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梳理


    高二是是成绩分化的分水岭,成绩两极分化严重,从高二开始,同学之间的差距开始逐渐拉开。高一成绩很好的同学可能高二成绩并不理想,而有些同学却能成为黑马。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这一年的蜕变,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梳理,以供大家参考!
    高二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梳理
    一、三种产生电荷的方式:
    1、摩擦起电:
    (1)正点荷: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3)实质:电子从一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
    2、接触起电:
    (1)实质:电荷从一物体移到另一物体;(2)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电荷平分;(3)、电荷的中和:等量的异种电荷相互接触,电荷相合抵消而对外不显电性,这种现象叫电荷的中和;
    3、感应起电: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
    (1)电荷的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实质:使导体的电荷从一部分移到另一部分;(3)感应起电时,导体离电荷近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端带同种电荷;4、电荷的基本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
    二、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被创生,亦不能被消失,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
    三、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叫元电荷,用e表示。
    1、e=1.6×10-19c;2、一个质子所带电荷亦等于元电荷;3、任何带电物体所带电荷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四、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所带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电荷间的这种力叫库仑力,
    1、计算公式:F=kQ1Q2/r2(k=9.0×109N.m2/kg2)2、库仑定律只适用于点电荷(电荷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3、库仑力不是万有引力;
    五、电场:电场是使点电荷之间产生静电力的一种物质。
    1、只要有电荷存在,在电荷周围就一定存在电场;
    2、电场的基本性质: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静止、运动)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电场力;
    3、电场、磁场、重力场都是一种物质
    六、电场强度: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电场力F跟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叫该点的电场强度;
    1、定义式:E=F/q;E是电场强度;F是电场力;q是试探电荷;
    2、电场强度是矢量,电场中某一点的场强方向就是放在该点的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负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反)
    3、该公式适用于一切电场;
    4、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E=kQ/r2
    七、电场的叠加:在空间若有几个点电荷同时存在,则空间某点的电场强度,为这几个点电荷在该点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解题方法:分别作出表示这几个点电荷在该点场强的有向线段,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场强;
    八、电场线:电场线是人们为了形象的描述电场特性而人为假设的线。
    1、电场线不是客观存在的线;
    2、电场线的形状:电场线起于正电荷终于负电荷;G:用锯木屑观测电场线.(1)只有一个正电荷:电场线起于正电荷终于无穷远;(2)只有一个负电荷:起于无穷远,终于负电荷;(3)既有正电荷又有负电荷:起于正电荷终于负电荷;
    3、电场线的作用:①表示电场的强弱:电场线密则电场强(电场强度大);电场线疏则电场弱电场强度小);②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场强方向;
    4、电场线的特点:①电场线不是封闭曲线;②同一电场中的电场线不向交;
    九、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方向处处相同的电场;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平行、且分布均匀;1、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是一簇等间距的平行线;2、平行板电容器间的电是匀强电场;
    十、电势差:电荷在电场中由一点移到另一点时,电场力所作的功WAB与电荷量q的比值叫电势差,又名电压。
    1、定义式:UAB=WAB/q;2、电场力作的功与路径无关;3、电势差又命电压,国际单位是伏特;(西安杨舟教育-西安的课外辅导机构)
