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七夕节吃什么食物
七夕节又叫乞巧节,你也可以说是七巧节,或者是巧姐节,这是我国最浪漫的传统节日。在古代,人们为了表达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在各地形成了许多不同的七夕习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七夕节吃什么食物,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七夕节吃什么食物
1、吃巧果
巧果是七夕节的应节食品之一,又叫七夕果、乞巧果子。它并不是一种水果,而是用面粉、油、糖、蜜制作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再用油煎炸而成的糕点。古代女子出嫁前都希望自己心灵手巧,就用吃巧果的方式“乞巧”,希望织女能赐自己一双巧手。
又因为“巧”与“桥”谐音,人们认为在七夕这天吃巧果,不仅能帮助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且自己的心愿也能通过“巧(桥)”实现。
2、吃巧芽面
除了吃巧果,有些地方七夕这天吃巧芽面。巧芽面里的“芽”是指绿豆芽,这绿豆芽一定要提前七天生,待豆芽长到3厘米就可以吃了。将绿豆芽和肉丝一起炒,再加水煮沸,放入调味料做成豆芽汤。面条煮好抓到碗里,将豆芽汤浇上即为“巧芽面”了。
3、吃花瓜
七夕节当然少不了瓜果。手巧的女子会将瓜果雕刻成奇鸟异状,或者在瓜果表面浮雕图案,用来拜织女、待客等,称为“花瓜”。
4、吃江米条
七夕节吃江米条是老南京人特有的习俗。江米条是将糯米粉与豆粉加清酒和成面团,放入锅里蒸熟;再将蒸好的面团放入石臼捶打,待捶打好的面团稍微变干,用刀切成面条,放入油锅炸熟,炸好的江米条沥干油后抹上糖浆即可。
5、食五子
七夕节“拜织女”的祭拜供品中,五子是必不可少的。五子是指瓜子、花生、红枣、桂圆、榛子,焚香拜祭后,这些贡品也就成为宵夜食物。
6、吃巧酥
七夕期间,民间一些糕点铺会制作一些牛郎织女模样的酥糖,俗称“巧人”或“巧酥”,销售时会说“送巧”或“送巧人”,十分讨巧,很适合七夕节食用。
7、吃鸡
传说牛郎织女每年只有在七夕这天才能“鹊桥相会”,而当雄鸡报晓时,他们就得分开。人们很同情牛郎织女,流行在七夕这天宰鸡,意为没有公鸡报晓,牛郎织女就不会分开。七夕节吃鸡也就成为很多地方的一种传统习俗。
还有一些地方一到七夕节,就把大公鸡从鸡窝里抓出来,放到屋里用框子扣起来。他们认为公鸡换了地方怕生,就不会打鸣,这样牛郎织女在一起的时间就会长一些。
8、吃蚕豆
“分豆结缘”是福州地区七夕节特有的习俗。每年七月初七,亲朋好友和邻里之间都要相互赠送、分食蚕豆,“蚕”与福州方言里的“缠”谐音,意为把好事紧紧缠住。
9、吃菱角
七月初七品菱角是江门台山的传统习俗。农历七月初六晚上(初七凌晨),当地家家户户都要拜神,称为“幕仙”,菱角、凉粉、水果是必不可少的拜祭贡品。
10、麻老
麻老,正确名应该叫麻糯,是福建龙岩特有的一种糕点,是专为纪念牛郎织女而生的七夕节食品。在龙岩地区,做父母的在每年七月初七前几天就要购买麻老赠送女儿,尤其是出嫁后的第一年,要用小箩筐整担送。
七夕节习俗
1、穿针乞巧
乞巧的方法多种多样,我小时候也陪自己的姐姐和妹妹一起玩过乞巧活动,比如白天拿一盆水放在太阳晒,晒出一层白皮,端进来让女孩子在里面放针,看大家谁摆的针最好看,谁就是巧女。如果没有摆好,你就乞得了“笨”,就是拙女,所以女孩子很注重这种乞巧活动。还有一种就是用线去穿七孔针,一根线穿过去,难度是有的,就看你的手指是不是巧,是不是经常绣花,既要眼睛,又要手不颤抖。还有九尾针,如果穿过去你就是最心灵手巧的姑娘。光针就有各种各样的乞巧形式。
2、种生
特别注重乞巧的还有女孩子种生乞巧。就是用一个纸板或者木板弄上一寸厚的土,七月初一这一天就要栽上绿豆、小豆。种生乞巧,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仅仅会穿针引线,会做活,而且农活一样能做,是生活当中必备的,也是人生活的一种本领。
3、牛郎会织女
七月被称之为“蓝月”,七月的夜晚被称之为蓝夜,这天的习俗就是牛郎会织女,小的时候我也陪我的姐姐或者妹妹在黄瓜架下或者葡萄藤架子下偷听牛郎织女的悄悄话,谁都说听到了。为什么?因为晚风习习,树叶的响声就理解为他们的情话。
4、男生乞文,女生乞巧
有一种乞巧的方式,越下雨天越黑,就去逮蜘蛛,放在小盒子,隔一段时间看蛛网结得怎样。女孩子就是乞巧,男孩子就是乞文,现在也有人玩。还有一种下雨了,有云彩了,就观云乞巧,这一般都是登高,上山坡上去,看一看这些云彩像什么。如果仔细望天空,有的云彩像动物,有的像植物,有的像宝物,有的像饰物,谁看到什么就得到了巧。如果看一片黑压压的,马上就要下雨了,那就是风调雨顺,寓意着五谷丰登。下雨接水,用这种水洗脸、洗澡等等,可以明目、爽身。
5、为牛庆生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
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其实为牛庆生体现了农耕时代人们对牛的感恩之心,在昔日,农家如果没有一头牛,日子该是何等的艰辛!
6、拜织女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七夕节的起源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汉代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图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