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作文:恩师们,你们好吗 |
范文 | 恩师们,你们好吗 高安市灰埠中学 高二(1)班 童敏 初中三年,喜怒哀乐愁一一俱全。三年来,我经历的老师虽不多,但有几位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其中,要属教过我初一、初三数学的王久庚老师,教我初二语文的陈满华老师和初三教我政史的朱建国老师印象最为深刻。 1、“多面”老师——王久庚老师 王老师教了我初一、初三两年数学。所以我对他的了解特别多。 他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多面派”。这样说,当然是有原因的喽。 他对人和蔼却又不缺乏严厉。上课时,他一般都是笑着的,声音也是很柔和。给人一种亲近的感觉。如果回答问题或作业出了错,他不会骂你,只会用玩笑性的语言说你。可是,如果你肆意扰乱课堂纪律。他就会大声斥责你,并让你站在后面。若屡教不改,则用更严厉的手段对付你。 他年纪过半百,可是心态却很年轻。课后,他会与我们一起说笑。和他说话不必那么恭恭谨谨,因为气氛不会那么僵硬。记得初一的时候,由于参加学校数学知识竞赛的人数不够,他就让我去。那时,我对自己不是很自信,所以不敢去,也不知那儿来的胆子,一向以老实守纪著称的我竟然对他说了一句大不敬的话:“你想咧,我才不去。”可他听到这话后,并没有生气,仍保持着那和蔼的微笑。 他连遭惨痛打击,却仍笑容依旧。初一和初三的时候,我们班连续在几次大考中数学排名都是倒数。为此,个别老师还取笑他。甚至,校长都有可能责怪他了。可他却并未把气撒到我们身上。每次考完后,他依旧如往常一样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给我们上课。为这,我们还内疚了好一阵呢! 2、“幽善”之师——陈满华老师 陈老师是我初二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他是我至今见过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师。他不仅课讲得生动,为人也特别好。 在正值“暖风吹得学生醉,欲把教室当寝室”的时节,唯有上他的课,我才不会昏昏沉沉,思绪万千。因为他在讲课的时候,有时会根据课文,给我们讲一些课外知识,增长我们的见识,引起我们思考。也就是这些课外知识引起了我的兴趣,让我有了精神。有时,他也会冒出几个笑话,引得我们开怀大笑,赶走了那些“障碍物”(睡意)。因此,我非常喜欢上他的课。 陈老师上课风趣诙谐,平时对同学也“古道热肠”。中考的第一天,他班上有位同学有点不舒服,早饭一口也没吃。他知道后,怕她耽误中考,就买了好多吃的给她并安慰她。她受宠若惊,忙说:“不用了,老师。我不要紧的。”可他不管,硬把东西塞给她。这令她感动了好一阵。而我,很容幸地成为倾听这件事的人。 陈老师上课幽默,为人善良。故而称之为“幽善”之师。 3、“你们知道吗?”老师——朱建国老师 朱老师是教我初三政史的。而我,是他的科代表。 朱老师的口头禅是“你们知道吗?”因为他每说完一两句话之后,都要加上“你们知道吗?”这五个字。同桌曾计算他某一节课说“你们知道吗?”的次数,统计结果竟达二十多次。初听时,着实吓了一跳。 朱老师性格比较自由,直爽。当别的老师都忙着应付学校的检查,纷纷给学生布置作业时,他却不慌不忙。他解释道:“现在让你们做,你们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这样敷衍了事,根本就没有效率。倒不如让你们自己选择去做。这样,没有压力,做起来轻松,效率也高。当时,他说这话的时候,我觉得他太酷了。他竟然为了我们的学习而敢于冒险。” 朱老师,你的所做所为很令我敬佩。身为你的科代表,我觉得很骄傲,幸运!你知道吗? 现在,我虽然现在已经离开他们,来到一所新学校学习读高中,但我仍会常常想起他们。想起恩师给我的鼓励、表扬;想起恩师给我身体力行的教育;想起和恩师们交往的点点滴滴…… 恩师们,你们好吗? (指导老师:灰埠中学熊陆根)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