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些重要的化学知识点,我们要把它背诵下来。然后在测试中将他们正确的写下来是考试所需要做到的,这依赖于我们日常的学习积累。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32分)
    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B.蜡烛熔化C.木炭燃烧D.电灯发光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3、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支持燃烧B.化学性质比较稳定C.具有可燃性D.能供给呼吸
    4、下列物质中不能在氧气里燃烧的是()
    A、氮气B、木炭C、红磷D、铁
    5、今年春天,不同寻常的低温导致北极上空差点形成臭氧洞。臭氧(O3)属于()
    A.氧气B.空气污染物C.混合物D.稀有气体
    6、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7、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状态B.熔点、沸点C.氧化性、可燃性D.密度、硬度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9、生活中常见的下列变化没有氧气参加的是()
    A.电灯发光B.动植物的新陈代谢C.食物腐烂D.金属器皿锈蚀
    10、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具有可燃性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11、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盐酸。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浓盐酸,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猜想假设B.查阅资料C.进行试验D.交流讨论
    12、焊接金属时,能用作保护气的一组气体是()
    A、氢气、氮气B、氮气、氧气C、氢气、氧气D、氮气、稀有气体
    13、集气瓶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某一种: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A.①或②B.②或③C.①或④D.③或④
    14、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不放出氧气B、放出氧气速率慢C、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D、放出氧气总量增加
    15、某市空气质量报告:空气污染指数为64,空气质量级别为Ⅱ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16、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7.根据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着某种物质,请将物质的名称写在空格内。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内存在着。
    (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瓶壁和石灰水底部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有。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有。
    (4)空气可以用于制氮肥,说明空气中有。
    18、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序号填空:
    ABCDEFGHI
    ①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②木炭燃烧时,用来夹持木炭的仪器是;③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④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⑤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
    ⑥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19.某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请你填写有关空格。
    (1)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
    (3)待该物质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4)实验后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l/5,这可能的原因是(任写两点)、
    。
    (5)若⑶实验后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l/5,这可能的原因是(任写一点)。
    (6)由本实验可以推测氮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0、化学反应的程度与反应物的浓度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某实验小组各取等质量的木炭和等质量的硫分别在容积相同的集气瓶中燃烧。记录如下:
    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A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①木炭红热放热,产生的气体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木炭在氧气中燃烧②_________
    B③硫在空气中燃烧③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热,产生的气体都有刺激性气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硫在氧气中燃烧④________
    通过A、B两组对比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4分)
    21、下表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表:
    气体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其他气体
    空气中的气体(﹪)78210.030.070.9
    呼出的气体(﹪)781641.10.9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成分的含量有什么不同,其四个主要操作步骤如图(1、2、3、4)所示,请依据图示将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及验证依据填入下表中的空白处:
    实验步骤验证依据
    1、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
    2、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根据,判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
    3、
    。根据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判断氧气含量不同。
    4、
    。根据,判断水含量不同。
    22、实验室采用下图装置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②。
    (2)指出装置图中的一处错误是;
    这处错误将导致的后果是
    。
    (3)该实验中收集气体的方法是,现测知用该方法收集的氧气不纯净(水蒸气不计)的可能原因是。
    (4)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5)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导致试管破裂,其原因可能是、
    (要求填写两点)。
    (6)若采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氧气时,其余操作不变,下列主要操作步骤中:
    ①撤出酒精灯;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把集气瓶装满水倒置在水槽中;④点燃酒精灯;⑤收集气体;⑥撤出水槽中的导管;⑦往试管中装入高锰酸钾固体;⑧选择好仪器进行连接组装;⑨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正确的顺序是(用序号填空)。(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
    答案CADABCCCAACDCBBB
    二、填空题
    17、⑴O2(氧气)⑵CO2(二氧化碳)⑶H2O(水)⑷N2(氮气)
    18、(1)I(2)A(3)D(4)G(5)B(6)C
    19、(1)产生大量的白烟(2)瓶内的氧气消耗完(或瓶内的氧气浓度太低了)
    (3)水经导气管流向集气瓶中约1/5体积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大约为l/5
    (4)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装置气密性不够好;红磷量不足;集气瓶中的氧气没有消耗完
    (5)燃烧的红磷刚插入集气瓶时没有塞紧,燃烧一段时间后再塞紧;没有先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导气管中的氧气参与了反应等。
    (6)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20、发白光碳+氧气二氧化碳发出蓝紫色火焰硫+氧气二氧化硫
    氧气的浓度越高,燃烧越旺,燃烧的现象越明显
    21、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不同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其中一块呼气玻璃片上水蒸气的多少
    22、(1)试管集气瓶
