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重要知识点整理


    能力是一个人的长度;勤奋是一个人的宽度;善于抓住机遇构成这个人的高度。长度、宽度、高度的乘积,就能算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容量。我们离不开学习这个东西,因为它能让我们明白许多东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地理重要知识点整理,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
    高一地理重要知识点整理1
    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高空飞行。
    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8、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9、气温的水平分布: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
    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
    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10、气温年较差:①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②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_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
    11、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1)水平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2)水平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
    (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陆风)——干
    (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
    12、水平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
    13.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叫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
    14、风向:(1)风向-—风的来向;
    (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
    ①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
    ②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15、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16、锋面与天气(冷暖不同气团作水平运动并相遇)
    ①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后,出现雨雪、降温天气。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
    ②暖锋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17、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锋面是冷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国的寒潮、冬春季节出现的沙尘暴。
    18、气压系统与天气(同一气团作垂直运动):
    ①气旋(低气压)垂直气流上升,天气阴雨。②反气旋(高气压)垂直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19、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①三圈环流(垂直分布)
    画出右面三圈环流循环图
    ②气压带、风带(水平分布)
    画出右面气压带、风带分布图
    (“北撇南捺”)
    ③长城考察站红旗向西北飘,窗口要避开东南方向;
    黄河考察站红旗向西南飘,窗口要避开东北方向。
    20、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高一地理重要知识点整理2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高一地理重要知识点整理3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