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主要知识点


    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学习需要持之以恒。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四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上册数学《公顷和平方千米》知识点
    1、已经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公顷、平方千米(km2)。
    2、(1)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2)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作单位。
    例如:鸟巢的占地面积约1公顷。400跑道围起来的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
    (5)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
    3、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1)首先要记住它们之间的进率: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2)换算方法:
    ○1把高级单位化为低级单位,要用乘法计算,只要用高级单位前面的数去乘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即高化低,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移几位,看进率。)
    ○2把低级单位聚成高低级单位,要用除法计算,只要用低级单位前面的数去除以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即低化高,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移几位,看进率。)
    a、把公顷转化为平方米,只要在公顷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添写4个0。
    b、把平方米转化为公顷,只要在平方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去掉4个0。
    c、把平方千米转化为公顷,只要在平方千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添写2个0。
    d、把平方千米转化为平方米,只要在平方千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添写6个0。
    e、把平方米转化为平方千米,只要在平方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去掉6个0。
    4、填写面积单位的规律:
    (1)国土面积、省份(含直辖市)面积、省会城市面积、州(市)面积、县、乡镇面积、村委会、村庄面积、一般要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2)公园、院(校)园、体育场(馆)等,一般要用“公顷”作单位。
    (3)房屋(建筑)面积、教室面积、校园绿化面积等,一般要用“平方米”作单位。
    四年级上册数学《大数的认识》知识点
    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5、亿以上数的读法:
    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6、亿以上数的写法:
    ①从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7、比较数的大小:
    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小。
    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位开始比较,位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至比较出大小。
    8、数的改写:
    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先画分级线,将整万的数或整亿的数每四位分一级,再将个级的4个0省略换成“万”字,或把个级和万级的8个0省略,换成“亿”字。
    数学学习方法技巧
    一、创设良好的开端,引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首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以教师良好的情趣去感染学生,促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态势,为一节课的学习作好必要的心理铺垫。如果开场白讲的好,就能先生夺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宛如平静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思维涟漪,产生急欲一听的感染力,因此,导入新课要在“求奇、求趣、求妙、求新”上下功夫。
    二、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
    新课程倡导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景。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而又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那么如何更好的创设问题情境呢?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规律和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把数学特有的严谨、抽象、简洁、概括等属性,通过巧妙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这样才能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例如在教学《第几》一课时,我采用了讲故事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我先在黑板上画了美丽的森林,然后依次贴上了小白兔、小熊猫、狮子、松鼠、小马。变贴边讲故事:美丽的森林里新来了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他们今天都搬到新家了。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都住在什么地方……这节课老师创设了一个生动而有趣的问题情境,我们一起编故事,一起讲故事,让学生犹如进入了一个美丽的大家园。通过更巧妙新颖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进一步的积极思维活动。
    三、改变例题和练习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已经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课本的数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也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但这些毕竟是静止的东西,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还有很大的欠缺。低年级儿童往往对活动的事物更感兴趣,如能把这些静止的资源活动化,进一步增加它的趣味性,那一定会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双眼。如在教学《10的认识》一课时,我把0-9十个数字设计成拟人化的“数字小朋友”,让这十个“小朋友”一一在黑板上呈现。看到抽象的数字长上了手脚,成了会哭会笑的小精灵,学生的热情异常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