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第一二章)


    生物一节课上的知识点很多,可以不夸张的说,老师说得每一句话都有可能是一个考点。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二生物必修三,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高二生物必修三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2、体液之间关系: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试剂: 缓冲溶液: 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
    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
    正常的温度:37度
    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
    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9、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
    神经纤维上 双向传导 静息时外正内负
    静息电位 → 刺激 → 动作电位→ 电位差→局部电流
    2、
    
     
    3、人体的神经中枢: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
    脑干:呼吸中枢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
    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大脑S区受损会得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不会讲话(S区→说,H区→听,W区→写,V区→看)
    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等)通过细胞外液(如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6、人体正常血糖浓度:0.8—1.2g/L
    低于这个浓度:低血糖症 。
    高于这个浓度:高血糖症、严重时出现糖尿病。
    7、血糖的来源:①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 ; ②肝糖原的分解; ③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
    去向:①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2、H2O和能量;②血糖的合成肝糖原、肌糖原 (肌糖原只能合成不能水解);③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
    8、血糖平衡的调节(蛋白质类激素不能口服:胰岛素)
    
     
    9、体温调节
    寒冷刺激→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
    甲状腺激素(可口服)分泌过多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这就是反馈调节。
    人体寒冷时机体也会发生变化:全身发抖(骨骼肌收缩)、起鸡皮疙的(毛细血管收缩)
    10、激素(有机分子,信息分子)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发挥作用后失活)。
    1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复杂的生理过程需要神经和体液共同作用)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12、水盐平衡调节
    
     
    1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例如:
    甲状腺激素成年人分泌过多:甲亢;
    婴儿时期分泌过少:呆小症;
    缺碘: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
    下丘脑:内分泌中枢
    (1)内环境稳态中枢(渗透压,体温,血糖)
    (2)双重调节
    14、
    
     
    15、
    
     
    16、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
    17、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细菌、病毒、人体中坏死的细胞、组织)
    抗体:专门抗击抗原的蛋白质(化学本质为球蛋白)
    18、免疫分为:体液免疫(主要是B细胞起作用)、细胞免疫(主要是T细胞起作用)
    19、体液免疫过程:(抗原没有进入细胞)
    
     
    记忆B细胞的作用:可以在抗原消失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和分化,产生浆细胞从而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产生细胞集团或沉淀,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20、细胞免疫(抗原进入细胞)
    
     
    效应T细胞作用:使靶细胞裂解,抗原暴露,暴露的抗原会被吞噬细胞吞噬。
    21、
    
     
    22、过敏反应的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如何学好高中生物
    1、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知识的1653一个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把知识的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是生物学学习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只分析不综合,就会见木而不见林;只综合不分析,又会只见林而不见木。
    2、比较和归类的方法
    比较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遵循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寻找出知识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二是在寻找出了事物之间相同之处的基础上找出不同之处,即同中求异。归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生物学习中常采用两种归类法:一是科学归类法,即从科学性出发,按照生物的本质特性进行归类;二是实用归类法,即从实用性出发,按生物的非本质属性进行归类。
    3、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
    系统化就是把各种有关知识纳入一定顺序或体系的思维方法。系统化不单纯是知识的分门别类,而且是把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使其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编写提纲、列出表解、绘制图表等方式,把学过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
    具体化学习:具体化是把理论知识用于具体、个别场合的思维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适用具体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生物学理论知识。
    4、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抽象是抽取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抽象可以有两种水平层次的抽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抽象;二是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是将有关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也有两种水平层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感性概括;另一种是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理性概括。
    5、掌握好的记忆方法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是知识的仓库,是思维的伴侣,是创造的前提,所以学习中依据不同知识的特点,配以适宜的记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下面仅举生物学学习中最常见的几种:
    简化记忆法: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联想记忆法: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例如记微量元素:铁锰硼锌钼铜这六种元素,可以用谐音记忆铁猛碰新木桶,这样就记住了,而且不容易遗忘。
    对比记忆法: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以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独列出,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明显,容易记忆。例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等。
    衍射记忆法:此法是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系。这种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复习,也可用于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例如,以细胞为核心,要衍射出细胞的概念、细胞的发展、细胞的学说、细胞的种类、细胞的成分、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功能、细胞的分裂等知识。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第一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