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课内知识点


    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限度地挖掘它,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需要大量的记忆和练习来巩固。虽然辛苦,但也伴随着快乐!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三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第一学期数学知识点
    【角的度量与分类】
    角的度量:度量角的大小,可用“度”作为度量单位。把一个圆周分成360等份,每一份叫做一度的角。1度=60分;1分=60秒。
    角的分类:
    (1)锐角:小于直角的角叫做锐角
    (2)直角:平角的一半叫做直角
    (3)钝角: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角
    (4)平角:把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顺着一个方向旋转,当终止位置和起始位置成一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
    (5)周角:把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顺着一个方向旋转,当终边和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6)周角、平角、直角的关系是:l周角=2平角=4直角=360°
    【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锐角角A的正弦(sin),余弦(cos)和正切(tan),余切(cot)以及正割(sec),余割(csc)都叫做角A的锐角三角函数。
    正弦(sin)等于对边比斜边;sinA=a/c
    余弦(cos)等于邻边比斜边;cosA=b/c
    正切(tan)等于对边比邻边;tanA=a/b
    余切(cot)等于邻边比对边;cotA=b/a
    正割(sec)等于斜边比邻边;secA=c/b
    余割(csc)等于斜边比对边。cscA=c/a
    互余角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
    sin(90°-α)=cosα,cos(90°-α)=sinα,
    tan(90°-α)=cotα,cot(90°-α)=tanα。
    平方关系:
    sin^2(α)+cos^2(α)=1
    tan^2(α)+1=sec^2(α)
    cot^2(α)+1=csc^2(α)
    积的关系:
    sinα=tanα?cosα
    cosα=cotα?sinα
    tanα=sinα?secα
    cotα=cosα?cscα
    secα=tanα?cscα
    cscα=secα?cotα
    初三数学上册知识点
    特殊平行四边形
    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菱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四条边都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每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菱形的判别方法: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1.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矩形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根据定义)。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正方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正方形常用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矩形、菱形和平行边形四者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梯形定义: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一条腰和底垂直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对角线相等。
    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九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技巧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深化学习的必由之路
    在学习新概念、新运算时,老师们总是通过已有知识自然而然过渡到新知识,水到渠成,亦即所谓“温故而知新”。因此说,数学是一门能自学的学科,自学成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数学家华罗庚。
    我们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不光是学习新知识,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老师的那种数学思维习惯,逐渐地培养起自己对数学的一种悟性。我去佛山一中开家长会时,一中校长的一番话使我感触良多。他说:我是教物理的,学生物理学得好,不是我教出来的,而是他们自己悟出来的。当然,校长是谦虚的,但他说明了一个道理,学生不能被动地学习,而应主动地学习。一个班里几十个学生,同一个老师教,差异那么大,这就是学习主动性问题了。
    自学能力越强,悟性就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学们的依赖性应不断减弱,而自学能力则应不断增强。因此,要养成预习的习惯。在老师讲新课前,能不能运用自己所学过的已掌握的旧知识去预习新课,结合新课中的新规定去分析、理解新的学习内容。由于数学知识的无矛盾性,你所学过的数学知识永远都是有用的,都是正确的,数学的进一步学习只是加深拓广而已。因此,以前的数学学得扎实,就为以后的进取奠定了基础,就不难自学新课。同时,在预习新课时,碰到什么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听老师讲解新课,收获之大是不言而喻的。有些同学为什么听老师讲新课时总有一种似懂非懂的感觉,或者是“一听就懂、一做就错”,就是因为没有预习,没有带着问题学,没有将“要我学”真正变为“我要学”,力求把知识变为自己的。学来学去,知识还是别人的。检验数学学得好不好的标准就是会不会解题。听懂并记忆有关的定义、法则、公式、定理,只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能独立解题、解对题才是学好数学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