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三知识点


    高中学习容量大,要在读书、听课、研习、总结这四个环节都比初中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为此小编高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必修三知识点1
    1、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
    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
    氮--生物体基本成分
    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
    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
    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
    2、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气分层气温随高度变化气流状况其它特征与人类关系
    对流层越高越低对流占3/4大气质量;水汽和尘埃;各纬度层高不一致天气现象
    平流层越高越高平流高空飞行;存在臭氧层
    高层大气存在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太阳活动干扰短波通讯
    3、大气的受热过程
    (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
    (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三种形式及各自现象(用实例说明)
    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
    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
    (图示及实例说明--如霜冻出现时间;日温差大小的比较)
    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4、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
    3高一地理的知识点具体的总结
    (2)大气运动形式:
    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图示及说明);举例:城郊风;海陆风;季风主要原因
    热力环流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
    水平气压差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大气水平运动(风):
    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压差(或水平气压梯度力)
    影响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表磨擦力
    风向的决定:1力风(理论风)--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
    2力风(高空风)--平行于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
    3力风(实际地表风)--斜穿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
    注意北半球实际地表气压场中的某点风向的画法
    5、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1)无自转,地表均匀--单圈环流(热力环流)
    (2)自转,地表均匀--三圈环流
    (3)三圈环流的组成:0-30低纬环流;30-60中纬环流;60-90高纬环流
    地表形成7压6风:纬向分布的理想模式(带状)
    各气压带的干湿状况(低压湿;高压干)
    各风带的风向及干湿状况(信风一般较干;西风较湿)
    极锋:60度附近,由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相遇形成
    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南北移动而移动
    (4)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实际地表状况(块状)
    最重要的影响:海陆热力差
    表现(大气活动中心):北半球7月(夏季):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太平洋上高压
    北半球1月(冬季):亚欧大陆-亚洲高压;太平洋上低压
    (5)季风环流(重视图示)
    概念理解: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东亚季风最典型
    季风的成因:主因--海陆热力差(可解释东亚的冬夏季风;南亚的冬季风)
    南亚夏季风的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风
    (或概括说: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季风的影响:季风的共性特点:雨热同期;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易有旱涝灾
    东亚的两种季风气候及各自分布区(以秦淮一线为界);各自气候特点
    --温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北季风区;冬干冷;夏湿热
    --亚热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南季风区;冬温和少雨;夏湿热
    --东亚两种季风气候的冬夏季风风向相同,成因相同
    --注意季风区城市工业布局中大气污染企业的分布
    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旱季(东北季风控制)和雨季(西南季风控制)交替
    季风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地区
    --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区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6、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是对大气环流作用的总结
    (1)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与水汽的交换;
    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
    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2)几类重要气候的成因: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冬受西风控制,暖湿;夏受副高控制,干热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20度之间;全年高温,雨季受赤道低压控制,干季受信风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控制,气候暖湿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附近;全年湿热,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三种季风气候:(见以上分析)
    7、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锋面系统
    锋面类别图示符号表示过境前天气过境时天气降水位置举例
    冷锋暖气团控制:晴;气压低阴天、下雨、刮风、降温锋后冬寒潮;夏我国北方暴雨
    暖锋冷气团控制:晴;气压高连续性降水锋前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气压:高低压
    气流:气旋和反气旋
    高一地理必修三知识点2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使化学元素迁移;改造大气圈,使原始大气逐渐演化为现在大气;改造水圈,影响水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创造了现在的环境。所以生物是地理环境的生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
    (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举例: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高一地理必修三知识点3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1.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气候条件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
    2.地形:平原——耕作业;山地——林业、畜牧业;山地农作物的垂直分布;
    3.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酸性红壤——种茶树
    4.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5.交通运输:园艺业、乳畜业——必须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接近城市分布
    6.政策:如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建立
    农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