    十一、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到参考点(零势点)时电场力作的功;
    1、电势具有相对性,和零势面的选择有关;
    2、电势是标量,单位是伏特V;
    3、电势差和电势间的关系:UAB=φA-φB;
    4、电势沿电场线的方向降低;
    5、相同电荷在同一等势面的任意位置,电势能相同;原因:电荷从一点移到另一点时,电场力不作功,所以电势能不变;
    6、电场线总是由电势高的地方指向电势低的地方;
    7、等势面的画法:相临等势面间的距离相等;
    十二、电场强度和电势差间的关系:在匀强电场中,沿场强方向的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场强与这两点的距离的乘积。
    1、数学表达式:U=Ed;2、该公式的使适用条件是,仅仅适用于匀强电场;3、d是两等势面间的垂直距离;
    十三、电容器:储存电荷(电场能)的装置。
    1、结构:由两个彼此绝缘的金属导体组成;2、最常见的电容器:平行板电容器;
    十四、电容: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与两电容器量极板间电势差U的比值;用“C”来表示。
    1、定义式:C=Q/U;
    2、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储存电荷本领强弱的物理量;
    3、国际单位:法拉简称:法,用F表示
    4、电容器的电容是电容器的属性,与Q、U无关;
    十五、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C=εs/4πkd;(其中d为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又称板间距;k是静电力常数,k=9.0×109N.m2/c2;ε是电介质的介电常数,空气的介电常数最小;s表示两极板间的正对面积;)
    1、电容器的两极板与电源相连时,两板间的电势差不变,等于电源的电压;
    2、当电容器未与电路相连通时电容器两板所带电荷量不变;
    十六、带电粒子的加速:
    1、条件:带电粒子运动方向和场强方向垂直,忽略重力;
    2、原理:动能定理:电场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W=Uq=1/2mvt2-1/2mv02;
    3、推论:当初速度为零时,Uq=1/2mvt2;
    4、使带电粒子速度变大的电场又名加速电场;
    恒定电流
    一、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行成电流。
    1、产生电流的条件:(1)自由电荷;(2)电场;
    2、电流是标量,但有方向:我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的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
    3、电流的大小: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电流I表示;
    (1)数学表达式:I=Q/t;(2)电流的国际单位:安培A;(3)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uA;(4)1A=103mA=106uA
    二、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1、定义式:I=U/R;2、推论:R=U/I;3、电阻的国际单位时欧姆,用Ω表示;1kΩ=103Ω,1MΩ=106Ω;4、伏安特性曲线:
    三、闭合电路:由电源、导线、用电器、电键组成;
    1、电动势: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用E表示;
    2、外电路:电源外部的电路叫外电路;外电路的电阻叫外电阻;用R表示;其两端电压叫外电压;
    3、内电路:电源内部的电路叫内电阻,内点路的电阻叫内电阻;用r表示;其两端电压叫内电压;如:发电机的线圈、干电池内的溶液是内电路,其电阻是内电阻;
    4、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E=U内U外;U外=RI;E=(Rr)I
    高二物理知识点精选
    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总是在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原磁场的磁通量的变化。
    楞次定律的核心,也是最需要大家记住的是“阻碍”二字。
    在高中物理利用楞次定律解题,我们可以用十二个字来形象记忆:“增反减同,来拒去留,增缩减扩”。
    楞次定律(Lenzlaw)是一条电磁学的定律,从电磁感应得出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其可确定由电磁感应而产生之电动势的方向。它是由物理学家海因里希·楞次(HeinrichFriedrichLenz)在1834年发现的。
    楞次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体现。楞次定律还可表述为: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反抗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
    对楞次定律的正确理解与使用分析:
    第一,电磁感应楞次定律的核心内容是“阻碍”二字,这恰恰表明楞次定律实质上就是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特殊表达形式;
    第二,这里的“阻碍”,并非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原磁场,而是阻碍(更确切来描述应该是“减缓”)原磁场磁通量的变化;
    第三,正因阻碍是的是“变化”,所以,当原磁场的磁通量增加(或减少)而引起感应电流时,则感应电流的磁场必与原磁场反向(或同向)而阻碍其磁通量的增加(或减少),概括起来就是,增加则反向,减少则同向。这就是老师总结的做题应用定律“增反减同”四字要领的由来。
    楞次定律阻碍的表现有哪些方式?
