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雨水节气的特征有哪些 |
范文 | 雨水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那么雨水节气的特征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就来解答一下大家的疑问。 ![]() 目录 雨水节气的特征 雨水节气谚语 雨水吃什么传统食物 雨水节气的特征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黄经达330度时,雨水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返回目录 雨水节气谚语 1、雨水日晴,春雨发得早。 2、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 3、天晴不开沟,下雨水横流。 4、麦润苗,桑润条。 5、晚上下雨白天晴,晒得泥草青又青。 6、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 7、麦田返浆,抓紧松耪。 8、春雨贵如油。 9、暖雨水,冷惊蛰,暖。 10、雨水明,晴。 11、立春渐渐暖,雨水送肥忙。 12、雨水节,雨水代替雪。 13、雨水草萌动,嫩芽往上拱。大雁往北飞,农夫备春耕。 14、雨水非降雨,还是降雪期。 15、早雨晚晴,晚雨一天淋。 16、黄河水可用不可靠,来水赶快把麦浇。 17、雨水明,夏至晴。 18、雨水清明紧相连,植树季节在眼前。 19、会耕会耪,无粪不长。 20、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21、暖雨水,冷惊蛰,暖春分。 22、立春三场雨,遍地都是米。 23、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24、春天比粪堆,秋后比粮堆。 25、雨水节气南风紧,则回春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 26、早晨落雨晚担柴,下午落雨打草鞋。 27、水是庄稼血,没有了不得。 28、泥鳅跳,雨来到。泥鳅静,天气晴。 29、春雷响,万物长。 30、雨水有雨庄稼好,大麦小麦粒粒饱。 <<<返回目录 雨水吃什么传统食物 罐罐肉 雨水节气有出嫁女回娘家的习俗,这个时候会带上罐罐肉。用沙锅炖了猪脚和雪山大豆,海带,再用红纸,红绳封了罐口,给岳父岳母送去。这是对辛辛苦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谢和敬意。如果是新婚女婿送节,岳父岳母还要回赠雨伞,让女婿出门奔波,能遮风挡雨,也有祝愿女婿人生旅途顺利平安的意思。 爆米花 雨水节气客家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占稻色”。所谓“占稻色”就是通过爆炒糯谷米花,来占卜是年稻获的丰歉,即预测稻谷的成色。成色足则意味着高产,成色不足则意味着产量低。 而“成色”的好坏,就看爆出的糯米花多少。爆出来白花花的糯米越多,则是年稻获的收成越好;而爆出来的米花越少,则意味着是年收成不好,米价将贵。后来爆糯谷占卜收成的习俗,在大多数地方开始渐渐淡化,因此演变成年底爆米花作煎堆馅习俗。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广州之俗,岁终以烈火爆开糯谷,名曰炮谷。 春笋 在南方,春笋有着“素食第一品”的美誉,从古自今都受到人们的喜爱。比如,上海人喜欢吃“枸杞春笋”,南京人喜欢吃“春笋白拌鸡”,浙江人喜欢吃“南肉春笋”。 春芽 春日食春芽。孔子说“不时,不食”,意思是,不是这个季节的(东西)就不吃。中医经典着作《黄帝内经》也说要“食岁谷”,就是要吃时令食物。春天里所有的植物都生发出鲜绿的嫩芽,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莴苣等。 蜂蜜 春寒料峭,是最容易感冒的时节。此时喝些蜂蜜水,既有清肺解毒、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又有补中益气、润肠通便的功效。 红枣 随着天气的转暖,人们户外活动也会增加,对热量的需求就会增大。我们都知道,甜食是热量的主要来源,而红枣不仅可以增加热量,还有养胃健脾的功效。 豆苗 豆苗是清热祛火的“美容菜”。 豆苗,俗称豌豆藤。豆苗作为食品,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豌豆种出西湖,今北土甚多,九月下种,苗生柔弱如蔓,有须,叶似蒺藜叶,两两相对,嫩时可食。”豆苗是豌豆萌发出2~4个子叶时的幼苗,鲜嫩清香,最适宜做汤。 <<<返回目录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