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易错知识点大全


    与高一高二不同之处在于,此时复习力学部分知识是为了更好的与高考考纲相结合,尤其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此时需要进行查漏补缺,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政治易错知识点大全,以供大家参考!
    高三政治易错知识点大全
    1.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宏观)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宏观、微观考查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怎样坚持从实际出发)
    3.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宏观、微观考查原理内容及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怎样实事求是)
    4.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宏观、微观考查怎样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5.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宏观)
    6.整体和局部的辩证关系(宏观、微观)
    7.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宏观、微观考查怎样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8.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宏观、微观考查原理内容)
    9.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宏观、微观考查原理内容)
    10.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宏观)
    11.矛盾的对立统一(宏观、微观)
    12.矛盾的普遍性(宏观、微观)
    13.矛盾的特殊性(宏观、微观考查怎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宏观、微观)
    15.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宏观、微观)
    16.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宏观、微观考查分析的重要性)
    17.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宏观、微观考查怎样坚持矛盾分析法)
    18.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宏观)
    19.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宏观)
    20.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辩证关系(宏观、微观考查怎样体现实践决定认识、实践和理论的辩证关系)
    21.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宏观、微观)
    22.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辩证关系(宏观、微观)
    2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宏观、微观考查原理内容)
    24.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宏观、微观)
    25.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关系(宏观)
    26.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微观)
    27.人生价值及其实现(宏观、微观)
    高三政治必修二知识点
    1、文化的继承性
    (1)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3)传统文艺的继承: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4)传统思想的继承:中国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2、传统文化的特点:(重点)
    (1)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重点)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所以,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
    4、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
    (1)从民族、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2)从个人角度来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5、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6、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重点)
    (1)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2)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7、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社会制度的更替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不同思想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不但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高考政治知识点大全
    我们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1)汉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罕有。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还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汉字传载、史学典籍存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2)包容性:
    ①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②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4、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密切相关。
    (2)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3)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华文化在继续更加壮丽的篇章。
    5、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第6、7、8点组合)
    6、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2)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①地位: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②特点: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行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③意义: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7、中华文化的区域性:
    (1)成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8、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9、多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1)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2)地位:它们都足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中华文化。
    (4)意义: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