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攻略


    中考又将来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复习效率是所有初三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考历史复习攻略,希望大家喜欢!
    1 中考复习,一般都有三轮
    一轮梳理基础知识,二轮专题复习,三轮模拟训练。在这三轮复习中,笔者将重点放在第一轮。因为中考历史的命题范围是中国古代、近现代史,世界古代、近现代史及安徽历史共七本书,如果平时对基础知识没有系统的掌握,想在短暂的时间内答好试题,难度很大。而且一轮是二、三轮复习的基础。所以笔者的第一轮复习时间跨度很长,从三月中旬开始直到五月下旬,近两个多月。虽说两个月时间不短,但要在两个月内梳理完初中三年六本书(安徽历史等考试大纲发下来后对照考试要求,圈出要考察的知识点即可,不必在课堂上花费过多时间)也非易事。每节复习课的容量都会很大,如果光靠老师上课满堂灌,学生不仅容易疲劳,而且印象不深,不一定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所以,笔者将每个单元基本内容用知识框架的形式列出来。对照往年《考试纲要》的要求,在列出的知识框架上空出重要知识点,提前一课时将讲义发给学生,作为作业让学生课下查书、填写。上课时,笔者主要是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强调知识要点。这样不仅节约了课堂上的时间,又可督促学生课下复习,而且学生自己填出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可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在空出课堂时间里,笔者还会补充一些典型中考题。当然在一轮复习中不仅要做到全面系统而且还必须突出重点,把重点放在初二、初三教材上。
    经过两个月的知识梳理,一轮复习之后,大部分学生对历史的发展脉胳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基础知识有了基本的掌握。在这个基础上,再准备二轮专题复习。如果说一轮复习是纵向联系的话,那么二轮复习则是横向联系,联系古今中外一些类似的事件及方针政策,经济措施等。值得一提的是在二轮复习中不能只讲历史还要关注时政热点问题,最好能将两者结合起来,换句话说就是讲解热点专题。可以从各类报纸、杂志和模拟卷中搜集相关专题,通过手抄、剪裁、粘贴等手段制作专题。比如去年我就结合热点制作了十个专题,有中日、中美关系,改革和发展问题,人口与环境问题,科技创新等。专题多少可由课时多少来决定。
    第二轮专题复习的同时笔者开始第三轮复习,其实就是让二、三两轮复习同时进行,专题复习和模拟考试可以穿插。这样就避免了前期专题复习的枯燥和后期模拟考试的疲劳,而且也迎合了相当一部分学生跃跃欲试想练兵的心理。笔者通常是每讲完两三个专题后进行一次模拟,模拟试题中的每一道题目都精心挑选。所以平时看到好题笔者都会把它记下来建立试题库,当然也欢迎学生把见到的好题贡献出来。每套试题的题型、题量和难度都严格参考《考试纲要》上历史样卷的标准来设计。当堂考试,及时批改,然后用一节课或两节课评讲。
    2 中考历史复习的具体做法
    首先,要夯实基础,熟悉教材。基础知识是历史考试的“本”和“源”。纵观近年中考试题,试卷难度适中,基本史实的再现是考察的重点。虽说中考历史实行开卷考试,但中考政、历两张试卷同时分发,历史试卷满分70分,政治80分,时间是2个小时,所以折算做历史试卷的时间只有56分钟。从以往考生情况来看,基础知识薄弱的同学在做试卷时由于翻书所用时间太长,题目都做不完,哪还有时间去思考能力题和全面检查试卷。因此,熟悉甚至能记忆基本史实,将会大大减少翻书时间,提高答题速度。但中考在即,要求每位学生都能熟悉所有知识要点似乎不现实,由于是开卷,所以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知识点的位置也可以加快答题速度,而且还可以提高答卷的质量,这就要求对课本非常熟悉。建议可以让学生多看每册课本之前的目录,在讲到某个知识点时可让学生比赛谁最先在书中查到,借此帮学生熟悉课本,引导学生把书前目录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并理解目录、使用目录。
    其次,努力吃透《中考考试纲要》。复习时要始终抓住纲要,以纲要复习为主,切忌面面俱到,没有重点,纲要上没做要求的不讲,只讲纲要上提到的知识点。但在前期复习时可能纲要还没有,可以先参照去年的纲要,等新纲要发下来再对照补缺补差。
    第三、精心设计试题,认真评讲。各种形式的练习是历史复习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形式。但教师要避免搞“题海战术”,尤其是后期模拟考试不易多,有的放矢地进行模拟训练。认真研究中考试卷,每套试题精心筛选,一套试题最好限制一节课完成(平时时间紧,相对而言中考时间就会比较充裕),要求做到选择题不看书,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完成后面的综合题,评讲试卷时切忌就题论题,把现在答案写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解题的方法,掌握窍门,比如答列举题和材料题时,可让学生学会看分值答要点;回答综合题时语言要准确,逻辑要严谨等。另外,最好要求学生订正试卷时用不同颜色的笔,这样比较醒目,而且将所有试卷保留,作为自己的复习资料。