    (2)试管口没有放一小团棉花固体粉末随气流直入导气管
    (3)排水法集气瓶未装满水就倒立于水槽中等
    (4)防止水进入试管的热处炸裂试管
    (5)试管外壁有水就加热(或试管口比试管底高或没有进行预热就集中药品部位加热或试管接触灯芯加热等)
    (6)⑧②⑦⑨④⑤①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15?兰州)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纳米铜的性质B.C60的组成
    C.单晶硅的结构D.无人机的研发
    2(2016?安徽)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B.棉纱织布C.火药应用D.瓷器烧制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发光、发热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B.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
    C.我国古代化学工艺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如制火药、烧制瓷器
    D.观察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就一定能判断有无化学变化发生
    4(2016?山东潍坊)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B.铁钉生锈C.酒精挥发D.蜡烛燃烧
    5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A.食盐溶于水,火药爆炸B.镁带燃烧,铁生锈
    C.食物腐败,电灯发光D.汽油挥发,酒精燃烧
    6汽油在空气中燃烧时会伴随着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最能说明汽油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A.产生火焰
    B.放出大量的热
    C.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壁上出现小水滴
    D.将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倒过来,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7李明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由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棉线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8(2015?兰州)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挥发性B.溶解性C.稳定性D.导电性
    9“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这句话是指氧气的()
    A.物理性质B.物理变化C.化学性质D.化学变化
    10下列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A.量筒B.烧杯C.试管D.燃烧匙
    11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生活中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割玻璃
    B.利用石油制合成纤维
    C.利用煤炭燃烧取暖
    D.用蜡烛燃烧照明
    12下列对蜡烛燃烧过程中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火焰分为三层B.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蜡烛逐渐变短D.生成了气体二氧化碳
    13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引一下”。“拿磁铁来吸引一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假设B.交流评价C.设计实验D.作出结论
    14根据维生素C能够使淀粉-碘溶液蓝色褪去的原理,应用右图实验可以测定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要得出正确的结论,实验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A.烧杯中溶液的体积
    B.两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
    C.烧杯中淀粉-碘溶液的浓度
    D.胶头滴管滴出果汁的滴数
    15下列关于实验方法的归纳错误的是()
    A.玻璃仪器都可以用作反应器
    B.给试管里的固体药品加热时,应先均匀加热,再在固定部位加热
    C.取用固体药品可以用药匙,有些块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D.用过的滴管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严禁采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
    16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化学实验的顺利进行。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将固体药品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B.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C.为了节约药品,实验室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D.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仰视或俯视读数
    17化学实验过程中,下列对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稀酸飞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
    C.碱液沾到皮肤上,用水冲洗后,再涂上硫酸溶液
    D.少量酸滴到实验台上,应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抹布
    18(2016?山东潍坊)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闻气体气味B.添加酒精C.加热液体D.滴加液体
    19(2015?湖北黄石)量筒中盛有一定量的液体。如果将量筒举过头顶读数,则读取的体积读数与液体实际体积相比()
    A.偏小B.偏大C.没有影响D.与人的身高有关
    20(2016?天津)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BCD
    二、填空题(共38分)
    21(4分)(1)正确量取15mL液体,应选用下列______(填序号)量筒。
    ①20mL②50mL③10mL和5mL
    (2)某同学量取食盐水,读数时量筒平放在桌面上且面对刻度线,当视线仰视时读数为
    38mL,其正确的体积数应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8mL。
    22(12分)选择仪器下方的字母填写在相应横线上。
    (1)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
    (2)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3)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
    (4)排水集气法会用到的仪器是;
    (5)量取液体时,需要用;
    (6)少量溶液相互发生反应时,需要用。
    23(6分)给物质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灯焰的部分,因为这部分温度;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应把砝码放在盘;加砝码时,应先加质量的砝码,砝码要用_____夹取;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在实验室里如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扑盖。
    24(4分)从现在起我们应该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家务,锻炼独立生活能力,刷洗碗碟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判断是否刷净的标准是。
    25(12分)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如右图所示,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内焰和焰心,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填字母)处的火柴梗最先炭化。结论:蜡烛火焰的温度。
    (2)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
    三、实验探究题(共22分)
    26(10分)某同学对蜡烛的燃烧进行探究:
    ①点燃一支蜡烛,用一只烧杯倒扣在燃着的蜡烛上,蜡烛燃烧片刻后熄灭,如实验一。
    ②再点燃蜡烛,然后吹灭,看到烛芯产生一缕白烟,用火柴点燃白烟,蜡烛重新被引燃,如实验二。
    ③将粗细均匀的木条水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稍加热后观察木条燃烧现象,如实验三。
    (1)操作①中,蜡烛能燃烧片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②中,关于白烟的成分,有同学做出了下列猜想:A.白烟是水蒸气;B.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C.白烟是二氧化碳。你认为上述猜想有道理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在做实验一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说明蜡烛的外焰温度最______________。
