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归纳


    从观察中不仅可以汲取知识,而且知识在观察中可以活跃起来,知识借助观察而“进入周转”,像工具在劳动中得到运用一样。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1
    美国1787年宪法
    一、美国独立后,邦联政府面临的窘境
    1、政治问题:邦联体制—邦联制的松散和中央政府的软弱。
    2、经济问题:无法保护本国工业和美国商人的海外利益,无法促进国内商品流通。
    3、债务问题:无力解决大量债务。
    4、安全问题:无力维持常备军以解决内忧外患。
    二、1787年联邦宪法的制定
    1、原因:美国松散的洲际联盟难以维系美国社会。
    2、思想条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3、目的: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巩固独立战争的胜利成果,维护资产经济利益,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
    4、内容:国家结构:联邦制。政体:总统制共和制。
    (1)中央政府与地方各州的关系;
    具体:中央政府权力大大加强;各州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2)中央政府的构建;
    原则:三权分立,行政、司法、立法独立相互制约。
    行政权归总统。
    他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
    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所以总统不对国会负责。
    有权任命政府官员,但要经国会同意。
    总统可以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
    立法权归国会:
    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组成,参议员由各州议会产生,参议院每州两名,任期6年,每年改选参议院成员的1/3。参议院议长由副总统担任。
    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众议院按各个州的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
    法律需经国会两院通过,总统批准,方可生效;国会的立法被总统否决后,国会在复议之后若以2/3以上再次通过该法时,即为有效。
    众议院可对违法的总统提出弹劾并交由参议院审议。
    最高司法权归联邦法院:
    ⑴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但需经参议院同意;他们除非犯罪,终身任职。
    ⑵它对于在美国宪法、联邦法律及条约范围内的一切案件都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
    ⑶后来,联邦法院逐渐拥有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可审查国会通过的法律是否违宪。
    5、评价:
    (1)进步性
    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体现了所谓“制约与平衡”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调和了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北方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确立了联邦制和总统制共和国政体
    (2)局限性:
    没有废除奴隶制度,打上种族歧视烙印。也没用规定公民的基本权益。
    (3)本质:
    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它所体现的也只是资产阶级的民主。
    三.宪法实施的效果从“邦联”——“联邦”
    1、政治上:
    美国不再是一个松散的联盟,而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并且较好的处理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2、经济上:
    有利于形成全国性的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3、军事上:
    使国家有可能维持足够的权威和军队来维护国内秩序,应对外来的威胁,巩固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新政权。
    四、美国两党制的形成
    1起源:独立战争时期,美国就有民主派和保守派。
    2发展历程:
    建国不久出现两大政党到19世纪后半叶美国两党制正式确立。
    3本质:两党交替上台执政,本质上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2
    民主政治的扩展
    一、法国共和制的最终确立
    1、背景:
    (1)长期的政局动荡、政权更替、人民起义此起彼伏。
    (2)1875年国民议会“一票共和”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2、1875年宪法的内容:政体为共和政体。
    (1)政体:共和政体。
    (2)主要内容:行政、立法。
    ①行政权:宪法赋予总统极大地行政权力。总统任期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可连选连任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解散众议院。
    ②立法权: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任期9年,有权否决通过的法律;众议院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任期4年,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
    ③在宪法修正补充过程中,又将《马赛曲》定为法国国歌,7月14日定为法国国庆日;并把“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等内容写入宪法中。(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可能,其实质是为了巩固民主共和政体)
    3、评价:
    (1)进步性:
    法国共和政体的建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局限性:宪法中规定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
    (法国的共和政体并没有因宪法的颁布而巩固,保守势力依然强大,为巩固共和政体,共和派人士还需进行长期的斗争。)
    二、脆弱的德国民主
    1、背景:
    (1)普鲁士王朝三次战争统一了德意志,为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确立:1871年宪法
    3、内容:
    (1)国家结构:联邦制(22个邦、3个自由市组成)。
    (2)政体:君主立宪制。具体内容如下:
    ①德意志皇帝由普鲁士国王担任,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帅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行政权、立法权)
    ②宰相只对皇帝负责,由皇帝任命,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
    ③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部分组成,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任命,是帝国的最高机构,实际拥有上院的权力;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权力很小。
    4、评价:
    (1)进步性:帝国的成立和宪法的颁布,标志着德国迈入资本主义发展时期,推动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2)局限性:
    体现出浓厚的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由宪法确立的代议制是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3)特点:1871年宪法表明,德意志帝国是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但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三、民主制度在世界的扩展
    1、方式: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
    2、特点:民选和议会立法。
    3、评价:
    (1)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基础。
