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理科的测试必考知识点


    历史具有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的特征,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常见的是史料记载或历史图片。为了更好地把握历史知识,因此,我们必须借助“图片”这一“中介物”去感知历史,认识历史。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理科的测试必考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二历史理科的测试必考知识点1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
    (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2)石器锄耕(耒耜)
    (3)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汉代后,铁犁牛耕成为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二、农业的精耕细作
    生产工具:春秋战国—铁犁;西汉—耦犁(赵过)、耧车(播种工具);东汉—耦犁推广到珠江流域;隋唐—曲辕犁(江东地区)
    耕作方法:春秋战国—垄作法(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西汉—代田法
    魏晋南北朝—耕耙耱技术(北方地区);耕耙技术(南方地区)
    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漕渠、白渠、龙首渠(汉)
    灌溉工具:翻车(曹魏时马钧改制)、筒车(唐朝)、高转筒车(宋朝)、风力水车(明清)
    农业的精耕细作的意义: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的运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时间:春秋战国
    原因: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提高了生产力。(根本原因)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单位②男耕女织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④精耕细作
    地位:小农经济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评价:积极①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②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贡献
    消极①小农经济比较脆弱,容易破产②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的原因,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高二历史理科的测试必考知识点2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李贽离经叛道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1)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2)江南一带工商业者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3)社会吏治腐败,奸佞当道。
    (4)李贽目睹了官场的污浊和道学家的伪善,不愿与他们同流,形成了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
    2、李贽的思想主张: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他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他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二、明清时期的三大进步思想家
    1、黄宗羲的思想主张:
    (1)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3)影响: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1)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2)著述《天下郡国利病书》。这部书记述了山川形势、物产风俗、民生利弊,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3)影响: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3、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1)思想来源:他继承了以前思想家的唯物思想,并加以发展。
    (2)思想主张: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他还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影响: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进步思想家思想的积极意义: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高二历史理科的测试必考知识点3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过程: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商品输出,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表现:A、农产品程度有了一定发展,并开始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B、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C、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3)中国社会经济结构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2、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曲折发展阶段表
    (1)产生
    时间: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原因:a.列强入侵瓦解自然经济。
    b.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c.洋务运动的诱导。
    影响: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2)初步发展
    时间:从甲午战争到一战前
    原因:a.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
    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实业救国”的推动。
    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短暂春天
    时间:民国初期(一战期间)(1912-1919)
    原因:a.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
    b.“实业救国”的影响。
    c.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d.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经济侵略。
    影响:轻工业发展较快;涌现出一批的实业家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奠定了阶级基础。
    (4)抗战前夕的短暂发展
    时间:国民统治前十年(1927-1936)
    原因:a.全国的基本统一。
    b.国民政府推行有利的经济政策
    c.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
    影响:发展显著,民族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逐渐占主导地位。
    (5)萎缩
    时间:抗战胜利后(1945—1949)
    原因:a.美国的经济掠夺。b.官僚资本的排挤。
    c.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国统区的工业体系趋于瓦解。
    3、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地点:上海、广东、天津东南沿海地区。
    (3)代表企业: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
    (4)产生的途径:一种是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另一种是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4、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主要原因)
    (2)外商企业的刺激
    (3)洋务运动的诱导
    5.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短暂春天)
    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纺织业、面粉业等。
    代表人物:张謇(状元、实业家,创办南通大生纱厂)、
    特点:(1)发展不均衡(①集中于沿海地区;②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2)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小(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封建自然经济一直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3)发展艰难(在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发展。)
    6.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不利因素:①先天不足;②诞生和发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③后天畸形;④战争和革命不断,政局长期动荡。
    有利因素: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②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③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④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