    27(12分)通过对我们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的研究,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二氧化碳、氧气、水蒸气的多少,得到初步结论,并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向一盛空气的集气瓶中和一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分别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3)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
    (4)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吹气,观察玻璃片上水蒸气的情况,并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
    1D解析: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因此纳米铜的性质、C60的组成、单晶硅的结构都是化学研究的范畴;无人机的研发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
    2B解析: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酒精等其他物质生成,此过程涉及化学变化;棉纱织布的过程中没有其他物质产生,此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火药在应用的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等其他物质产生,此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瓷器烧制的过程中有其他物质产生,此过程涉及化学变化。
    3D解析:物理变化也会有发光、发热的现象,如开着的电灯;只观察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不能判定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4C解析: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酒精挥发是酒精由液态变成气态,酒精分子不断运动到空气中的过程,并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粮食酿酒过程中生成了酒精、铁钉生锈的过程中生成了铁锈(Fe2O3)、蜡烛燃烧过程中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三者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5C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A中食盐溶于水,只是物质的溶解,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火药爆炸是物质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B中镁带燃烧,铁生锈,二者均属于化学变化。C中食物腐败,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电灯发光属于能量的转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D中汽油挥发,是分子间间隔大小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酒精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6D解析:将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倒过来,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因为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所以能说明汽油燃烧是化学变化。
    7D
    8C解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稳定性是物质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以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挥发性、溶解性、导电性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9A
    10C
    11A解析: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气味、导电性等。A中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物理性质。
    12D解析: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且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我们观察不到。
    13C
    14D解析:控制变量法要求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本实验测定两种果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固定淀粉-碘溶液的量,测定需要果汁的量可以求出果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所以滴数是要求量,不需控制。
    15A解析:量筒是玻璃仪器,但不能用作反应器。
    16B解析: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干净的、大小相同的称量纸,称量易潮解的或有腐蚀性的药品时,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应放到指定容器内;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或仰视读数都会产生误差。
    17C解析: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18B解析:闻药品气味时,要用手扇,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故A正确;使用酒精灯时,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故B错误;加热少量液体药品时,使用试管,试管夹夹至距离试管口1/3处,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故C正确;使用胶头滴管时,胶头滴管应竖直悬空于试管口正上方,下端不能伸入试管内,也不能接触试管壁,故D正确。
    19A解析:量筒的正确读数是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将量筒举过头顶读数,相当于仰视读数,会使读取的体积读数小于液体实际的体积,故A选项正确。
    20D解析: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要用酒精灯的外焰,试管夹要夹持在距试管口1/3处,试管内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A中试管里的液体超过了试管容积的1/3,A不正确;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竖直、悬空在试管口正上方,防止污染试剂,B不正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试剂瓶的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标签要向着手心,试剂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C不正确;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D正确。
    21(1)①(2)大于
    解析:为了尽可能减小误差,选择量筒量程时应选择比所量液体体积稍大的量程。量筒读数的正确方法应该是:先把量筒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读数偏小,会使量得的液体体积大于读数;而俯视读数偏大,量得的液体体积小于读数。
    22(1)f(2)d(3)g(4)h(5)c(6)d
    23外焰右大镊子1/3湿抹布
    24先用洗洁精刷洗,再用水冲洗(合理即可)碗碟表面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解析:洗干净碗碟的标准和实验室洗涤玻璃仪器的标准是相同的。
    25(1)外焰a外焰(2)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和水
    26(1)烧杯内有一定量的空气(2)B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不能燃烧,石蜡能燃烧
    (3)C(4)高
    解析:(1)蜡烛能燃烧片刻的原因是烧杯内有一定量的空气。(2)关于白烟的成分,因为白烟能燃烧,故选B,理由是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不能燃烧,石蜡能燃烧。
    27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盛空气的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少
    盛空气的集气瓶中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多
    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无明显变化,被吹气的玻璃片上有水雾出现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少
    解析: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气,所以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不同。应根据这三种气体的性质:氧气的助燃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水蒸气遇冷能凝结成小水滴来进行实验。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