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积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学习也是一样的,需要积累,从少变多。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四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
    空间与图形
    一.认识图形
    1.总的可以按平面和立体来分类。
    2.三角形的分类:
    ①能通过目测、测量来识别不同三角形的特征,从而分类。
    ②按角分: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知道每种三角形的特征会判断。
    ③按边分得到: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④三角形的内角和。
    ⑤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3.四边形的分类
    ①什么是平行四边形。
    ②什么是梯形。
    ③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辨析。
    ①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②平行四边形
    ④综合作图(先画一梯形再画一条线把它分成一个梯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5.数图形中的学问
    二.观察物体
    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
    三.图形中的规律
    统计与概率
    认识等可能性,能判断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公平的规则。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必备知识点归纳
    1.整数加法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3)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整数减法
    (1)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
    (3)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
    (3)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4)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5)一个因数×一个因数 =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整数除法
    (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3)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4)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5)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5.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6.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7.整数乘法计算法则
    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8.整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四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技巧
    一、创设良好的开端,引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首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以教师良好的情趣去感染学生,促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态势,为一节课的学习作好必要的心理铺垫。如果开场白讲的好,就能先生夺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宛如平静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思维涟漪,产生急欲一听的感染力,因此,导入新课要在“求奇、求趣、求妙、求新”上下功夫。
    二、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
    新课程倡导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景。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而又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那么如何更好的创设问题情境呢?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规律和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把数学特有的严谨、抽象、简洁、概括等属性,通过巧妙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这样才能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例如在教学《第几》一课时,我采用了讲故事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我先在黑板上画了美丽的森林,然后依次贴上了小白兔、小熊猫、狮子、松鼠、小马。变贴边讲故事:美丽的森林里新来了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他们今天都搬到新家了。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都住在什么地方……这节课老师创设了一个生动而有趣的问题情境,我们一起编故事,一起讲故事,让学生犹如进入了一个美丽的大家园。通过更巧妙新颖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进一步的积极思维活动。
    三、改变例题和练习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已经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课本的数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也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但这些毕竟是静止的东西,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还有很大的欠缺。低年级儿童往往对活动的事物更感兴趣,如能把这些静止的资源活动化,进一步增加它的趣味性,那一定会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双眼。如在教学《10的认识》一课时,我把0-9十个数字设计成拟人化的“数字小朋友”,让这十个“小朋友”一一在黑板上呈现。看到抽象的数字长上了手脚,成了会哭会笑的小精灵,学生的热情异常高涨。
    四、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一)让学生“进入”课本中的练习题。我在让学生练习时,喜欢让学生把书本中出现的人物当作自己。因为这样一来学生会觉得好象这道题目更贴近自己,感觉更亲切。
    (二)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亲身参与的机会,让他们在参与中体验成功。如在教学《连加连减》一课时,我事先制作了一些天鹅头饰,并且请班里的九个小朋友戴着头饰表演天鹅飞来飞去的情景。下面的小朋友一看到这道活动的“例题”,立刻被深深地吸引了,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很轻松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三)利用学生好动及好胜的心理特点,组织一些数学游戏、竞赛抢答等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学习竞赛以竞赛中的名次或胜负为诱因,可以刺激学生自我提高的需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一般的学习竞赛对于中等的学生影响,因此大部分孩子会在竞赛中通过努力不断进步。若采用竞赛与自我竞赛相结合的形式就会使先进的学生更先进,后进的学生也变先进。这样还有利于防止学生的骄傲情绪和自卑心理。例如在教学10以内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复习整理课时,我采用了小组竞赛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竞赛分为三部分:口算、我当小考官和抢答思考题。每一项均为全班参与,并从各组选出不同人次进行评判记入该组成绩。由于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都很强,以比赛的形式上复习课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安排层次性强,同学自己出题考自己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五、激励措施要量适当,并且多样化
    新课程倡导对学生的评价不要只看结果,应该是重过程,轻结果的。我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激励措施是这样的:
    (一)善于发现学生优点,经常表扬。不论谁在学习上有优点,哪怕只是很细微的一点点,我都不吝表扬。比如一个学生的字进步了,口算速度快了,多举手了,或解题的方法新颖,我都会及时进行表扬,这样学生才有更大的信心迎接后面的挑战。
    (二)口头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尚幼,往往对物质奖励更喜爱。我就常常画些小图片,制作些头饰胸饰,以表对他们学习的肯定。
    (三)把个人荣誉和集体挂钩,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每个小组都有一架模拟的“梯子”,“梯子”的顶端是一面小红旗,哪个小组的成员有进步,他们小组的梯子上就会多一个脚印。哪组最先攀上梯子他们就获得胜利。学生很喜欢这种奖励措施,谁都想让自己的小组快快爬到处,摘得小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