    (1)产生一个反变化的磁场。
    (2)导致物体运动。
    (3)导致围成闭合电路的边框发生形变。
    楞次定律的应用步骤
    具体应用包括以下四步:
    第一,明确引起感应电流的原磁场在被感应的回路上的方向;
    第二,搞清原磁场穿过被感应的回路中的磁通量增减情况;
    第三,根据楞次定律确定感应电流的磁场的方向;
    第四,运用安培定则判断出感生电流的方向。
    高中物理网编辑提醒大家,楞次定律要灵活运用,有些题可以通过“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相对运动”出发来判断。
    在一些由于某种相对运动而引起感应电流的电磁感应现象中,如运用楞次定律从“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原磁场的磁通量变化”出发来判断感应电流方向,往往会比较困难。
    对于这样的问题,在运用楞次定律时,一般可以灵活处理,考虑到原磁场的磁通量变化又是由相对运动而引起的,于是可以从“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相对运动”出发来判断。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小结
    一、传感器的及其工作原理
    1、有一些元件它能够感受诸如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等非电学量,并能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电压、电流等电学量,或转换为电路的通断.我们把这种元件叫做传感器.它的优点是:把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以后,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测量、传输、处理和控制了.
    2、光敏电阻在光照射下电阻变化的原因:有些物质,例如硫化镉,是一种半导体材料,无光照时,载流子极少,导电性能不好;随着光照的增强,载流子增多,导电性变好.光照越强,光敏电阻阻值越小.
    3、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且阻值随温度变化非常明显.
    金属热电阻与热敏电阻都能够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金属热电阻的化学稳定性好,测温范围大,但灵敏度较差.
    二、传感器的应用(一)
    1.光敏电阻
    2.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
    3.电容式位移传感器
    4.力传感器————将力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的元件.
    5.霍尔元件
    霍尔元件是将电磁感应这个磁学量转化为电压这个电学量的元件.
    外部磁场使运动的载流子受到洛伦兹力,在导体板的一侧聚集,在导体板的另一侧会出现多余的另一种电荷,从而形成横向电场;横向电场对电子施加与洛伦兹力方向相反的静电力,当静电力与洛伦兹力达到平衡时,导体板左右两例会形成稳定的电压,被称为霍尔电势差或霍尔电压.
    三、传感器的应用(二)
    1.传感器应用的一般模式
    2.传感器应用:
    力传感器的应用——电子秤
    声传感器的应用——话筒
    温度传感器的应用——电熨斗、电饭锅、测温仪
    光传感器的应用——鼠标器、火灾报警器
    四、传感器的应用实例:
    1、光控开关
    2、温度报警器
    五、传感器定义
    国家标准GB7665-87对传感器下的定义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件并按照一定的规律(数学函数法则)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认为,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
    “传感器”在新韦式大词典中定义为:“从一个系统接受功率,通常以另一种形式将功率送到第二个系统中的器件”。
    六、主要作用
    人们为了从外界获取信息,必须借助于感觉器官。
    而单靠人们自身的感觉器官,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以及生产活动中它们的功能就远远不够了。为适应这种情况,就需要传感器。因此可以说,传感器是人类五官的延长,又称之为电五官。
    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世界开始进入信息时代。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而传感器是获取自然和生产领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
    在现代工业生产尤其是自动化生产过程中,要用各种传感器来监视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参数,使设备工作在正常状态或状态,并使产品达到的质量。因此可以说,没有众多的优良的传感器,现代化生产也就失去了基础。
    在基础学科研究中,传感器更具有突出的地位。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了许多新领域:例如在宏观上要观察上千光年的茫茫宇宙,微观上要观察小到fm的粒子世界,纵向上要观察长达数十万年的天体演化,短到s的瞬间反应。此外,还出现了对深化物质认识、开拓新能源、新材料等具有重要作用的各种极端技术研究,如超高温、超低温、超高压、超高真空、超强磁场、超弱磁场等等。
    显然,要获取大量人类感官无法直接获取的信息,没有相适应的传感器是不可能的。许多基础科学研究的障碍,首先就在于对象信息的获取存在困难,而一些新机理和高灵敏度的检测传感器的出现,往往会导致该领域内的突破。一些传感器的发展,往往是一些边缘学科开发的先驱。
    传感器早已渗透到诸如工业生产、宇宙开发、海洋探测、环境保护、资源调查、医学诊断、生物工程、甚至文物保护等等极其之泛的领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茫茫的太空,到浩瀚的海洋,以至各种复杂的工程系统,几乎每一个现代化项目,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传感器。
    由此可见,传感器技术在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这一领域的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传感器技术将会出现一个飞跃,达到与其重要地位相称的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