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知识点 |
范文 | 课文是一首古诗,读来琅琅上口,富有儿童情趣。课文配有插图,小桥、流水、烟村、亭台、桃花……一幅幽静美丽的乡村田野画面。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知识点,欢迎阅读! ![]() 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原文 一去二三里又名山村咏怀 (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知识点 作者简介: 邵雍:(1011—1077)北宋哲学家。字尧夫,谥康节,先为范阳人,后随父迁共城(今河南辉县)。隐居苏门山百源之上,后人称他为百源先生。屡授官不赴。后居洛阳,与司马光等人从游甚密。 根据《易经》关于八卦形成的解释,掺杂道教思想,虚构了宇宙构造图式和学说体系,成为他的象数之学也叫先天学。传说他的卜术很准。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 “去”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意思。 “里”是我国原用的长度单位,一里等于五百米。 拓展知识: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少不了数学运算,如果运用一至十这十个数来写诗,一定妙趣横生,别样美。如果数学问题也用诗歌形式来表述,也-定是生动活泼,幽默有趣。数学诗语言优美,形式新颖,它不仅可以打开人们思维的天地,又可以得到美的享受和学到某些数学知识。 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 一、教学要求: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认字写字,难点是辨认八、入;九、几。 三、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插图(-)的课件,梨树贴图,与本课数字有关的图片若干。 四、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六个复韵母、五个整体认读音节和三个三拼音节。 2.激趣导人:开学到现在,小朋友们在拼音工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了不少汉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向识字王国出发吧!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 2.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出示课题一去二二里。 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图文结合,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图上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 3.教师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两遍)。 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 3.读一读。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变序抽取12张生字卡(不带拼音),开火车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