    第四,关心热点,关注生活。虽然我县初三未实行新课改,但从2001年历史开卷考试以来,中考试卷都出现了一些较为灵活的题型,它似贴近生活实际,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时政热点问题。2006年的历史中考,会更加关注社会热点和日常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报纸、电视、广播、杂志、网络等多种媒体,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关注时代的发展变化。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和比较,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试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最后,合理安排,把握好考试时间。从已开卷考试科目的考试情况来看,不少考生在考试时感到时间紧张甚至不够。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刚才提到的平时没有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外,还有一点就是没有合理安排时间。这一点,在历史开卷考试中,必须引以为戒,真正做到时间安排的均匀和合理,切不可因疏忽而失去做题的机会,影响中考成绩。
    中考历史复习
    一、提高认识,研究中考,早做准备
    1.中考对学生是极为重要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取得理想的复习效果,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
    2.对试卷结构要有清楚的认识。历史试卷依据课标和历届考试,面向全体学生,试题难度的难、中、易比例为7:2:1,基础性试题占的比例较大,所以中考学生成绩优良与否,首要因素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因此,学生对每个知识点都要烂熟于心,做到心中有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必须围绕这个中心来进行。
    二、了解学生,分阶段进行复习训练
    现阶段尤其农村初中学生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应试能力差、不愿思考、只是等老师告诉现成的答案或结论等现象。因此,老师应由浅入深、有重点地分阶段复习,加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1.联系时事政治、社会热点,提高复习的针对性、时效性。面对浩如烟海的复习资料,教师要按照学科的时政性、热点性挑选出一套复习资料。如,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向全党提出三个“必须牢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上述材料涉及考点“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可将时政与考点有机结合选出复习资料。
    2.重视本学科的《会考指导》,自己编写学科知识体系。依据课本逐单元、章节全面系统复习,重点解决学生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促进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
    3.专题归类,融会贯通。在知识全面复习后,对历史知识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形式上最好以列表的方式呈现。这样,学生将所学知识能中外对比,辨识异同,形成横向和纵向联系。如,八年级第一单元主题“侵略与反抗”可归纳如下表:
    概括为:四次侵华战争、三个主要条约、两条主要线索。也可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对外关系专题列表。学生可依此构建知识网络清单,又为进入高中学习专题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精选试题,强化模拟训练
    训练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途径。练习要依据《课程标准》和《会考指导》联系考点对知识训练,从不同的角度、层次,精心设计、有针对性地筛选题型,活学巧练。同时,还要注重方法技巧的指导学习,及时检查落实,做到精讲精练,落到实处。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易混知识点进行归纳,列出清单,对所选习题进行区别、比较。如,学生学完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容易出现混淆,张冠李戴,为了准确定位知识,可对上述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列表比较异同,精心研究,选出高质量的试卷。
    四、答题训练
    1.审题能力训练
    审题能力是一种阅读能力,也是一种理解能力。首先是关键词语的理解,着重是解题思路、步骤、方法和技巧。特别是要加强对引述的史学材料的理解,一定要注意时代背景、主要意旨,所选材料和课本知识点的联系。
    2.表述能力及答题的规范化训练
    教师要训练学生,规范答题,为此要对同类题型归类强化训练如读图分析、实践探究等,在反复训练中让学生掌握解答同类题型的方法和技巧。
    五、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调节
    学生毕业在即,思想波动大,尤其是问题学生,思想浮躁、意志薄弱、半途而废等非智力因素严重影响学习。所以,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做好学生的考前心理调适、考试策略的辅导,帮助其保持良好的情绪,帮助其树立必胜的信心,考出理想的中考成绩。
    中考历史复习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