    (2)日益健全的代议制,调解、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3)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还扩展到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四、知识扩展
    1、民主政治的建立是一个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曲折性的历程。
    2、民主制度的建立,既是资本主义的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潮流。
    3、无论是君主立宪政体,还是民主共和政体没有好坏优劣之分,都是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3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1、背景:
    (1)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暴露出来。(财富不均、周期性经济危机、阶级矛盾等)
    (2)欧洲早期三大工人运动失败。
    失败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社会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能够摧毁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其次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2、代表:法国的圣西门、傅里叶、英国的欧文。
    3、评价:
    (1)意义: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进行了猛烈地批判,对未来美好社会提出了一些美好的设想。这些设想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高了思想基础。
    (2)局限性:没有从根本上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弊端产生的根源。没有认识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
    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等。
    2、马克思转变为共产主义者标志:1844年发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3、诞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1)内容:论述了阶级斗争学说;无产阶级的性质、特点、目的和任务,以及共产党的理论纲领;批判了各种假社会主义流派;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思想策略等。
    (2)意义: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以后,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形成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4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一、第一国际的成立
    1、背景(社会条件):
    (1)经济基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3)直接因素:1862年,英法德三国工人的会晤。
    (4)促成因素:1863年,英法两国工人集会抗议沙皇政府对波兰人们的迫害。
    (5)领导基础:马、恩的主观努力。
    2、成立:1864年,伦敦圣马丁教堂工人集会。
    3、任务:
    (1)反对各国资产阶级统治和压迫的斗争。(2)反对第一国际内部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派别的斗争。
    4、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5、性质:它是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联合组织。
    6、意义:国际工人协会成为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它的建立,真正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了。
    二、巴黎公社的建立
    1、背景:
    (1)民族矛盾:普法战争的失败,普军兵临城下。
    (2)阶级矛盾:临时政府的反动统治。
    2、成立:1871年3月—5月
    3、巩固政权措施:
    (1)经济:
    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个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公社职员的薪金最高不得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即年薪6千法郎。
    (2)政治:
    废除旧军队、警察,代之以新的国民自卫军;规定公社委员和工作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等。
    4、结果:失败
    失败的原因:
    (1)客观上:敌人实力强大,普法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2)主观上: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缺乏斗争经验等。
    (3)根本上: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5、意义: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其经验是宝贵的,教训是深刻的,其原则永存,精神不朽。
    三、第二国际的成立
    1、背景:
    (1)19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工人运动出现了新。
    表现在:各地罢工此起彼伏;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
    (2)马克思逝世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开始泛滥。
    表现在: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等。
    结论:因此,如何把国际工人运动引上马克思主义轨道,是当时迫在眉睫的任务。
    2、成立:
    (1)标志:1889年7月14日,各国工人代表在巴黎召开国际社会主义者大会。
    (2)内容:国际劳工立法;工人阶级的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等问题;每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决议。
    3、特点:
    (1)具有广泛性。
    (2)松散,不具有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的上级组织,各国工人阶级政党是独立自主的。
    (3)内部的派别斗争贯穿始终。修正主义泛滥。
    4、解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5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俄国沙皇统治危机严重;革命条件日渐成熟。
    1、经济基础: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相对落后。
    2、社会矛盾:尖锐、沙皇统治危机。
    3、一战加剧了各种矛盾的激化,为革命爆发创造了机会。
    4、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
    二、十月革命爆发
    1、二月革命
    (1)结果:
    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但是出现了两个政权对立的情况。(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工兵代表苏维埃)
    七月流血事件的发生,表明两个政权对立的局面结束。
    (2)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四月提纲》发表
    意义:为布尔什维克党规定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指明了革命发展的前途。
    3、十月革命
    (1)时间:1917年11月7日
    (2)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了工兵农代表苏维埃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三、十月革命的意义
    1、国内: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现代化创造了前提。
    2、国际: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为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