炼效果明显,放风筝时,双眼面对蓝天,飞行的风筝千姿百态,可以消除眼肌疲劳,调节和改善视力,预防近视和弱视。因为需要采取挺胸抬头、翘首举目、左顾右盼的动作,还可以增强颈椎周围肌肉力量,保持韧带的弹性和椎关节的灵活性,对颈椎也有很好的锻炼作用。尤其是长时间处于低头伏案的姿势,或者是在电脑前绷直了脖子看屏幕时,脖子后面与侧面的数块肌肉处于持续抻拉或紧张的状态,易发生肌肉疲劳,出现酸、胀、痛,通过放风筝的运动即可以起到放松肌肉、舒缓症状的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放风筝虽对防治颈椎病有好处,但如果未加注意,也可能损伤颈椎。尤其是已经患有颈椎病的人,头向后仰的范围已然减小,如果强行后仰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特别是头猛然后仰,极易造成“挥鞭伤”,就跟汽车猛刹车时造成的颈椎损伤是一个道理。因此,对于患有颈椎病,或者很久没有放风筝的人来说,运动前最好做一个简单的准备活动,比如颈部活动5分钟,或用双手轻轻揉捏颈部两侧的肌肉,再伸伸头、仰仰头、左右活动活动脖颈,并活动活动腿脚,观察一下地形。放风筝时,需避免猛然转头或猛仰头,颈部的运动幅度也不宜过大,用力不宜过猛。在放风筝的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就应关注一下颈部感受,或者低头活动活动颈部,坐下休息几分钟。此外,放风筝时要注意对眼睛的保护,最好戴上墨镜,以免太强烈的光线刺激给视网膜带来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