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初三历史知识点


    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限度地挖掘它,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需要大量的记忆和练习来巩固。虽然辛苦,但也伴随着快乐!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三历史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知识点总结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险恶的战争环境、物质极度匮乏;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巩固苏维埃政权;后期幻想真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3.内容:
    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③商业:取消自由贸易;
    ④分配劳动,实行配给制。
    4.评价:
    ①战胜了国内外敌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②侵犯了农民的利益,引起工农群众的不满,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①经济形势严峻,急需恢复遭战争破坏的经济;
    ②政治危机严重,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
    2.目的:为迅速恢复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
    3.内容:
    ①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②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旧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③商业:允许自由贸易。
    4.作用:
    ①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②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5.实质:新经济政策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6.“新”的含义:重视市场和商品经济,允许自由贸易和货币流通。
    7.特点:
    ①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
    ②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九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
    世界古代史
    (一)人类的形成
    1.人类的出现:猿类——正在形成的人——完全形成的人——人(猿——人)。
    2.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二)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四大文明古国:
    古埃及(前约3500年)——尼罗河流域——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权力与尊严的象征
    古巴比伦(前约3500年)——两河流域(“新月沃地”)——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
    古印度(前约2500年)——印度河、恒河——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古中国(前约2070年)——黄河、长江流域——分封制
    (三)西方文明之源
    1.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迈悉尼文明。
    2.古希腊繁荣的成邦:雅典、斯巴达。
    3.斯巴达成邦:崇尚武力,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制度。
    4.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5.日本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6.伊斯兰教的产生: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622年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
    (五)中古欧洲社会
    1.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日尔曼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
    2.8世纪,宫相查理?马特进行改革,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3.改革结果: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即:帝王—大封建主—小封建主—农民。
    (六):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希波战争:为纪念希波战争——马拉松战役中的长跑英雄菲迪皮茨设立了马拉松赛跑。
    ⑴古代文明之间交往的方式:暴力冲突与和平交往。
    ⑵古代世界的三大战争:希波战争、亚力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
    (七)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1.阿拉伯数字;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阿拉伯人。
    2.亚欧商业往来的途径:丝绸之路。
    3.阿拉伯的辉煌文化:创立完整的代数学;巴格达医院院长阿齐斯写成外科医学著作《医学集成》;医生依本?西拿著有《医典》。
    4.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典型人物:马可?波罗完成《马可?波罗行纪》。
    (八)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1.文字的出现: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字母文字——腓尼基人。
    历史学习方法及技巧
    1、做好预习工作。
    预习是学习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预习,自己可以先对课本内容有个大概了解,能够对课文内容有大致的了解,甚或能找出其中明白的和不明白的知识点。这样,在听老师讲课过程中才可以明白老师在讲什么,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有针对性地重点听自己不理解的内容。
    2、课上做好笔记。
    做好笔记,不是一味地照搬老师各种话语、文字。而是有针对性地记录老师补充的延伸的知识以及课文的总体框架等,填补一些自己不了解的知识点,为进一步宏观把握历史事件框架、历程等提供指导。
    3、课后注意对知识点的串联整理。
    课文中的历史知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历史事件的起因、过程、发展和结果等都是遵循一定历程或规律的,一定要对知识点进行串联,这样知识点就会记得更加牢固,也不易遗漏知识点。
    4、独立及时完成作业。
    历史作业,是对听课效果的一种检测方式,也是巩固知识点的一种方式。所以,课后要独立、及时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达到及时巩固学习成果的目的。
    5、不要死记硬背。
    历史知识需要记住的东西比较多,所以有些学生就开始死记硬背。为了彻底牢固掌握知识,要在充分理解历史知识框架、关系、大意等基础上,要理解知识点从而去记住这些知识,即尽量在把握知识点意思的基础上,可以将知识内容转换成自己的语言。
    6、经常性地复习。
    可以安排一周复习几次,长期性地对历史知识进行多看,这样记忆效果会更好。不至于每当考试前疯狂地学习,一是可能掌握程度不够;而是容易记错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