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的知识点总结


    高二本身的知识体系而言,它主要是对高一知识的深入和新知识模块的补充。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二生物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二生物的知识点1
    1、水生单细胞生物直接与水进行物质交换。从水中获得氧和养料,向水中排放代谢废物。如草履虫。
    2、体液:指多细胞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也是人体内液体的总称。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3、细胞内液:指细胞内的液体。包括细胞质基质、细胞核基质、细胞器基质。
    4、细胞外液:指存体内在于细胞外的液体。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5、血浆:指血液中的液体部分。是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主要含有水、无机盐、血浆蛋白、血糖、抗体、各种代谢废物。
    6、组织液:指体内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成分与血浆相近。是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7、淋巴:指存在于淋巴管内的液体。是淋巴细胞的生活的内环境。
    8、内环境:是指人体的细胞外液所构成的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9、非蛋白氮:是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的总称,是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包括尿素、尿酸、肌酸肌苷、氨基酸、多肽、胆红素和氨等。
    10、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11、渗透压:
    ⑴、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⑵、溶液渗透压的大小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成正比。
    ⑶、血浆渗透压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⑷、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⑸、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程度取决于肌体对水盐平衡的调节水平。
    ⑹、人的血浆渗透压约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12、正常人体内环境的酸碱度:
    ⑴、血浆接近中性,PH在7.35——7.45之间
    ⑵、内环境PH能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缓冲物质的存在。
    13、人体细胞外液温度一般维持在37°C左右。
    应会知识点
    1、细胞液:特指植物细胞液泡内液体。
    2、内环境PH值维持稳定的调节:
    ⑴、缓冲物质:指血液中含有的成对的具有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物质由弱酸和强碱盐组成。
    ⑵、作用原理:
    ①、若内环境酸性增强(中和酸性物质)时,如:
    C3H6O3+NaHCO3→H2CO3+NaC3H5O3
    └→CO2+H2O
    └→血液CO2→呼吸中枢兴奋增强→呼吸运动增强(呼出CO2)
    ②、若内环境碱性增强(中和碱性物质)时,如:Na2CO3+H2CO3→NaHCO3
    如果过多,则由肾脏排出多余的部分。
    ⑶、PH值稳定的意义:保证酶能正常发挥其活性,维持新陈代谢的正常顺利进行。
    高二生物的知识点2
    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并且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
    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一层半透膜,二是这层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植物根的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
    高等多细胞动物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对生物体来说,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二是为体内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高二生物的知识点3
    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往往具有两重性。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一般来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果实。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动物建立后天性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
    判断和推理是动物后天性行为发展的级形式,是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也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动物行为中,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作用的,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的地位。
    动物行为是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器官共同协调下形成的。
    高二生物的知识点4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名词:
    1、染色体组型:也叫核型,是指一种生物体细胞中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观察染色体组型的时期是有丝分裂的中期。
    2、性别决定:一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3、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做性染色体。
    4、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叫做常染色体。
    5、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的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联系的,这种遗传方式叫做伴性遗传。
    语句:
    1、染色体的四种类型:中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
    2、性别决定的类型:
    (1)XY型:雄性个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XY),雌性个体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X-X)的性别决定类型。
    (2)ZW型:与XY型相反,同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雄性,而异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雌性。蛾类、蝶类、鸟类(鸡、鸭、鹅)的性别决定属于“ZW”型。
    3、色盲病是一种先天性色觉障碍病,不能分辨各种颜色或两种颜色。其中,常见的色盲是红绿色盲,患者对红色、绿色分不清,全色盲极个别。色盲基因(b)以及它的等位基因——正常人的B就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上没有什么色觉的基因。
    4、色盲的遗传特点:男性多于女性一般地说,色盲这种病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不病)遗传给他的外孙子(隔代遗传、交叉遗传)。色盲基因不能由男性传给男性)。
    5、血友病简介:症状——血液中缺少一种凝血因子,故凝血时间延长,或出血不止;血友病也是一种伴X隐性遗传病,其遗传特点与色盲完全一样。
    高二生物的知识点5
    1.类脂与脂类
    脂类:包括脂肪、固醇和类脂,因此脂类概念范围大。
    类脂:脂类的一种,其概念的范围小。
    2.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纤维素:由许多葡萄糖分子结合而成的多糖。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能为一般动物所直接消化利用。
    维生素:生物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微量有机物。大致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种,人和动物缺乏维生素时,不能正常生长,并发生特异性病变——维生素缺乏症。
    生物素:维生素的一种,肝、肾、酵母和牛奶中含量较多。是微生物的生长因子。
    3.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C、H、O、N、P、S、K、Ca、Mg。其中N、P、S、K、Ca、Mg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中的大量元素。C是基本元素。
    主要元素:指大量元素中的前6种元素,即C、H、O、N、P、S,大约占原生质总量的97%。
    矿质元素:指除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必需元素: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元素。它必需具备下列条件:第一,由于该元素的缺乏,植物生长发育发生障碍,不能完成生活史;第二,除去该元素则表现专一的缺乏症,而且这种缺乏症是可以预防和恢复的;第三,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应表现直接的效果,绝不是因土壤或培养基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变而产生的间接效果。
    微量元素:指生物体需要量少(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但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如Fe、Mn、Zn、Cu、B、Mo,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还包括Cl、Ni。
    4.还原糖与非还原糖
    还原糖: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α-碳原子上连有羟基的酮基)的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共热时产生砖红色Cu2O沉淀。
    非还原糖:如蔗糖内没有游离的具有还原性的基团,因此叫作非还原糖。
    5.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斐林试剂:用于鉴定组织中还原糖存在的试剂。很不稳定,故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A液(0.1g/mL的NaOH溶液)和B液(0.05g/mL的CuSO4溶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时,再临时配制,将4-5滴B液滴入2mLA液中,配完后立即使用。原理是还原糖的基团—CHO与Cu(OH)2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
    双缩脲试剂:用于鉴定组织中蛋白质存在的试剂。其包括A液(0.1g/mL的NaOH溶液)和B液(0.01g/mL的CuSO4溶液)。在使用时要分别加入。先加A液,造成碱性的反应环境,再加B液,这样蛋白质(实际上是指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在碱性溶液中与Cu2+反应生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
    二苯胺试剂:用于鉴定DNA的试剂,与DNA混匀后,置于沸水中加热5分钟,冷却后呈蓝色。
    6.血红蛋白与单细胞蛋白
    血红蛋白:含铁的复合蛋白的一种。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的红细胞的主要成分,主要功能是运输氧。
    单细胞蛋白:微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们通过发酵获得大量的微生物菌体,这种微生物菌体就叫作单细胞蛋白。
    7.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的结构,一般只能放大几十倍至几百倍。
    亚显微结构:能够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直径小于0.2μm的细微结构。
    8.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原生质: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动植物细胞都具有,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主要由蛋白质、脂类、核酸等物质构成。
    原生质层: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只存在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它与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相比,缺少了细胞液和细胞核两部分。
    9.赤道板与细胞板
    赤道板: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这个平面与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中轴相垂直,类似于地球赤道的位置。
    细胞板: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的一层结构,随细胞分裂的进行,它由细胞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