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一数学知识点


    数学是考试的重点考察科目,数学知识的积累和解题方法的掌握,需要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同时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一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相交线
    有一个公共的顶点,有一条公共的边,另外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
    两条直线相交有4对邻补角。
    有公共的顶点,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两条直线相交,有2对对顶角。
    对顶角相等。
    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平行线及其判定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平移
    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
    向上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
    向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一、单项式
    1、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4、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
    6、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
    7、单独的一个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8、单项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含有加、减等其他运算。
    9、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10、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11、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通常省略数字“1”。
    12、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
    二、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5、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项前面的符号。
    6、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有次数的概念。
    7、多项式中次数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数学学习方法技巧
    1.请概括的说一下学习的方法
    曰:“像做其他事一样,学习数学要研究方法。我为你们推荐的方法是:超前学习,展开联想,多做总结,找出合情合理。
    2.请谈谈超前学习的好处
    曰:“首先,超前学习能挖掘出自身的潜力,培养自学能力。经过超前学习,会发现自己能独立解决许多问题,对提高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很有帮助。”
    其次,够消除对新知识的“隐患”。超前学习能够发现在现有的基础上,自己对新知识认识的不妥之处。相反地,若直接听别人说。似乎自己也能一开始就达到这种理解水平,实践证明,并非这样。
    再次,超前学习中的有些内容,当时不能透彻理解,但经过深思之后,即使搁置一边,大脑也会潜意识“加工”。当教师进度进行到这块内容时,我们做第二次理解,会深刻的多。
    最后,超前学习能提高听课质量。超前学习以后,我们发现新知识中的多数自己完全可以理解。只有少数地方需借助于别人。这样,在课堂上,我们即能将可以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放“这少数地方”的理解上,即“好钢用在刀刃上”。事实上,一节课,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并不太多。
    3.请谈谈联想与总结
    曰:联想与总结贯穿与学习过程中的始终。对每一知识的认识,必定要有认识基础。寻找认识基础的过程即是联想,而认识基础的是对以前知识的总结。以前总结的越简洁、清晰、合理,越容易联想。这样就可以把新知识熔进原来的知识结构中为以后的某次联想奠定基础。联想与总结在解题中特别有效。也许你以前并没有这样的认识,但解题能力却很强,这说明你很聪明,你在不自觉中使用这种做法。如果你能很明确的认识这一点,你的能力会更强。
    4.那么我们怎样预习呢?
    曰:“先说说学习的目标:(1)知道知识产生的背景,弄清知识形成的过程。
    (2)或早或晚的知道知识的地位和作用:(3)总结出认识问题的规律(或说出认识问题使用了以前的什么规律)。
    再说具体的做法:(1)对概念的理解。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通常要借助具体的东西加以理解。有时借助字面的含义:有时借助其他学科知识。有时借助图形……理解概念的境界是意会。一定要在理解概念上下一番苦功夫后再做题。
    (2)对公式定理的预习,公式定理是使用最多的“规律”的总结。如:完全平方公式,勾股定理等。往往公式的推导定理的证明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方法及相当有用的解题规律。如三角形内角平分线定理的证明。我们应当先自己推导公式或证明定理,若做不成再参考别人的做法。无论是自己完成的,还是看别人的,都要说出这样做是怎样想出来的。
    (3)对于例题及习题的处理见上面的(2)及下面的第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