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古诗词以及赏析大全精选20篇


    中国古代曾以腊月、十月等的月首为元旦,汉武帝起为农历1月1日,中华民国起为公历1月1日。那么关于元旦的古诗词有哪些呢?小编整理了元旦古诗词以及赏析大全精选2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
    
    ↓↓↓点击获取“元旦”相关内容↓↓↓
    欢度元旦感言80句
    元旦欢乐儿童歌曲
    ★★元旦领导致辞范例★★
    元旦民俗搞笑的歇后语 
    元旦古诗词以及赏析
    田家元旦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唐朝诗人孟浩然所作五言绝句,所写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诗中首尾两联反映了我国古代农民非常重视观测天象,注重气候、节令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他们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有一定的科学价值。中间两联叙写了自己的隐居生活,透露出其不甘隐居躬耕的心情,说明他的鹿门隐居只是为了取得清高的声誉,以便达到引荐入仕途的目的。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元日抒怀
    唐·卢照邻
    筮仕无中秩,旧耕不外臣。
    人歌小岁语,花舞大唐春。
    草色熏三径,风光动四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这首诗出自“初唐四杰”之一的诗人卢照邻,讲述自己官职低微未达到正八品,还是归家种地做隐居方外之臣。今天人们高歌欢饮贺岁的美酒,早开的鲜花也起舞庆祝大唐之春。嫩绿的草色掩映着知己往来的小路,美好的风光惊动了我的四邻。但愿人生永远像元日这天一样欢乐,年年岁岁四时风物都如此新鲜。
    已酉元旦
    宋·陆游
    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
    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
    南宋诗人陆游所作,内容是关于古时候元旦期间发生的事情。诗中描写的场景为:一夜的雨融化了屋外残余的雪,清晨的太阳驱除了连续的阴霾天气。轻轻对着笔呵着热气来写对联,喝一口椒浸制的酒发现新写的花已经倾斜了。陆游的诗歌不仅始终贯注着炽烈的爱国热情,而且同情当时人民的疾苦。忧国和忧民的思想在他的作品里交织在一起。八百多年来,蜀州人民怀念伟大的爱国诗人,人们扶老携幼,不远千百里前来瞻仰、凭吊陆游。罨花池是陆游生活过的地方,这里的水榭楼台、林木花草,都篆刻下伟大诗人忧国忧民的诗篇。
    元旦
    唐·成文斡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
    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唐代诗人成文斡写的《元旦》诗中,“戴星”,即顶着星宿,比喻晚归或早出。“觞”,即酒杯,可作饮酒解。“屠苏”,是元日专饮的多味药酒,古人认为饮此酒可以防病消灾。饮此酒有个规矩,老少不能同时共饮,而是从年幼者依次而来。因为按古人理解,每逢新年,虽然每人都要增寿,但实际上年少者得了一岁,而年长者却失了一岁,所以大家劝年少者先饮,以示祝贺,而让年长者后饮,以避忌讳。诗中“镜里堪惊”、“偷失笑”两句,乍看似写作者通过在饮酒时照镜子,始见自己衰老,现出悲怆情绪,但经反复阅读,你可感到它独有的乐观心态,让人感到他是一位童心未泯的“老顽童”。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孔尚任写这首《《甲午元旦》》时已六十六岁,在家乡曲阜简居。《甲午元旦》诗分两大段,前四句写除夕,围炉守岁,饮酒消夜。第三句过渡,借分赠。买春钱”暗示旧年已去,新岁已来。后四句转入写元旦。点爆竹,换桃符,听乐曲.拜新年。字里行间,跃动着孔尚任一颗赤诚的童心。《甲午元旦》全诗反映出他脱离官场后心情的恬静和愉悦。
    元旦古诗词
    初唐四杰卢照邻的《元日述怀》诗曰
    筮仕无仲秩,归耕有外臣。人歌小负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唐代诗人厉元的
    玉座临新岁,朝盈万国人,火连双阙晓,仗到五门春;
    瑞雪销鸳瓦,祥光在日轮,天颜不敢视,称贺拜空频。
    宋之问晚年流放,有《新年作》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白居易在《七年元日对酒五首》之二中写到
    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
    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
    高适写过一首《除夜》,写的是古代元旦前夜诗人的感受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孟浩然则写了《田家元日》诗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犹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诗人成文斡记载进了他的诗中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
    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宋代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南宋诗人陆游在《已酉元旦》写道
    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
    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
    明代陈献章的《元旦试笔》诗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宋伯仁《岁旦》
    居间无贺客,早起只如常。桃版随人换,梅花隔岁香。
    春风回笑语,云气卜丰穰。柏酒何劳劝,心平寿自长。
    本诗反映诗人知足常乐、悠闲自在的欢度新年情趣。
    刘长卿诗云
    春衣试稚子,寿酒劝衰翁。
    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老人儿童各得其好的情景。
    朱鹄《早春》
    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写出人们燃放爆竹、集庆满庭的欢乐场面。
    新年伊始,金鸡报晓,骆宾王咏道
    三条九陌丽城隈,万户千门平旦开。
    人们在元旦的早晨常常会互相祝贺新年,薛逢曾咏道
    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
    元旦试笔
    (明)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丁卯元日
    (清)钱谦益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
    钩帘欲连新巢燕,涤砚还疏旧著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并无尘事到吾庐。
    元 日
    (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新年作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祝英台·除夜立春
    吴文英
    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
    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
    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
    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
    可怜千点吴霜,寒消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忆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
    朱淑真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
    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
    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
    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迎春歌
    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
    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
    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
    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
    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
    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
    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
    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
    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
    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
    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