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节气的历史渊源


    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至立夏,万物繁茂。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立夏节气的历史渊源,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立夏节气的历史渊源
    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时令)的特定节令,它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为立夏。所谓“立”即开始的意思,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代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开始和到来。为了更准确地表述时序特点,古人又根据天气和物候,将节气分为“分”、“至”、“启”、“闭”四组。“分”即春分和秋分,古称“二分”;“至”即夏至和冬至,古称“二至”;“启”是立春和立夏,“闭”则是立秋和立冬,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这些加起来共为“八节”。对应节气中最重要的“八节”,还产生了民俗节日中最重要的“八节”,即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
    关于立夏,元人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为:“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之意,是说春天的植物到这时已经长大了。所以,江南的立夏习俗里有所谓的“见三新”,就是吃些这个时节长出来的鲜嫩物儿,如典型的“三新”有:樱桃、蚕豆和竹笋,或者因地制宜地替换为青梅、麦子、豌豆之类。除了吃,当然还有玩,甚至还是连吃带玩,那便是立夏日里最著名的游戏:斗蛋。
    立夏的农事活动
    立夏前后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季节。“能插满月秧,不薅满月草”,这时气温仍较低,栽秧后要立即加强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虫,促进早发。中稻播种要抓紧扫尾。茶树这时春梢发育最快,稍一疏忽,茶叶就要老化,正所谓“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辍”,要集中全力,分批突击采制。华北、西北等地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常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尤其是小麦灌浆乳熟前后的干热风更是导致减产的重要灾害性天气,适时灌水是抗旱防灾的关键措施。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
    立夏时节主要防治番茄早疫病、灰霉病、叶霉病等,黄瓜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等,茄子褐纹病、绵疫病,豇豆锈病、根腐病等。害虫主要有小地老虎、蚜虫、菜青虫、跳甲、潜叶蝇等。
    有关立夏的古诗词
    一、《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唐.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二、《暑旱苦热》
    宋.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
    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三、《立夏》
    宋.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四、《立夏前二日作》
    宋.陆游
    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
    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
    芳草自随征路远,游丝不及客愁长。
    残红一片无寻处,分付年华与蜜房。
    五、《四月十三日立夏呈安这》
    宋.司马光
    留春春不住,昨夜的然归。
    欢趣何妨少,闲游勿怪稀。
    林莺欣有吒,丛蝶怅无依。
    窗下忘怀客,高眠正掩扉。
    六、《幽居初夏》
    宋.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七、《乡中每以寒食立夏之间省坟客夔适逢此时凄然》
    宋.陆游
    手持绿酒酹苍苔,今岁何由疋马来。
    清泪不随春雨断,孤吟欲和暮猿哀。
    皂貂破弊归心切,白发凄凉老境催。
    誓墓只思长不出,松门日日手亲开。
    八、《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宋.文天祥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九、《立夏五首其一》
    宋.方回
    吾家正对紫阳山,南向宜添屋数间。
    百岁十分已过八,只消无事守穷闲。
    十、《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